我從消費者角度談談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能不能發展壯大,最終由消費者說了算。消費者不買賬、不掏錢,再好的技術也沒用。我總結了兩條消費者心得:一是汽車要使用方便;二是成本要低。汽車使用方便的重要原則是安全。【詳細】
燃料電池用氫在我國仍按照傳統危化品管理。國外發展氫能源的國家大都將氫氣作為新能源管理,很多加氫站跟加油站建在一起。能否科學分析燃料電池用氫的安全性,確定安全合理的氫管理模式?【詳細】
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開始進入大規?;厥掌?但因標準體系不完善,電池回收和梯次利用還未實現產業化。如何加強動力電池全生命周期標準研究,加快電池回收和再利用體系建設,想聽聽有關部門的意見。【詳細】
解決充電難、充電貴問題,要在用電低谷時充電。對此我們研發了智慧充電系統,會在用電低谷時安排時間充電。為此,建議:一、 低谷時充電的電價應給予優惠。二、 電力部門必須受理小區的充電樁安裝要求,符合安全用電的要經報批后安裝接口。【詳細】
推動技術突破,引領產業創新發展。鼓勵支持企業在標準、技術方面加強創新,加快大功率充電、智能充電、無線充電、移動充電等關鍵技術研究攻關和示范應用;繼續加大數據和支付等方面的互聯互通,實現即插即充即付;推動電動汽車與智能電網的能量互動,有效平抑電網峰谷波動,提高電網運行效率。【詳細】
發展新能源汽車是我們從汽車大國走向汽車強國的必由之路。我們需要考慮,其中的“強國”如何定義。首先技術上要不斷提升,保持先進水平。其次是兼顧不同層次汽車的生產,既要做好普通車,也要做好高端車。【詳細】
卡車燃油消耗量高,對環境影響大,所有汽車燃油消耗中卡車占比超過50%,短期內實現純電動卡車產業化比較困難,發展混合動力卡車具有良好基礎,建議積極推廣應用混合動力卡車。例如:對于綠色節能卡車給予購置稅優惠政策,減免或減半征收如車船稅等其他運營費用。【詳細】
能源和環境硬約束推動全球汽車產業向以電代油的戰略性轉變。我國對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決策早、力度大,綜合制造水平處于全球并跑階段。【詳細】
當前,我國新能源汽車發展正處于從政策驅動為主向市場驅動為主的轉型期,同時面臨技術全面開放競爭的新挑戰,而且新能源汽車性能和質量還不能完全滿足消費者需求。【詳細】
從調研情況看,近年來新能源汽車行業總體呈現良好發展態勢。但許多企業也表示,補貼政策退出后,市場可能出現斷崖式下跌,建議加快出臺使用環節的接續政策,抵消補貼政策退出的影響。目前,新能源汽車使用還存在以下幾個突出問題:一是使用的便利性不足,二是使用的經濟性不足,三是使用的持久性不足。【詳細】
伴隨著新能源汽車產業的蓬勃發展,造車新勢力正在抓住這一發展窗口期實現自主品牌天花板的突破,同時產業內一些深層次問題也逐漸暴露,亟須調整。【詳細】
市場方面,今年有三個特征需要注意:一是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已從“政策”驅動向“政策+市場”雙驅動加速轉變。二是市場兩極分化,優勝劣汰加速。三是電動化領域拓寬并加速推進。【詳細】
隨著新能源汽車產業迅速擴大,補貼政策長期執行也帶來一些風險和問題,主要是投資過熱引發的結構性產能過剩、研發投入不足導致的核心技術和關鍵零部件受制于人、企業過度依賴補貼造成“軟骨病”及車輛安全性一致性不足等。【詳細】
我國有250多家企業具有新能源汽車生產資質,2017年產量超過1萬輛的只有18家,70多家產量為零,行業集中度低,“小、散、亂”問題不容忽視。盡管如此,還有一些地方發展新能源汽車的積極性依然高漲,存在盲目招商引資建廠的傾向。【詳細】
一是將進一步加強研發力度。在氫燃料電池,單項技術、整車技術等方面的研發活動,均要加大支持力度。二是要關注新能源汽車的發展趨勢,重視未來5年甚至10年是否會出現顛覆性技術,保持自身競爭力。三是要鼓勵聯合開發,加強協同攻關,形成整體合作的競爭力量,避免汽車生產方和汽車開發方的“單兵作戰”,這對國家對企業,都十分有利。【詳細】
總體來看,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已從培育期進入成長期,我國已成為全球最大新能源汽車市場,在技術發展方面處于國際先進水平。一是政策體系不斷完備。二是產業規模持續擴大。三是技術水平顯著提升。四是企業實力明顯增強。五是配套環境日益優化。【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