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一場“面向未來”的熱協商
汽車之于消費端的意義,向來為業內人士強調。當前,互聯網企業和大量資本紛紛投向智能汽車產業,不論是我國還是外國,對于“未來汽車”的熱情,均可在其中窺見。不論是傳統汽車制造商,還是新興造車勢力,都紛紛沉浸在了新能源汽車產業競爭廝殺中。
全國政協雙周協商座談會以“促進新能源汽車產業健康發展”為題,將這一當下熱點,復雜面廣,貫穿過去與未來、科技與環保、政策與資本的“大話題”,擺到了協商的平臺上。
話題的深度和廣度,決定了協商與討論的觸角能夠伸出多少,伸出多遠。座談會的現場,從方方面面,也證實了這一點。
參與會議的委員和專家,既來自傳統汽車制造商的東風、北汽,也來自新能源汽車行業的比亞迪、蔚來。他們既來自汽車制造商,也來自新能源科技公司;既有汽車安全和節能國家重點實驗室的負責人,還有研究氫能源的專家,更有研究經濟規律的學者……
大家的話題也在不同的身份和對行業理解感知中衍生開來。
“加快出臺使用環節的接續政策,抵消補貼政策退出”的話題,在房愛卿、蘇波、王傳福等委員、專家和相關部委負責人之間互相傳遞和接招。
“電池技術對于新能源汽車產業的關鍵性作用,電量是不是越大越好”的爭論和技術細節也在歐陽明高、李斌、曾毓群等人中梳理和明確。
許家印 人民政協報記者 賈寧 攝
甚至充電設備的建設問題也在許家印、黃丹華常委的數據、現實分析里解惑釋疑。
不僅是汽車的供給側,還有李稻葵常委從需求側消費者角度,從自己過往的故事出發,對于購買汽車的經濟學心理“赤裸裸”地剖析……
過去多為十五六位委員和專家的會議,為了讓位于“更加充分有效的協商討論”,減至12人。卻在減量中收獲了更深入豐富的探討氛圍,甚至會議長度也比往次多上了一截。
一減一加間,見證的是委員和專家對于“發展新能源汽車是我國從汽車大國邁向汽車強國的必由之路”這一共識的深度肯定,也是對于這一話題的高認知,還有十三屆全國政協雙周協商座談會在持續的“微改變”中,不斷升高的協商溫度。
新能源汽車,新能源與人工智能的結合,已成為大家眼里面向未來不可逆的行動“大勢”。而一場肯于鋪開問題枝枝杈杈的充分協商,也無疑是這場大邁進中,一次加溫的促動。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