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理論文件>協商民主協商民主
新時代增強人民政協民主監督實效性的思考
人民政協民主監督是當代中國社會主義監督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獨特的優勢和重要作用。新時代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民主監督,有助于彰顯社會公平、民主、穩定的價值追求。
進入新時代,中國社會政治系統和社會政治生活的諸多要素都隨之發生廣泛而深刻的變化,新矛盾新問題對人民政協的履職能力提出了更高標準的要求。堅持以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為指導,進一步加強對人民政協民主監督理論與實踐的研究與探索,使其獨特的優勢與作用得以更充分地發揮,是積極推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發展、政治體制改革的迫切需要。
一、 準確把握人民政協民主監督的內涵
(一)人民政協民主監督是獨具特色的一種制度設計。在我國民主政治語境中,民主監督有兩種形式,分別是民主黨派職能的民主監督和人民政協職能的民主監督。民主監督于1982年寫進《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章程》作為人民政協職能而固定下來。隨后在2006年《中共中央關于加強人民政協工作的意見》中,進一步推進人民政協民主監督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加強人民政協民主監督,完善民主監督的組織領導、權益保障、知情反饋、溝通協調機制,為新形勢下做好人民政協民主監督工作進一步指明了方向。人民政協事業持續得到了發展。在這發展的過程中我國逐漸形成了包括民主監督在內的社會主義監督體系。這個監督體系包括多種形式,雖然源于不同的主體,但因為擁有著共同的奮斗目標和價值理念,促使各種監督形式能夠實現相互之間的相輔相成,而非厚此薄彼局面,共同維護社會主義監督體系的完整性。在這個社會主義監督體系中,人民政協民主監督以國家制度的形式存在,在社會主義監督體系中展現著有利于執政黨自我修復、調節,避免政治爭斗和資源內耗的性質和作用。這些獨有之處,造就人民政協民主監督是民主政治發展中的一種重要的制度設計。
(二)人民政協民主監督是實現社會主義協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十九大報告明確指出,把協商民主貫穿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全過程。過去有一種觀點,是將人民政協民主監督的側重點放在協商、溝通上。認為正是政協民主監督的柔性批評,才使協商民主的精神得以體現。其實這種觀點是根源于如何運用協商民主開展監督問題的誤判。協商民主不僅有著豐富的內涵,而且協商的方式多樣化,不僅包括平等的討論、辯論、建議性的附議,還包括批評、質疑、論辯和交鋒。不同的方式勢必會產生不同的效果。人民政協民主監督是協商式監督,這種監督是基于共同的政治基礎,是針對黨政決策中存在的問題、薄弱環節和不良傾向,實事求是提出意見、批評和建議,是完善決策,擴大決策的民意基礎,提高民眾的接納度,不具備對抗性、傾軋性、取代性。在當前,面對社會主要矛盾的根本變化,要求黨和政府必須把實現高質量、高效率和更公平、更可持續的發展作為當前及今后工作的主要任務。而人民政協依照憲法和政協章程把監督的視線緊緊圍繞著黨和國家的中心工作,找準問題,精準施力,提高監督職能的實效性。
(三)人民政協民主監督是政治監督。人民政協民主監督是建立在我國基本政治制度和政治體制框架基礎上的監督,通過國家制度性安排而產生強大的社會影響力和政治權威性,具有鮮明的政治性。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就邀請民主黨派、各族各界人士,歡迎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到中國共產黨執政的抗日根據地參加共產黨局部執政。這種實踐實際上就是民主監督思想雛形。2017年中辦發布《關于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民主監督工作的意見》規定,人民政協民主監督的重點是黨和國家重大方針政策和重要決策部署的貫徹落實情況,這就將它的監督內容聚焦在國家大政方針的貫徹落實,圍繞國家政治、經濟大局,展開批評建議,不是直接指向某個個體,不是指向某個權力或政府機關或某個公務員,是對公共政策貫徹執行進行的政治性監督。
二、 人民政協民主監督的價值
(一)彰顯“執政為民”的理念價值。進入新時代,黨和政府要想成功應對的諸多的紛繁復雜的挑戰,實現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就必須廣泛聽取、吸收社會各界的意見、建議、批評,客觀分析和有效采納社會各階層的觀點,接受來自民主黨派的民主監督,才能保持頭腦清醒,避免犯顛覆性錯誤;才能不忘初心,繼續前行。人民政協緊密聯系著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等各個界別和社會階層的優秀代表,政協委員信息來源廣泛,大多思維活躍、思想解放。黨委和政府針對社會關注度高的公共政策,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項和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大問題,積極主動接受人民政協的民主監督,聽取意見和建議,傾聽其主張和呼聲,查漏補缺、及時發現問題、糾正失誤,有效改進工作,促進決策科學化、民主化,提升執政能力、執政水平。
(二)突出社會公平的政治價值。人民政協作為中國共產黨團結各民主黨派進行政治協商的重要機構,在社會主義協商民主過程中發揮著主導作用。因此,人民政協通過體制改革不斷優化三大職能,特別是在加強人民政協的監督職能和完善人民政協隊伍的制度建設上下功夫。通過不斷加強人民政協在黨和國家重大方針政策和重要決策部署的貫徹落實上的監督,可以更好地推動國家大政方針政策的全面開展。另外,隨著社會階層結構的不斷變化,政協委員來源更加廣泛,不斷提高政協委員隊伍建設將有利于政協委員更好代表各界別群眾的利益,發揮帶頭作用,積極參政議政,建言獻策,推動社會公平的政治價值的實現。
(三)提升協商民主的實效價值。人民政協是中國人民愛國統一戰線的組織,它是由各黨派、各人民團體和各族各界人士的代表所組成,其組織構成所具有的廣泛性,體現了它的民主性。人民政協民主監督的實質,就是擴大人民民主,廣開言路、匯集民智、集思廣益、尊重多數和照顧少數。人民政協民主監督有別于其他監督形式的最根本之處在于:人民政協的民主監督不帶強制性,而是以提出意見、建議和批評的形式,以對話溝通、平等協商、直言相諫等方式與被監督者進行平等交流。因而,人民政協的監督被明確界定為民主監督,這就鮮明地體現了政協監督的本質特征。人民政協的民主監督,相比于其他監督,更多地體現了民主的色彩、協商的色彩。從本質上分析,人民政協的民主監督的核心要義,就在于民主。周恩來曾經指出,我國人口眾多,要把人民的生活搞好,要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目標,必然要求擴大民主,加強監督。
(四)維護社會穩定的現實價值。人民政協民主監督是根據有關法律法規和政協章程,有領導、有組織、按一定程序和要求展開的民主監督形式。人民政協通過組織政協委員考察、調研、提案等多種方式開展監督。這些監督都是在人民政協有效組織之下開展的,是一種有秩序的監督。在這種有序的監督之下,能夠廣泛體現和反映社會各階層、各界別、各利益群體的意見,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能夠幫助黨委和政府匯聚民意、協調關系、解決矛盾和凝聚民心,增強社會穩定的因素。除此之外,政協委員大多是某個領域的杰出代表,他們所提出的意見建議更能客觀反映社會各領域、各階層的真實情況。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民主監督,有利于了解和把握問題與矛盾的本質,提出的意見建議,能夠減少黨委和政府的工作失誤,有效減少社會轉型期的矛盾和問題,增加社會和諧因素,促進社會和諧穩定的發展。
三、 新時代增強人民政協民主監督工作實效的路徑思考
(一)始終堅持黨的領導是增強人民政協民主監督工作實效性的根本遵循。習近平總書記指出, 做好人民政協工作, 必須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人民政協民主監督作為我國社會主義民主的重要體現,其作用發揮必須是在黨的領導下,堅持正確的方向和原則,只有這樣,民主監督的實效性才能得到保障。“人民政協依照章程進行民主監督,關鍵是堅持黨的領導,這是政治原則,也是政治規矩”。堅定“四個自信”增強“四個意識”做到“兩個維護”,這是人民政協開展民主監督必須牢牢把握的政治方向。
(二)培育合格主體是增強人民政協民主監督工作實效性的基礎。各級政協面對新時代新使命,要全力抓好政協及委員的政治理論及業務學習。政協和政協委員要深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明確在新時代的使命與責任,以學習力提升參政議政能力,提出高水平參政建議和提案。要以質量為導向,推動政協民主監督從注重“做什么”向“做出了什么效果”轉變,把民主監督做實。所以,迫切需要建設學習型創新型政協,做到政治過硬、本領高強,提升民主監督能力,體現執政黨和參政黨的合作“初心”,發揮民主監督作用并彰顯參政議政作用。
(三)培養監督意識是增強人民政協民主監督工作實效的根本保障。增強人民政協民主監督實效性,培養公民的民主監督意識是當務之急。意識的培養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一方面要對廣大黨員干部進行理論教育,使其充分認識到人民政協民主監督的重大意義。另外一方面,政協委員及工作人員也要圍繞監督議題,認真學習掌握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和重大決策部署,通過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素質,提升履職能力,成為“懂政協、會協商、善議政”的政協人。
(四)實現信息對稱是增強人民政協民主監督工作實效性的必備條件。實效性的提升依賴于有效的信息環境,人民政協開展民主監督的重要前提是對監督客體有著全面的了解、知情,要做到這點,政務公開是關鍵。政務公開是將權力的運行公開化、透明化,確保權力在陽光下運行。人民政協民主監督可以通過政務公開欄、政務信息專刊、政務發布會等了解監督對象的權力運行狀況,及時、準確地掌握監督客體動向,確保民主監督的質量和效果。同時,黨委和政府在討論重大議題時,可以視情況邀請政協委員參加,便于人民政協民主監督的有效開展。
(五)加強智庫建設是增強人民政協民主監督工作實效性的重要措施。人民政協民主監督是高層次、有組織、智力性的監督,要求政協在新時代建成新型高端智庫,為科學決策提供咨詢建議。
(作者馬艷 系寧夏社會主義學院統戰理論教研室副教授)
編輯:周佳佳
關鍵詞:民主監督 人民政協 監督 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