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爽夜夜高潮高清视频,久99久女女精品免费观看69堂,日韩精品不卡在线高清,91精品啪国产在线观看

首頁>人物·生活>秀·風采秀·風采

吳黎波:泥土里刨出“金疙瘩”

2019年11月22日 10:32 | 作者:李強 雷宇 | 來源:中國青年報
分享到: 

“黎波,你來我們公司,到了年底能分紅四十多萬元”。

“不用了,現在在農村也可以賺這么多”。

前不久,在廣東的朋友打電話邀請他到廣州工作,吳黎波笑著一口回絕了。

32歲的吳黎波是湖北天門市華豐合作社常務副理事長。2011年,吳黎波的父親經營的農機專業合作社規模擴大,種的地越來越多,缺少人手,只得將遠在廣東做服裝批發生意的吳黎波召回。

年收入有二十多萬元,城里生活豐富多彩,但看著父親年歲越來越大,吳黎波只得選擇回家。

剛開始,吳黎波負責協助合作社的土地流轉工作。他發現,因為每畝地的流轉價格不高,部分村民不愿意將自家的土地流轉。

“合作社的優勢在于實現土地的規模化經營,得擴大土地流轉量。”經過測算,他向合作社提出一個大膽的建議,把每年每畝地流轉價格從原來的500元提高到1000元以上,讓更多農民愿意把地交給合作社。

流轉費翻一倍,合作社還能賺錢嗎?不少社員心里犯起了嘀咕。

吳黎波給大伙算了一筆賬:以合作社現有水平,平均每畝地收稻谷1370斤,毛收入1918元;每畝地需要投入的成本包括種子、復合肥、農藥等不到400元;每畝地的流轉金按照該年的800斤稻谷市場價返還,平均折價1120元。刨去流轉金和種植成本,每畝地純收入400元,“而且擴大規模后,成本會進一步降低。”

吳黎波的這筆賬讓社員們安了心。華豐合作社決定以當年10月25日800斤中稻市場折價支付土地流轉費,同時還承諾,如果市場價格低于國家保護價,以國家保護價為準支付。

2012年一年,華豐合作社就新增流轉土地1.4萬畝。當年,合作社被評為全國示范社和湖北省五強合作社。

手里有了地,怎么種好?吳黎波一直在思考。

這個在廣州打拼過多年的年輕人,身上浸透著現代商業的文化,精明、視野開闊,始終在關注現代農業發展的前沿,了解最新的農業技術,并琢磨如何運用到生產中。

2013年,吳黎波在當地政府的介紹下,自費前往珠海、襄陽,學習無人機操作技術,用無人機代替人工防病治蟲、施肥,并獲得飛控手操作證。

在吳黎波的家鄉,傳統的水稻種植通常采用人工打農藥,噴灑過程中還伴有中毒的風險。而借助于無人機的使用,不僅規避了這一風險,農田治蟲、施肥的成本也減少了五分之一。

水稻種植需要經常進行人工巡視生長情況。吳黎波觀察到,以往,每個人巡視完一畝地需要很長時間,隨著種植規模越來越大,人工巡視完一遍水稻生長情況很費精力。

帶著平日里的思考,吳黎波專門求教了天門市國土資源局。恰巧,國土資源局正在推廣高標準農田建設,對現代化農田管理設備有相應的資金補貼政策。吳黎波當即投入100多萬元,在3萬多畝水稻田里安裝了視頻監控設備,足不出戶就能了解水稻的生長情況。在這塊江漢平原腹地,以往水稻收割后留下的大量禾稈要么露天焚燒,要么隨意拋棄,不僅浪費資源,還污染環境。

在當地政府的推介下,華豐合作社與南京金道普禾公司合作,投資1.5億元,利用水稻禾稈生產秸稈板材,每年可回收利用約50萬噸禾稈,“我們的板材,用稻草壓制而成,但裹上牛卡紙后,基本不怕火。”這個項目的引入,一舉“吃掉”天門市80%的稻草,產值達3.38億元。

在發展現代農業上,吳黎波動起了心思。2014年,他擔任合作社副理事長后,報考了華中科技大學EMBA,學管理、學經營。同時,他還加強與華中農業大學等高校的合作,在合作社里設立產學研基地。

在吳黎波的推動下,華豐合作社從傳統的“兩人管理,其余人干活”的粗放型管理結構轉變為“2會、4部、12作業組”的組織架構,由成員大會選舉產生理事會、監事會。理事會負責合作社的日常工作;監事會負責對理事會的日常監督、民主評議等工作。

農民組織化、種植規模化、管理企業化、經營市場化、分配合作化——而今,吳黎波創建的“華豐模式”不斷刷新前來學習考察者的認知。

“從來沒想過種地也能掙這么多錢,感覺華豐在地里種的都是金子。”46歲的社員楊國華感慨,加入合作社以后不僅收入多了,還變輕松了。“過去全家一年從頭忙到尾,8畝地收入不到兩萬元。現在不種地就賺了近萬元,空出來的時間搞養殖、做小工,還能再賺六七萬元。”

截至目前,華豐合作社流轉土地面積達到8.6萬畝,全年機械作業面積達到80萬畝次,種植生產的水稻、小麥、油菜總產量超過1.8億余斤。來自天門市政府網站的信息則顯示,華豐社員曾連續五年人均收入達到近8萬元。

合作社越辦越好,有一件事吳黎波一直記掛著。許多農民把土地流轉給華豐合作社,自己外出務工掙錢。但一部分因病、因殘致貧的家庭除了土地流轉費之外,沒有其他收入來源,依舊難以擺脫貧困現狀。

“一個人富起來不是本事,能夠帶動大家一起致富才有意義”。吳黎波把合作社里糧食烘干倉儲基地、大米加工廠、秸稈板芯制造廠的一些崗位專門拿出來,為建檔立卡貧困戶提供了97個就業機會。

對于全無工作能力的貧困戶,吳黎波找到當地銀行,為300戶貧困戶做擔保,讓他們從銀行貸款入股華豐合作社。到了年底,貧困戶拿到入股分紅,不僅還清了貸款,還能剩下不少。

“國家這么重視農村的開發,我相信青年在農村必將大有作為”,吳黎波告訴記者。

本報武漢11月21日電

編輯:董雨吉

關鍵詞:吳黎波 合作社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