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爽夜夜高潮高清视频,久99久女女精品免费观看69堂,日韩精品不卡在线高清,91精品啪国产在线观看

首頁>國企·民企>銳·評論銳·評論

牢記質量發展使命 推進質量強國建設

2017年10月09日 10:49 | 來源:學習時報
分享到: 

牢記質量發展使命 推進質量強國建設

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黨組書記、副局長侯建國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圍繞改革發展穩定、內政外交國防、治黨治國治軍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講話,確立了新形勢下我們黨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形成了完整的理論體系。其中,關于質量發展的重要論述,深刻闡明了我國質量發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這些重要思想、重要觀點、重大判斷,貫穿于“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之中,是新形勢下建設質量強國,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國夢必須遵循的科學理論和重要思想。

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質量發展重要論述的重大意義

質量問題是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問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質量發展重要論述,統攬歷史和現實兩個維度、國內和國際兩個大局、宏觀和微觀兩個層面,內涵豐富、博大精深,具有很強的時代意義、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

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質量發展重要論述,是站在我國社會發展的歷史方位,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大局出發進行的戰略思考。質量問題事關轉型發展,事關民生民心,事關國家形象,事關黨的執政基礎。近年來,世界經濟增長乏力,復蘇進程艱難曲折。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長期積累的結構性矛盾逐步顯現,資源環境約束趨緊,勞動力成本上升,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問題突出。習近平總書記高瞻遠矚、審時度勢,深刻指出要“把推動發展的立足點轉到提高質量和效益上來”,強調“以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努力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發展,把質量擺到了戰略高度。習近平總書記既強調經濟發展質量、社會發展質量等宏觀質量問題,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同時也關注消費品質量、食品農產品質量、建筑工程質量、武器裝備質量、環境質量等具體質量問題,指出,“能不能在食品安全上給老百姓一個滿意的交代,是對我們執政能力的重大考驗”。這些重要論述,涉及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軍事、外交、黨的建設等各個方面。我們深刻體會到,習近平總書記對質量問題的思考,始終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大局出發,始終在“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中把握,飽含著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和對歷史負責的殷殷情懷,體現了馬克思主義政治家治國理政的遠見卓識和雄才大略。

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質量發展重要論述,是在深刻把握世界質量發展普遍規律的基礎上,立足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不斷變化的特點提出的科學方案。當前,我國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人均GDP突破8000美元,處在轉型發展的關鍵時期,既要借鑒發達國家質量發展的成功經驗,也要立足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最大國情,走出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質量發展道路。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推動“三個轉變”——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變、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轉變、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轉變。強調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主攻方向是提高供給質量。要堅持以提高質量和核心競爭力為中心,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擴大高質量產品和服務供給。要樹立質量第一的強烈意識,開展質量提升行動,提高質量標準,加強全面質量管理。這些重要論述,既有對質量發展的戰略謀劃,也有對質量提升的路徑指引,把握了世界質量發展的普遍規律,提出了中國質量治理的科學方案。

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質量發展重要論述,是黨領導下質量工作的最新理論成果,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質檢事業改革發展的思想武器和行動指南。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深刻總結我們黨推動質量發展的理論和實踐,認真汲取我國傳統文化精髓和國際先進經驗,把理論與實踐、質量觀與方法論有機結合起來,在質量發展領域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和時代特征的立場觀點方法,標志著我們黨對質量發展規律的認識達到了新高度。實踐充分證明,黨和國家不斷加強質量工作的過程,也是黨關于質量發展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日益豐富、日趨成熟的過程。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在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關鍵時期,推進質量發展使命光榮、任重道遠。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質量發展重要論述,為我們進一步做好質量工作、建設質量強國提供了思想武器,指明了前進方向。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質量發展的生動實踐和顯著成效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特別是關于質量發展重要論述的科學指引下,中國質量事業砥礪前行,走過了很不平凡的5年。

5年來,質量治理體系不斷完善。黨和國家科學把握當今世界和當代中國的發展大勢,順應人民群眾質量安全新期盼,出臺一系列重大方針政策。質量強國戰略寫入國家“十三五”規劃綱要,國務院圍繞計量、標準化、認證和質量提升等工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建立健全全國質量工作、標準化協調推進、認證認可工作、技術性貿易措施4項部際聯席會議制度,形成通力合作抓質量的工作格局。對省級政府開展質量工作考核,設立中國質量獎,推動質量發展的舉措不斷完善。我國陸續加入計量、標準化、認證認可等國際組織,發揮越來越重要作用,承擔越來越重要責任,中國質量正在走近世界舞臺中央。

5年來,質量基礎設施明顯加強。以計量、標準、認證認可、檢驗檢測等要素構成的國家質量基礎設施體系基本建立,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有效質量保障。我國建成了覆蓋全部學科領域的177項國家計量基準。國際互認校準測量能力躍升世界第4位。標準化工作改革不斷深化,國家、行業、地方標準達到11.6萬項,超高壓智能電網、高鐵等部分重點領域“領跑”國際標準,覆蓋一、二、三產業和社會各領域的標準體系日趨完善。建立了以949個國家質檢中心、國家檢測重點實驗室為龍頭的檢驗檢測體系,2016年全國實現營業收入2300多億元,認證認可國際標準轉換率達100%,我國質量基礎設施的國際話語權不斷增強。

5年來,質量發展理念深入人心,質量總體水平穩步提升。全社會不斷強化質量第一的強烈意識,推動質量發展逐漸成為社會共識。質量社會共治成效明顯,行業協會、中介組織和新聞媒體積極參與質量治理,政府重視質量、企業追求質量、社會崇尚質量、人人關注質量的局面進一步形成。我國產品質量的可靠性和穩定性不斷增強,質量安全形勢穩定向好。國家監督抽查合格率近3年都穩定在90%以上,服務業顧客滿意度達到75%以上,重點工程質量優良率達到100%,家電、手機、汽車等國有品牌市場占有率不斷提升。在告別了短缺經濟時代,在整體供大于求的情況下,消費對我國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從2012年的 51.8%增長到 2016 年的64.6%,反映出產品和服務質量對消費的有力支撐,人民群眾的質量獲得感明顯增強。

以強烈的使命擔當加快推進質量強國建設

我國發展已站到了新的歷史起點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質量工作擔負著更重要的歷史使命。我們要以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特別是關于質量發展重要論述為指導,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扎實開展質量提升行動,奮力開創質量強國建設新局面。當前,需要特別關注以下幾個方面。

強化產品和服務提供者的質量主體作用。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質量是企業的立身之本,管理是企業的生存之基。目前,我國已有企業2700多萬家,6100多萬家個體工商戶,他們既是提供產品和服務的市場主體,也應該是質量提升的責任主體。全面提升產品和服務質量的關鍵,是強化產品和服務提供者的質量主體責任。一要靠法治督促落實質量責任,建立健全商品質量懲罰性賠償等質量安全多元救濟制度,營造公平競爭、優質優價的良好環境,讓市場主體愿意為質量買單,能夠因質量獲益。二要靠服務提高質量發展能力,廣泛開展質量技術服務進企業活動,幫助企業特別是廣大中小企業建立健全質量管理體系,提高企業技術標準、計量測試水平和質量控制能力。三要靠增強質量意識提升市場競爭力,推動實行現代企業管理制度,弘揚企業家精神和工匠精神,廣泛開展質量改進、質量攻關、質量對比和群眾性質量活動,推動質量水平持續向好。

優化政府質量治理。強化產品和服務提供者質量主體作用的同時,政府也要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優化宏觀管理和微觀管理職能,構建市場主體自治、行業自律、社會監督、政府監管的質量共治格局。一要圍繞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創造多元的質量供給。積極培育發展團體標準,鼓勵企業制定高于國家標準或行業標準的企業標準,全面實施產品和服務標準自我聲明公開和監督制度,提高企業改進質量的內生動力和外在壓力。二要深化“放管服”改革轉變質量治理方式。從習慣于被動等企業上門轉變為主動為企業服務,從主要“督企”轉變為“督產品”“督企”“督政”并重,從管資質和事前審批轉變為注重管產品、管服務和事中事后監管。充分運用大數據、云計算等現代技術,推行“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全覆蓋,加強全面質量監管。三要引導全社會提倡質量共治。積極推進社會主義先進質量文化建設,動員和組織社會各方面力量廣泛參與質量獎、質量月、品牌日等活動,強化社會監督和輿論監督,不斷提升質量工作社會影響力。實施質量信用分類管理,加強企業信用約束,使失信企業“一處失信、處處受制”。

夯實國家質量基礎設施體系。作為國家質量基礎設施的基本構成,計量、標準、認證認可、檢驗檢測四者之間形成相互銜接、科學嚴謹的完整鏈條。這一國際公認的質量技術體系,為保證產品質量安全和對外貿易提供了支撐保障。目前,世界各國在質量領域的競爭,很大程度表現為質量基礎設施體系的競爭。要加快我國質量基礎設施建設,提高技術水平和服務能力。一要加強中央、省、市、縣四級與行業、企業的質量技術體系融合發展,形成泛在協同、準確統一、可靠高效的質量基礎設施體系。二要發揮政府和市場兩個作用,推動質量基礎設施廣泛服務于產業轉型升級、中小企業質量提升,確保企業隨時隨地獲得即用即有、可靠便捷的質量技術服務。三要推動國家質量基礎設施體系服務軍民融合發展,實施軍民標準通用化工程,加快戰略性新興產業特別是高端制造裝備、網絡安全和信息化、數據資源體系等的標準制定和標準升級。四要參與國際治理,加強計量、標準、認證認可、檢驗檢測等國際互認和推廣應用,廣泛參與制定和引領國際規則,在全球質量治理中發揮更大作用。

提升中國質量的美譽度和競爭力。我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一制造大國、第一貿易大國,實現由大變強,就要有一批享譽世界的中國產品、中國服務,叫響中國質量、中國品牌。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品牌是信譽的凝結。一個品牌一旦在老百姓心目中確立起來,就可以成為質量的象征、安全的象征。要加強品牌培育和保護,實施中國精品培育工程,引導企業提升產品和服務附加值,培育更多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民族品牌,打造更多的百年老店和金字招牌。大力推進內外銷產品“同線同標同質”工程,逐步消除國內外市場產品“質量高差”。中國質量要主動走向世界、融入世界、造福世界,更廣泛、更深度地參與國際化戰略,特別是在服務“一帶一路”建設中,促進政策、規則、標準三位一體的聯通,確保質量安全,消除技術壁壘,暢通國際貿易。

打造忠誠干凈擔當的質檢隊伍。建設質量強國是偉大的事業,要求更高,挑戰更多,必須有一支政治過硬、作風優良、業務精通、公正廉潔的質檢隊伍。政治過硬,就是要旗幟鮮明講政治,強化“四個意識”,嚴明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確保質檢系統黨員干部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作風優良,就是要全面加強紀律建設、作風建設,持之以恒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堅決糾正“四風”,樹立良好的質檢形象。業務精通,就是要深化法治質檢、科技質檢、和諧質檢建設,敢于擔當、敢于改革,不斷提高質檢隊伍的綜合素質、執法能力和業務水平,體現質檢部門“靠技術執法、憑數據說話”的鮮明特點。公正廉潔,就是要加強黨風廉政建設,認真落實主體責任和監督責任,做到忠于職守、秉公用權,永葆清正廉潔的政治本色。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質量 發展 中國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