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銳·評論銳·評論
中國方案將為全球化注入新動力
本報訊 記者沈則瑾報道:上海社科院世界經濟研究所宏觀經濟分析組日前發布《2017年世界經濟分析報告》,認為2017年全球經濟仍將保持低增長和弱復蘇態勢,“逆全球化”浪潮下中國方案將為經濟全球化發展注入新動力。
2016年世界經濟持續低迷,亟待加強全球經濟治理,但是英國脫歐公投、特朗普提出“美國優先”,區域化走向分裂,全球化陷入迷途。歐洲自顧不暇,美國戰略收縮,在這樣的背景下,需要新的力量、新的方案引領全球治理邁向新階段。中國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經濟的發展離不開世界,世界經濟也需要中國方案。
報告認為,目前世界經濟發展出現深層次“結構性悖論”,2016年“慢”步前行的世界經濟面臨不少突出問題,值得深思。量化寬松無力扭轉世界經濟頹勢;低利率與低額投資并存困局待解;全球債務占比風險進一步高企;全球FDI放緩凸顯投資動力不足;產能過剩與需求萎縮的矛盾加劇;全球貿易增速持續低于經濟增速;英國脫歐公投、美國大選引發金融動蕩;難民危機持續發酵拖累歐洲經濟,等等。報告預計,2017年和2018年全球經濟增長率將分別為3.18%和3.24%。
從金融、貿易、投資三大領域來看,受美國新總統上任及美元加息等因素影響,全球金融市場短期內將仍有動蕩和不確定性,尤其新興市場國家將再度面臨貨幣貶值風險和資本外流隱憂。同時,世界貿易回暖仍然缺乏有力支撐,增速將依舊緩慢。雖然大宗商品價格反彈或將帶來部分需求回暖,但幅度有限,全球貿易增速低于經濟增速狀況發生逆轉的可能性不大。全球投資則將因美元走強、新貿易保護主義等因素影響,整體復蘇進程受阻。不過,第四次全球產業轉移浪潮的興起,可能會帶動全球投資逐步回升。另外,杭州G20峰會有力推動了全球高效金融治理,為發展中國家提供了更多的話語權,為全球經濟增長注入新動能。
報告認為,此次世界經濟大周期轉換的特別之處在于,世界經濟由第五長波向第六長波過渡,與中國經濟由中等收入向中高收入發展轉換并行交織、相互作用。中國要把經濟發展大轉型與世界經濟長周期轉換結合起來,全力搶占世界發展第六長波繁榮周期的戰略制高點和先導權。
報告指出,在世界經濟的周期性轉換過程中,中國提出的五大發展理念不僅將引領中國經濟發展全局,同時也將為引領世界經濟下一個長周期注入積極動能。在世界經濟新周期的轉換和孕育階段,全球化正處在一個十字路口。“一帶一路”建設不僅為全球經濟走出危機陰霾、實現強勁復蘇和持續發展提供了新思路,更在逆全球化潮流下為推動經濟全球化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和活力。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全球 中國 世界經濟 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