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英國脫歐,一場尚未演完的大戲
24日13時,英國公布了“脫歐”公投的最終結果:英國脫離歐盟。受此影響,全球市場暴動:英鎊兌美元跌逾1200點以上,創下30年來最大跌幅;美元指數一度創2010年以來最大升幅;歐元創下了引入歐元以來的最大跌幅;離岸人民幣跌500點,在岸人民幣跌近300點并跌破6.60,創2011年1月以來最低水平。歐美股市紛紛下跌,中國A股受公投消息影響也巨幅震蕩。
這出乎許多人意料。進入6月以來,無論是市場表現還是民調結果,都沒有清晰指向這一結局。公投前,歐洲股市、英鎊匯率一度連續下跌,直到6月16日英國擁歐派議員JO-COX遭槍殺后,市場情緒才有所穩定。這很令人奇怪:在公投結果公布前,市場震蕩本應持續發生。世人對JO-COX遭槍殺的同情不可能成為市場反轉的全部理由。利用重大事件套利,正是市場的常用手法。因此,歐美金融市場的近期表現雖然與英國脫歐公投相關,但并不客觀。
同樣不客觀的還有民調。太陽報作為脫歐派一方,所得出的民調結果往往與擁歐派一方的金融時報相距甚遠。同樣,同一天在親歐區倫敦所作的民調很可能與反歐區占多數的桑德蘭矛盾。這也意味著,民調結果很難被當作脫歐還是留歐的民意風向標,也無法反映出雙方的對立程度。
因此人們難免猜測,公投本身不僅是卡梅倫兌現2013年所作的承諾,同時也是一次主動坐莊的豪賭。賭的是什么?是以英國的方式處理歐債危機、難民危機、在歐洲大陸能否繼續保有特權的危機。賭對了,就可以轉移矛盾,獲得特權,讓英國與歐洲大陸之間保持傳統上最舒適的距離。若即若離,通過“離岸平衡”等策略獲取最大利益,歷史上英國曾屢試不爽。而類似的賭局,1975年英國做過,后來的丹麥、瑞典及希臘也都做過。
然而這場賭局的結果是莊家落敗。卡梅倫在第一時間即宣布辭職。但是,這不是最后的結局。在英國對歐關系、全球金融市場、全球經濟一體化、歐盟的組織架構等層面,反應或許剛剛開始。
據英國財政部此前測算,脫歐后英國最短需要兩年、最長需要15年重新調整與歐盟及第三國的各項協議和整體關系。這里面包含了諸多不確定性;對于全球金融市場,高盛的樂觀估計是,歐洲股市或因此下跌15%;對于方興未艾的經濟一體化進程來說,一個老牌帝國、全球第五大經濟體重歸“孤島”,無疑意味著一體化進程遭遇重大挫折;而歐盟內部從來不缺乏疑歐派,英國脫歐很可能激發廣泛的效仿行動。
不過這并不代表未來將充滿“黑天鵝”。金融市場的動蕩,不大可能重演“雷曼時刻”。雷曼倒閉,讓歐洲股市下跌了46%。此外,經濟一體化的進程也不會中止,或許有更多的區域性的“點”代替“面”。而英國對歐盟關系的調整,賦予了域外國家與英國增強聯系的長期機會。這正是中英兩國去年表達過的共同愿望。
如同BBC專家所說,英國可以投票離開歐盟,但無法投票離開現實。現實是,與1946年丘吉爾首議建立不設邊界的“歐洲合眾國”時相比,英國與島外世界的聯系緊密得多。英國脫歐似乎是回到了1946年前的原點,但實際上,只是調回了他們熟悉的視野,至于座位,仍在原地。
□徐立凡(學者)
編輯:劉文俊
關鍵詞:英國脫歐 脫歐公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