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爭鳴 爭鳴
給新樓盤取名需要多點文化自覺
近日,網上流傳一份寧波“部分樓盤藝名和真名對比表”,比如說,“藝名”具有國際視野的“林肯公園”,真名(備案名)體現了小家碧玉風,叫“潤玉園”。業內人士稱,取“藝名”是迎合消費者“崇洋媚外”的需求,洋氣的名字能“吸引眼球”(6月17日《現代金報》)。
地名和小區名有特殊性,不僅是一種標識,也是一段歷史,應該看到它背后的文化屬性。如今大量樓盤選擇取“洋名”,既是社會發展變化的產物,也折射出一些開發商文化自信的缺失。
“洋氣”固然有“洋氣”的優勢,但“俗”也有“俗”的好處。寧波一些老小區的取名看似“俗”,但和“洋名”相比,更有“內涵”:有的小區依路而建,當念出小區名時,就能讓人大概知道在哪條路附近,十分方便尋找和定位,像百丈花園、宋詔橋小區、張斌社區等。張斌社區之所以叫這個名字,不是因為出了個名人叫張斌,而是“張斌橋”這個歷史符號;而“林肯公園”可以肯定跟美國總統林肯沒啥關系,旁邊也沒有“林肯路”。再比如一些老小區名:白鶴、黃鸝、朱雀、丹鳳、紫鵑,雖然與地理信息無關,但這五種鳥類名稱,很好區分了這些緊緊相鄰的小區。
如今“中國話”早已“國際化”,本身越來越“洋氣”,漢語也沒“退化”到找不到合適詞語命名樓盤的地步,挑選幾個比“洋名”更彰顯個性和特色的詞匯并不難。要知道,有地方特色的名字在傳承當地歷史文化方面,作用是“洋名”不能企及的。家住“具有國際視野”的“林肯公園”里的孩子,未必真的就能有國際視野,而在宋詔橋小區長大的孩子,聽到“宋詔橋”的故事,則肯定會有親近感。
城市文化是個籠統的概念,體現在日常生活的每一個細節上,小區名、路名都是文化符號,是城市文化不可或缺的內容。社會在不斷發展變化,我們既要對“崇洋媚外”有更多包容和理解,也要對本土文化擔負起更多傳承責任。對于新樓盤的取名,開發商不妨多一些文化自信與自覺,讓一些精神和文化層面的東西能夠高于“吸引眼球”的沖動。在選擇樓盤名時,應明白這樣一點:它不僅指示方位、方便居民生活,還應承載某一區域的地理、歷史、文化信息,增強年輕一代對城市的認同感,延續一個城市的文脈。
一個樓盤建成后,要在城市里屹立幾十年,名字或許影響幾代人。我們應該想到,多年后,當新樓盤變成了老小區,早已不需要“吸引眼球”時,除了冰冷的建筑,它還能留下什么。(朱晨凱)
編輯:劉文俊
關鍵詞:新樓盤取名 文化自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