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人物·生活>集·言論集·言論
史根東:建議將可持續發展教育寫入“十三五”教育規劃
鏈接1
國際可持續發展教育的演進
1987年:《我們共同的未來》(即《布倫特蘭報告》)
將可持續發展定義為“既滿足當代人的需求又不損害后代人滿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的發展”。
1992年:聯合國環境與發展會議(里約首腦會議)
《二十一世紀議程》第36章總結了關于教育、培訓和公眾認識在實現可持續發展中所發揮關鍵作用的重要結論。
2002年:聯合國世界可持續發展首腦會議(約翰內斯堡首腦會議)
《約翰內斯堡執行計劃》中包含了開展《可持續發展教育十年》的建議。2002年12月,聯合國大會第五十七屆會議通過決議,決定于2005年1月啟動“聯合國可持續發展教育十年(2005-2014)(DESD)”。
2012年:聯合國世界可持續發展首腦會議(里約首腦會議)
國際社會決心“推動可持續發展教育,更積極地將可持續發展納入《聯合國教育促進可持續發展十年計劃》之后的教育工作”。
2013年:教科文組織大會贊同將《全球可持續發展教育行動計劃》作為《聯合國教育促進可持續發展十年計劃》之后的后續工作。
2014年:全球全民教育會議(GEM)通過的《馬斯喀特協定》和開放工作組(OWG)通過的可持續發展目標(SDG)建議均已包含可持續發展教育目標;
2014年:教科文組織世界可持續發展教育大會啟動《全球可持續發展教育行動計劃》。
2015年:世界教育論壇(大韓民國仁川市)擬考慮進一步落實2014年世界可持續發展教育大會的成果。
(內容來源:教科文化組織實施《全球可持續發展教育行動計劃》路線圖)
鏈接2
可持續發展教育的五個優先行動領域
為了突出戰略重點,鼓勵利益攸關方參與,《全球行動計劃》確立了推動可持續發展教育議程的五個優先行動領域。
優先行動領域一
推進政策:將可持續發展教育主流化,全面納入教育政策和可持續發展政策當中,為可持續發展教育創造有利環境,促進系統變革。
優先行動領域二
改變學習環境和培訓環境:使可持續發展原則融入教育和培訓環境之中
優先行動領域三
培養教育工作者和培訓人員的能力:增強教育工作者和培訓人員更有效實施可持續發展教育的能力
優先行動領域四
增強青少年權能,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在青少年中大力開展可持續發展教育行動
優先行動領域五
在地方層面加速推廣可持續發展解決方案:在社區層面強化可持續發展教育計劃,構建多利益攸關方可持續發展教育網絡
(內容來源:教科文化組織實施《全球可持續發展教育行動計劃》路線圖)
鏈接3
可持續發展教育的四個主要工作方面
可持續發展教育是全方位和具有變革性的教育,包括以下四個方面。
學習內容方面:要注重將氣候變化、生物多樣性、減少災害風險、可持續消費和生產等關鍵問題納入課程;
教學法和學習環境方面:要按照以學生者為中心的方式設計教學,使學習更具探索性與變革性,注重設計實體和在線的學習環境,以激發學習者為可持續發展做貢獻。
學習成果方面:要激勵學生形成核心學習能力,如批判性和系統性思維、協作性決策等核心能力的培養,對當代人和后代人負起責任。
促進社會轉變方面:要使任何年齡的學習者都能參與促進所生活的社會向更加綠色的經濟與社會轉型,激勵人們采取可持續的生活方式,使其最終成為積極的推動者,以創建一個更加公正、和平、寬容、包容、安全和可持續發展的世界。
(內容選自《中國可持續發展教育》2015年第1期)
編輯:邢賀揚
關鍵詞:史根東 可持續發展教育 “十三五”教育規劃 優先行動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