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人物·生活>聚·焦點聚·焦點
劉瀚斌:郊野公園是都市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抓手
作者:復旦大學環境經濟研究中心 劉瀚斌
北京、上海近日相繼發布了邁向新時代的城市規劃,其中一個很大的特點在于都大篇幅規定了城市發展的“生態控制線”,著重“生態涵養區”“生態保育區”的建設。例如,對于上海如何建成一座“更可持續的生態之城”,《上海市城市總體規劃(2017-2035年)》中有這樣的描述:形成“雙環、九廊、十區”多層次、成網絡、功能復合的市域生態空間體系,推進國家公園和郊野公園的建設。
事實上,對于建設國家公園,早在2013年十八屆三中全會上就提出要建立國家公園體制。筆者認為,郊野公園對于寸土寸金的特大城市而言十分重要,零星地塊、閑置地塊、小微空間的品質提升和生態功能再造,與居民生活息息相關。郊野公園的建設,能夠給生活在特大城市的居民帶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
郊野公園是以郊區為基本單元,以基本農田、生態林地、水系濕地、自然村落、歷史風貌等現有的生態人文為基礎的體系,其目標是優化郊區的農村生活、生產、生態格局,形成與特大城市發展相匹配的都市游憩空間。
郊野公園的歷史可追溯至英國,在上世紀70年代,英國根據《鄉村法》劃分建立了267個郊野公園,大部分由地方部門管理,有人造設施,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香港在1976年制定了《郊野公園條例》,將40%的土地開辟為郊野公園,主要是為了保護動植物原生態棲息地。而后者對于郊野公園的定位更加符合上海本地特色,使得居民臨近市區便能享受郊野的野趣和教育設施,這為大都市建設郊野公園提供了很好的借鑒。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城市化步伐的加快,許多大城市面積急速擴張,涌入了大量的人口。由于缺乏超前的規劃理念和產業布局,大量高污染、高能耗、勞動密集型企業吞噬了城市有限的土地資源,對生態環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壞,導致郊區既有原有村鎮,又有工業集聚區,又有自然農田,工廠和居民區混雜,導致生產空間、生活空間、生態空間的錯亂布置、相互影響,“城市病”日益凸顯。
通過郊野公園的設計,能夠通過土地征收、用途管制、有償使用等制度,整合農田、濕地、林地、水網等自然要素,挖掘地方文脈和自然野趣,給市民帶來休閑、健身、科普的多樣化戶外活動場所。這使得郊野公園能夠成為大都市生態文明建設的抓手,形成承載都市居民“鄉愁”的搖籃。
首先,郊野公園的特征在于堅持生態優先,彰顯的是自然特色。
哈佛大學設計學院院長莫森·莫斯塔在《生態都市主義》一書中,提出了“將城市看作一個生態系統”的理念。在他的筆下,山水、生物、綠道、都市農園、公園體系等都有各自的生態服務功能,共同完成對城市的生態營造。基于此觀點的“郊野公園”應找到在城市生態系統中的“生態位”。
不同于面積較大的國家公園和城市公園,郊野公園應首先立足于做好城市生態的緩沖帶。這從字面意義上也能看出,它包含郊區農田、生態片林、水系濕地、自然村落、歷史風貌等現有生態人文資源。要以土地綜合整治為平臺,統籌和整合涉農政策、資金,在郊區建設具有一定規模、擁有良好田園風光、郊野植被及自然景觀,以保護生態環境資源、展現自然人文風貌、提供都市休閑游憩空間為主要特征的郊野開放空間。
其次,郊野公園突出的是人與自然的相互融合,目標是提供“國民的游憩機會”。
新時代的城市規劃定位,更加關注的是人的需求。以上海為例,不論是打造15分鐘的社區生活圈,還是突出“水城共融、藍綠交織”的城市特色,意圖也都在實現人與生活空間的深度融合。基于此,郊野公園的建設就不能僅依靠已有的自然資源,更需要配套的游憩設施和服務。
在這方面,可以借鑒香港郊野綠地的建設經驗,建設不同類型、長度和難度的郊游路徑,既可以滿足個人慢跑健身的需要,也可以滿足家庭親近自然的需要。在不同路徑中安排人文景點、自然教育服務站,既能享受自然野趣,又有充分的人類活動空間。在核心主題的定位上,應回歸于展現鄉村風貌的目標,形成一系列衍生主題如“郊野公園+藝術”“郊野公園+體育”“郊野公園+互聯網”“郊野公園+科普課堂”“郊野公園+旅居”等一系列的拓展功能,使得郊野公園更有故事、有樂趣、有回憶。
第三,郊野公園建設能有效推動農業實現從種植、加工到銷售的產業化,形成郊野公園自運營的動力。
隨著城市人流的不斷增加,當地農作物生產、加工、銷售的完整產業鏈將在公園周邊生成,多層次的農業資源也將被充分利用起來。更有價值的是,這些農業勞動能以“體驗游”的形式讓顧客親自參與其中。在這種與田野的親密接觸中釋放城市居民的生態需求,進而反哺個性化產品的形成,帶動第二、第三產業協同發展,在多個“農業+”的活動中實現生態產品的特色化和品牌化,獲得更多的增值價值。
第四,郊野公園能夠促進社區共管機制形成。
由于郊野公園所在單元多分布在零散村落或動遷地,與居民生產生活邊界毗鄰,因此在做鎮域規劃、工業園區規劃時,要注重與郊野公園的目標相協調。通過簽訂合作保護的協議,建立共同保護郊野公園自然資源的機制,形成“生活—生產—生態”協同發展的良好局面。
作為地緣接近城市中心城區的郊野公園,既對接城市又對接鄉野,在大都市生態文明建設中,更加對接人的需求,這符合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對于新時代現代化的定義,即“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有更多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也有更多優質的生態產品和服務。
此外,郊野公園還應立足于“小而美”“小而精”,不去追求廣闊甚至人跡寥寥的大面積自然系統,而聚焦于提供都市鄉村的生態品味,讓市民在城市周邊就能享受野趣,成為親近自然的重要去處。
同時,郊野公園也應盡可能減少人工痕跡,提供服務的場所在建設時應盡量采用與自然環境相協調的石材、木材等,在外觀上保持濃郁的郊野氣息,保護自然生態系統和自然文化遺產的原真性和完整性,讓“久在樊籠里”的都市人“復得返自然”,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可以找尋到一片恬靜優美的鄉村田園。
編輯:位林惠
關鍵詞:郊野 公園 生態 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