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銳·評論銳·評論
美好網絡世界離不開數據隱私保護
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信息的跨地域快速獲取,為人類生活帶來極大便利。與此同時,個人隱私信息的保護也面臨著巨大挑戰,數據隱私與安全、競爭、商業利益等各種關系之間的矛盾都逐漸浮出水面。
隨著智能社會的一步步走近,無論是在發達經濟體,還是在發展中經濟體,隱私泄露的威脅似乎在世界各國各種場合及情況下都成為無法回避的問題。在網絡上,邊界的概念被越來越弱化。一旦萬物互聯時代的智能設備被控制之后出現問題,損害將會更為巨大。
從各國曝出的隱私泄露事件來看,造成這種情況的不僅僅是因為黑客的存在。在隱私保護中,只將目光投向黑客是遠遠不夠的。制造商、數據分析企業、人工智能企業、機構,甚至政府等各個環節,都需要注重數據隱私的保護。
從趨勢上看,必須嚴格制定相關的法規條例,以規范各種互聯網科技的發展和應用。法律法規滯后于發展,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接受的,但必須隨著社會和技術的進步進行修訂調整,對數據安全的保護應該廣受關注。現在,各國已出臺了形形色色的數據保護條例和法規,一些發達經濟體很早就開始重視數據的保護,并在實際應用過程中根據情況的變化進行修訂。瑞典曝出數據泄露事件后,政府能夠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著手制定新規則,正所謂亡羊補牢未為晚矣。而英國在數據新法案制定后,及時對谷歌等巨頭發出警示,也有助于避免發生數據泄露事件。
當然,法律法規的制定應該對個人隱私保護更為重視。在互聯網、大數據產業迅速發展的過程中,最先被意識到的通常是國家安全問題,政府在此推動的力度、意愿通常會更為強烈,這也無可厚非。對企業而言,商業秘密不被侵犯也是首要任務,相比之下對個人數據隱私的重視程度遠遠不夠。
包含個人信息在內的隱私數據通常存儲在不同的服務器上,應該明確的是,這些數據的擁有權是用戶自身。如果在用戶沒有知情權的情況下被不當使用或篡改,就是對數據隱私的侵犯。在數據的使用中,用戶的知情權、選擇權應受到重視,數據保存方對用戶數據進行安全存儲、傳輸和使用,無意泄露或者為牟取暴利而惡意泄露都應被防范。
數據利用、數據共享與隱私保護,似乎讓數據擁有者陷入兩難境地。一方面,開放數據加以利用,增加數據共享機會,可讓信息得到更為充分的利用,有利于創新、學習,有利于為用戶提供更好的服務,也有利于社會的進步,這是數據的無害利用。另一方面,如果在數據的共享和利用中,沒有做到必要的處理,沒有使用合法的程序,就極可能產生數據的濫用、隱私的泄露和競爭的惡化,從而侵害到用戶群體,并有可能造成巨大損失。對于企業、機構乃至政府部門而言,除了將增加處理成本外,還有可能引發信任危機。
數據隱私的保護實際上和數據的共享、數據的充分利用以優化各種服務并不矛盾。利用各種科技手段,可以實現對數據的充分保護。在這個前提下,再對數據加以應用是完全可以的,無論這些應用是涉及商業方面的還是涉及安全方面的。一些大企業也已經意識到這一問題,首先致力于數據隱私的保護,盡管這會放慢數據商業應用的腳步,增加前期成本,但最終會贏得更多信任,挽留客戶。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數據 隱私 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