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銳·評論銳·評論
互聯網支付:玩的就是心跳?
或許今后應該考慮放棄一些便利,去獲得生活的相對安全性。
晚上21:41,我正披著被子窩在床上上網,兩部手機的屏幕同時亮起:“您的Uber司機正在途中,將于2分鐘后抵達。”
對于一個已經要洗洗睡了的用戶來說,這可不是什么人工智能時代的遠程服務。緊接著,司機的電話就打進來了。我滿以為是Uber的系統錯亂了,取消一個,緊接著同一陌生地址的叫車行程再次被發起。直到第N個司機打進電話說剛剛下單并且打電話的乘客并不是我,我才意識到:我的賬戶被盜了。
接下來就是一場狙擊戰,他叫車,我取消。來來回回好似拉鋸,樂此不疲。直到我在更改聯系電話的時候,軟件閃退,再次登錄的時候發現電話已經被改成了一個陌生的手機號,我被踢出了戰場。
自從把支付寶賬號給了一個互聯網軟件公司辦理退款,我的各種賬戶就開始接連被盜。
隨著網絡支付以鋪天蓋地的架勢不斷占領支付場景,網絡支付的安全問題也日漸凸顯,尤其在國內信息安全系統尚不健全的大背景下,呈幾何級數遞增的支付大數據更是令網絡支付的載體承受著更為復雜的考驗。網絡支付給用戶帶來的心動,很容易就會變成了心驚膽顫。
移動支付在改變了付費方式的同時,也正在改變著傳統的犯罪手法。原來通過電話或者QQ行騙,還要必須跟用戶有語言上的對話和交流,只有騙取信任下一步才能套出卡號和密碼。然而移動支付下的犯罪完全就是純技術競爭,只要花錢買來賬號,剩下的就是技術手段的一一攻破。雖然那個在同一時刻跟我使用同一賬號的盜取者,看上去我們只是兩個都想搶奪控制權的電話號碼而已,但實際上網絡的那頭,搶錢的犯罪正在上演,暗夜的遠方隱隱騰起拼速度、拼技術的殺氣。
比錢財安全更加深遠的是個人數據的安全。到現在,人們探討的已經不是電話號碼或某個賬號屬不屬于個人隱私,因為大數據已經海嘯一般吞噬了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人類熱捧可穿戴設備,已經連睡著的時間都要進行監測,更別提日常活動時產生的數據了。通過精準重現一個個體24小時產生的數據,技術手段已然比你更了解你。每個人的數據微不足道,但集合起海量的個體數據卻可能意味著顛覆性的改變。亞馬遜甚至已經推出了“預先送貨”服務,通過研究用戶的購物記錄,預測其將購買哪種商品并提前送出。
如果以大數據為基礎的人工智能技術被以反社會的手段操縱,那是更為令人膽顫心驚,所以現在討論的焦點已經從個人隱私的界定,轉移到如何保護個人數據被合理支配并不受濫用。
目前我國的第三方網絡支付機構,風險控制能力的發展絕對趕不上其吸粉的速度,對于資金的各方面保障手段也不及傳統金融機構。國內網絡支付、P2P等互聯網金融模式松散生長,監管方面的立法還相對滯后和不完善。除了單純規范市場準入的靜態標準,在交易過程中對網絡支付的動態監管還是顯得十分薄弱。
另外,我國第三方網絡支付平臺在風險保障金制度以及防范洗錢、欺詐等行為上,也仍然存在較大的完善空間。在美國第三方網絡支付平臺要受到各州和聯邦政府的多層次監管,在消費者隱私上,一旦沒有外包的金融類機構有出現數據泄露,都會作為不公平貿易進行嚴厲的處罰。
在一晚上無硝煙的戰斗中,最后我方以過人的速度和超常的耐力獲勝。再次打開Uber,發現記錄里對方連續17分鐘共發起了7次叫車行程,大部分每次只間隔一到兩分鐘,但都被我一一取消了。最后在戰斗總結中,我方寫道:“或許今后應該考慮放棄一些便利,去獲得生活的相對安全性。”
編輯:薛曉鈺
關鍵詞:互聯網 支付 移動支付 購物 電話號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