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人物·生活>聚·焦點聚·焦點
遲福林:以經濟轉型為目標的結構性改革
破題結構性改革,釋放經濟增長潛力、激發市場活力,是全球面臨的共同挑戰。對中國來說,一方面,經濟轉型面臨著諸多深層次的結構性矛盾與問題;另一方面,經濟轉型升級蘊藏著巨大的市場空間和增長潛力。中國作為轉型中的大國,破解經濟轉型中的結構性矛盾,關鍵是改革,核心是改革,改革要突破,改革要落地。
遲福林
當前,在全球經濟增長乏力與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的雙重挑戰下,需要各國采取共同行動,協力推進經濟轉型與結構性改革進程。對中國來說,一方面,經濟轉型面臨著諸多深層次的結構性矛盾與問題;另一方面,經濟轉型升級蘊藏著巨大的市場空間和增長潛力。在G20杭州峰會就結構性改革達成基本共識后,聚焦經濟轉型、以經濟轉型為目標推進結構性改革,已成為全球性的重大課題。
經濟轉型決定增長前景
從現實看,發達經濟體也好,新興經濟體也好,都需要在經濟轉型中尋求可持續增長的新的動力源。要預測中國未來5—10年的經濟增長前景,更離不開對經濟轉型趨勢與特點的客觀判斷。
1.工業轉型滯后是經濟生活中的突出矛盾。從中國的情況看,主要表現為供給結構與需求結構不相適應,需求引導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作用未能得到充分發揮,由此使產能過剩與供給不足的矛盾并存。從產業層面看,中國的產能過剩究其根源在于工業轉型嚴重滯后。為此,在去產能的同時,要加快工業轉型升級。從區域層面看,某些地區的經濟嚴重下滑,根源也在于經濟轉型滯后。以東北為例,如果沒有經濟結構轉型的重大突破,實現東北振興的目標相當困難。也就是說,在增長與轉型高度融合的新階段,主要不是在現有的結構中尋求“穩增長”的藥方,而是要在經濟轉型中挖掘“新增長”的源泉。
2.經濟轉型升級蘊藏著巨大的增長潛力。未來相當長一個時期內,中國將是全球最大的消費市場之一:第一,13億人的消費結構升級蘊藏著巨大的增長潛力。估計到2020年,中國城鎮居民的服務型消費支出占比將由2015年的40%左右提高到50%左右,城鄉居民的消費總規模有可能由2015年的36萬億元擴大到2020年的50萬億元左右,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將穩定在65%以上,基本形成消費拉動經濟增長的新格局。第二,到2020年,中國的服務業占比有可能從2016年9月底的52.8%提高到58%左右,服務業規模有條件在2012年24.3萬億元的基礎上實現倍增。隨著中國生產型服務業較快發展,“中國制造”正由生產型向服務型轉變,有望形成制造業競爭的新優勢。第三,未來5—10年,中國仍處于從農村社會向城市社會快速轉型的進程中,農業轉移人口向各類城鎮不斷集聚,將帶來巨大的新增消費與投資需求。
3.經濟轉型對經濟增長具有決定性影響。如果經濟轉型能在多方面取得重要突破,中國就有條件在未來10年實現年均6%左右的增長。更重要的是,這個增長將是有質量的增長,是可持續的增長。這里,有兩個問題需要討論。
第一,短期與中長期。當前,人們對短期的經濟增長比較擔心,把“穩增長”看得很重。短期“穩增長”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打破可持續增長的掣肘因素,通過經濟轉型有效釋放巨大的增長潛力。同時,解決短期問題也需要從經濟轉型入手,立足2020年取得經濟轉型實質性進展這個中期目標,化解短期矛盾,實現標本兼治。
第二,潛在增長率與經濟轉型。潛在增長率主要取決于資源配置效率的最大化。當前,仍有不少重要資源尚未實現市場化配置,這不能不使潛在增長率大打折扣。就是說,討論未來的經濟增長前景,主要取決于經濟轉型與市場化改革的實質性破題。
當前,中國的經濟轉型與世界經濟格局變化交織在一起,相互影響明顯增強:一方面,未來幾年全球經濟仍將處于弱增長態勢,世界經濟格局仍在繼續尋找新的平衡,這會給中國經濟轉型帶來多重影響與沖擊;另一方面,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的經濟轉型與增長對全球經濟增長的影響日益增大。估計未來5年,中國經濟增長對世界的貢獻率將保持在25%—30%。
編輯:邢賀揚
關鍵詞:遲福林 經濟轉型 結構性改革 結構性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