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人物·生活>高端訪談高端訪談
丁亞平:中國主旋律影視創作的發展
長征等重大革命歷史題材新表現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苯衲辏侵袊まr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國內文藝界采取包括影視和展演等多種形式,表現長征那段革命的歷史,深刻領悟長征精神的歷史意義和時代價值,為走好新長征路注入新動力?!队率俊?、《第四道封鎖線》、《三軍大會師》、《毛澤東三兄弟》等有關長征題材的影視片,所展現的一段段歷史故事和一個個歷史人物,包括了真實、豐富、復雜的歷史敘事和相關聯的一眾歷史人物(包括作為特定對立面的歷史人物)。當下及近年來涌現的長征題材影視劇中包含的歷史詮釋和概念界定。這些作品努力讓敘述在必要時對故事重新編碼,于不經意間使觀者內在世界和強烈的情感得以浮現和突顯,在當代電影電視劇創作和論述對象上獲得突破,為中國當前電影電視劇重大題材創作開辟了新的道路。
電影、電視劇有自己的本性和崇高的使命,那就是要告訴人們一個真實的歷史和真實的世界,在真實的展示中顯現時代對真理的追求。
近年來,表現長征和紅軍的革命題材的電視劇并不少見。如2006年電視劇《雄關漫道》,2011年電視劇《戰地黃花》,2014年電視劇《領袖》以及2014年由小馬奔騰影視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出品的48集電視劇《十送紅軍》等,都是其中較為出色的代表作品。電視劇《十送紅軍》在央視一套首播,立即受到觀眾的歡迎。該劇播出三天便登上CSM全國網收視首位,在百度指數統計的搜索人群中,低于39歲的人群高達77%。這部電視劇由毛衛寧導演,佟大為和劉威等主演。作品篇幅比較大,它重點寫了十個故事,重點表現了十多個紅軍戰士,故事、人物各式各樣。劇中的十一斤,從一個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會的孩子,到成長為一個戰士。而中央縱隊給養隊的掉隊女戰士戴斕,因為怕在白狗子的隊伍中受侮辱,所以很殘酷地弄壞了自己的嗓子,而且毀了容,燙傷了自己。可是如果需要犧牲,需要維護紅軍和戰友,她也會毫不猶豫地犧牲自己。戰爭的殘酷、暴力并不能泯滅人性、信仰和尊嚴。
自2016年10月起,《紅星照耀中國》、《騾子和金子》、《紅旗漫卷西風》、《長征大會師》、《英雄后衛師》、《十個連長一個班》、《紅色護衛》、《我是紅軍》等一大批長征題材的電視劇陸續亮相熒屏。最新推出的《我是紅軍》、《騾子和金子》,以小人物的視角,講述底層人物加入紅軍隊伍并蛻變為真正的紅軍戰士的心路歷程,更真實而有個性化風格,頗具感染力,且有一定的突破意義。
2016年由八一電影制片廠和中影公司出品的《勇士》,在內容和形式上亦有所創新。此片由寧海強導演,聶遠、李學東、于小偉、宋佳倫等主演。影片以史實為基礎,采取系列化結構,寫紅軍長征途中強渡大渡河和飛奪瀘定橋的故事,作品中刻畫的個性化人物和所做藝術化展示,為人們回望那段光輝的歲月提供了生動的視覺再現。長征路上勇士們的大智大勇和生死挑戰,給人耳目一新的真實的感覺。其中,視覺特效的加入,為這部紅色影視作品注入生機與活力。影片在重點表現緊張的戰斗生活的同時,也將人物如何被引向革命道路,改造為一個個勇敢、頑強、豐富、偉大的革命戰士,成為一個個大寫的人,描寫得比較生動。片中,急行軍需要丟掉戰士身上的被子衣服干糧等,可是戰士非常質樸,不舍得丟棄,團長生氣而心疼。這樣的表現,頗具人性的真實。影片最后在橋上的戰斗場景將人與環境放到了極致的關系當中。敵人火燒鐵索橋上的木板,橋上頓時就是一片火海,槍林彈雨的畫面中是紅軍戰士敢打敢沖大無畏的勇氣和取得勝利的決心。
最近長征題材影視劇的集中出現,是一次很好的革命傳統教育,它們為我們提供了一個重溫歷史的機會。列寧說,忘記過去就意味著背叛,我們希望年輕一代不要忘記過去,但要讓他們不忘記過去,首先要讓他們了解過去,知道追求革命和真理的價值目標之所在。
“我們每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長征路。”過去革命先烈所做過的一切努力,包括長征這樣的壯舉,都可以而且應該通過作品把它記錄下來,作為歷史的見證和奔向未來的心靈的指引。長征的影視表達,融入當下時代存于心底的記憶,理性和情感,它們在記錄一個個震撼人心的歷史瞬間的同時,也使我們瞻望與反顧一代革命先烈的信仰和對未來的熾烈的向往。
長征等重大革命歷史題材創作,在一定意義上展現出了共同的精神底色。顯然,中國素有源遠流長的經世致用的歷史、政治文化傳統,作為有政策導航、經濟資助、專家指導、國家力量驅動的集體化創作,長征題材電影電視劇創作,激活歷史與記憶,積極“以史經世”以史觀今,回應當下中國建設現代民族國家的種種舉措,帶有強烈而微妙的政治取向和現實性。無論是以民族國家形式更為莊嚴鄭重地講述革命傳統,還是通過展現革命的真理性追求來為自身的合理性存在尋找歷史根據、歷史連續性,都會將變化描述為從黑暗走向光明的進步。
簡介:
丁亞平,中國藝術研究院電影電視藝術研究所所長、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影審查委員會委員。兼任中國傳媒大學影視藝術學院博士生導師。擔任中國夏衍電影學會副會長、中國電影評論學會副會長、中國藝術研究院學術委員會委員等。先后個人承擔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藝術學項目國家青年基金課題、國家年度課題、國家重點項目等,并獲國家和省部級各類獎項10余次?,F在擔任國家社科基金藝術學重大項目首席專家、《中國大百科全書》第三版影視學科主編。出版有個人專著《中國電影通史》(兩卷本)、《中國當代電影史》(兩卷本)、《藝術文化學》、《影像中國(中國電影藝術:1945-1949)》、《老電影時代》、《電影的蹤跡》、《影像時代(中國電影簡史)》等20余種,是《中國應用電視學》一書的作者之一,并曾主編《百年中國電影理論文選》(增訂本,三卷本)、《電影叢書》、《電視叢書》、《藝術館》叢書等多種,發表學術文章400余篇。
編輯:邢賀揚
關鍵詞:丁亞平 主旋律影視創作 主旋律 當代影視劇 國家形象構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