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人物·生活>秀·風采秀·風采
韋慧曉:從“學霸”到中國海軍首位女副艦長
特招入伍以來,韋慧曉4年半的軍旅生涯可以用兩個第一來概括:遼寧艦第一位女副部門長和中國海軍第一位女副艦長。
韋慧曉。 新華網 資料圖
2012年2月,35歲的韋慧曉從中山大學地球科學系博士畢業,成為我國首艘航母遼寧艦的一員。在這里,她從高校“學霸”成長為一名優秀的女軍官。
2015年4月,根據上級命令,她從遼寧艦調到某新型導彈驅逐艦擔任實習副艦長,邁出“到部隊后成長的關鍵一步”。就在幾個月前,她剛剛通過獨立操縱考核,成為中國海軍第一位女副艦長。
中大博士自薦成為航母女軍官
按照海軍的培養模式,要成為副艦長,首先要經過軍校的專業學習,畢業后分配到艦艇上經過層層考核。
但韋慧曉的成長路徑有所不同。本科在南京大學讀大氣科學,畢業后進入華為公司從事行政工作,碩士和博士在中山大學讀地球科學,其間曾赴西藏支教、到北京當奧運會志愿者,她的人生之路充滿了跨越和精彩。
讀博期間,參軍的念頭逐漸在她腦海中清晰起來,而且帶著一種時不我待的緊迫感。按照規定,博士畢業生入伍年齡一般不超過35周歲,她在一天天逼近實現夢想的最后期限。
就像支教和做志愿者,韋慧曉希望能夠投身到一項神圣的事業中,“盡自己的一分力量”。參軍就是這樣一件事。高考填志愿時,這個來自廣西百色的壯族姑娘在“提前批”志愿一欄,鄭重填上國防科技大學,結果“人家在桂林和柳州就招滿了”。這一次,她決定不再讓機會溜走。
2010年10月底,她給海軍首長寄出一封厚厚的自薦信,表達想成為一名現役軍人的愿望。“生命里有了當兵的歷史,一輩子也不會感到懊悔,而且也必將是我此生最值得自豪的歷程。”她寫道。
實際上,為了穿上軍裝,她在兩年前就開始了有計劃的體能訓練。先是每天跑四五公里,一年后增加到10公里,“把運動當成和吃飯睡覺同等重要的事情來做”。
自薦信寄出后,韋慧曉做好了“打持久戰”的準備。沒想到,3天后她就收到了海軍有關部門的電話。半個月后,海軍方面派人到學校考察,了解情況后為她提供了3個選擇,其中包括當時正在組建的航母接艦部隊。
聽到航母兩個字,韋慧曉的眼神一下子亮了。沒有任何猶豫,她選擇了這項“與民族崛起緊緊相連”的事業。
“強烈地感受到自己的使命”
直到2012年2月底報到,韋慧曉才意識到,與滿腔的熱忱相比,她對這支部隊的了解少得可憐。在她的想象中,他們應該住在岸上的宿舍樓里,實際上,由于當時航母還在建設中,大家全都住在旁邊的生活保障船上。
沒有宣誓,也沒有授銜儀式,韋慧曉坐在一群參加集訓的軍官中間聽課,心想“這就算入伍了”。第一次作自我介紹,她習慣性地向臺下鞠躬,直到部門長糾正說應該敬禮,她才意識到自己“已不是其他身份了,要抓緊進入角色”。
在生活保障船上,每次吃完飯,韋慧曉都會特地從餐廳繞到船尾,只為多看一眼航母。一次課上,教員放了一段網友自制的航母視頻,“很粗糙”,她卻禁不住落淚了,因為“強烈地感受到了自己的使命”。
3月中旬,她終于登上了每天行注目禮的航母,進行熟悉艙室的訓練。從初中開始,韋慧曉就喜歡參加定向越野,“穿越在山林中,看別人看不到的風景”。對她來說,在偌大的航母船體上找到生活和工作的艙室,就像定向運動一樣過癮。
她的戰位在駕駛室,從住的艙位到駕駛室最快5分鐘。熟悉艙室考核時,要求30分鐘內找到10個分布在全艦不同部位的艙室,她只用了19分鐘。
在此后的一個多月里,韋慧曉開始學習航海,跟隨航母出海航行,并第一次見到黃色涂裝的殲-15繞艦飛行,“很有戰斗的感覺”。
2012年10月,韋慧曉被任命為航海部副航海長,成為航母上第一位女副部門長。命令到時,韋慧曉正在大連艦艇學院參加培訓。在航母任職的38個月里,她有20個月在院校學習。
“佩著少校軍銜,但資歷章只有一排。”大連艦艇學院學員魯苗濤注意到了這位經歷特殊的少校,并邀請她到學員隊交流。交流中,35歲的韋慧曉提到自己的3000米成績不太理想,并向這群20多歲的學員下了挑戰書。
“5年后肯定超過你們!”這句話讓魯苗濤印象深刻。從那以后,他幾乎每天都能看到這位少校在操場上跑步,“感覺有一種信念支撐著她”。
編輯:邢賀揚
關鍵詞:韋慧曉 學霸 中國海軍 首位 女副艦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