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人物·生活>聚·焦點聚·焦點
張維為:從中國文字看文化自信
近日,著名國際關系學者、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院長張維為教授應邀做客人民日報社“人民講堂”,作題為《全球視野下的中國道路與文化自信》的主題演講。張維為認為,文化自信的議題很大,可以從一個較小的角度切入——中國的文字去觀察體會中國人的情感和自信。
人民日報社研究部 杜新軍 攝
張維為教授在演講中談到,自己有多年的留學經歷,走訪過一百多個國家,他發現中文與西方文字有一個巨大的差別,就是詞匯的量。漢字在實際運用中對詞匯量的要求不是很大,漢語只要掌握3000個核心漢字就可以讀書看報,而這3000來個字可以組成千上萬個詞語。然而,類似于英語這樣的歐洲語言就大不一樣,它的詞匯量非常大。在英語專業有個不成文的說法,掌握2萬個單詞后再看《紐約時報》否則老是要查字典。漢語還是一種尋求共性的語言,比如從部首偏旁來看,它把有共性的概念組合在一起,和水有關的“江河湖海洋”都有三點水偏旁,和金屬有關的 “金銀銅鐵錫”都有金字偏旁。而英文等其他歐洲語言與漢字大徑相庭,每一個事物都要找到專門的詞匯去形容。語言側重共性與個性,孰好孰壞不去評判,兩種文字可能各有千秋,但是從兩類文字的比較中可以發現不是我們在描述語言,而是語言在描述我們。中國人口眾多、幅員遼闊,如何才能治理好?我們文字中尋求共性的特點,其實就包含了治國理政的基本道理,即尋求共性,求同存異。
此外,中國文字是在數千年過程中發展起來的,我們有一個詞叫“民意”,又有一個詞叫“民心”,看著相近,實際上兩個詞是大不一樣的。在我們現在處于微博、微信時代的“互聯網+”時代,同樣一個消息,一個小時前后卻可以大不一樣,換言之,“民意”可能隨時發生變化。但是“民心”卻是相對穩定的,它反映的是一個民族的根本利益,它不可能變來變去,所以中國人說“得民心者得天下”。可以說,中國古文字治國理政的哲學里一切都是以民心為基礎的。
我們的文字中還含有中國人的信仰。張維為舉例到,只要掌握基本的成語,做人的道理都暗含其中,比如與人為善、自食其力、勤儉持家、尊老愛幼、好學不倦、自強不息……我們數千年的文化積累都可以在成語中體現。同時,站在深層次的文化視野下看中國文字,它特別偏愛三種品質,這也構成了中國人的三個特點:一是勤勞,走遍天下,中國人最勤勞;二是向上,從我們民族到我們每一個個體,絕大多數都希望改變自己的命運;三是總體的平和,即不崇尚暴力。這是我們民族的基本面,過去30多年中國迅速崛起,離不開中國人的這些文化特質。我們是一個有深厚文化底蘊的民族,即使現在一些人的素質存有各種問題,但只要激發出我們的文化底蘊,許多問題可以逐步解決。
最后,張維為談到了漢字“既古老又現代”的問題。中國漢字巨大的優勢就是高度凝練和緊湊,這從翻譯聯合國憲章中可見一斑,中文本比其他語言的文本短很多,中文可以做到字數少且“信雅達”。今天,小小的手機什么都能做,而同樣的事情用歐洲語言寫起來就冗長繁復。我們今天能在世界范圍內引領移動互聯網浪潮,和中國文字的這個特點有關,過去曾有人質疑漢字難以適應現代化,現在漢語不僅適應了現代化,而且還展示出其獨特的優勢,看來是歐洲語言應該與時俱進了。
編輯:邢賀揚
關鍵詞:張維為 中國文字 文化自信 中國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