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驅逐”中國學生幫得了英國就業嗎?
留學生給英國帶來了175億英鎊的收入,但在英國主要政黨間的政治競爭中,國際教育政策又經常成為試金石,因為與國內教育政策相比,拿國際教育政策開刀的政治風險更低。
近日,由于被英國移民局取消了參與“國際學生實習計劃”的簽證擔保資格,257名中國留學生將被迫在60天內離開英國。移民局理由是該計劃對英國本地勞工市場產生了一定沖擊。
在西方發達國家,國際教育政策是一個很復雜的話題。一方面,它既有經濟性,又有政治性。在英國,國際教育已成為一種產業,而其中75%的教育貿易收入來自于外國留學生。自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的留學生收費政策,不僅大幅度緩解了英國政府的財政緊張狀況,而且有效地提升了英國大學的綜合實力。
2011年,留學生給英國帶來了175億英鎊的收入。但與此同時,在英國主要政黨間的政治競爭中,國際教育政策又經常成為試金石和風向標,因為與國內教育政策相比,拿國際教育政策開刀的政治風險更低、政策緩沖余地更大。
另一方面,國際教育是個大市場,在該市場的份額占有情況,是一個國家經濟競爭力、政治影響力和文化軟實力成長的縮影。
為此,幾十年來,市場化的國際教育政策逐漸成為英國主要政黨間的共識——減少干預、促進增長、反哺經濟、提升實力。由于政府措施得力,英國國內大學教育和國際留學生教育形成了良性循環。據統計,每年有將近50萬的外國留學生在英國學習,僅次于美國。本案中這種提供一年實習簽證的“實習計劃”,也是英國政府為吸引更多外國留學生而采取的舉措之一。
但在當下反全球化浪潮高漲的背景下,這些政策共識遭遇了不小的挑戰。首先是利益調適問題。國際教育產業的發展,為英國提供了豐富的人才資源。這些人才,是英國保住技術競爭優勢和提升經濟發展后勁的生力軍。這一過程中,受益最大的是本地企業和有產階層。為外國留學生延長居留時間、提供就業便利的各種政策,對于本地藍白領中產階層來說,相當于“超國民待遇”。
而對外國留學生群體的管理,有同樣的麻煩。就此,英國政府也已經糾結了好多年。脫歐派在公投中取勝之后,英國社會必定要經歷大規模、長時間的利益調整和政策洗牌。脫歐、留歐兩派之所以那么激烈地爭斗,是因為背后都有巨大的利益捆綁。此次中國留學生被“驅逐”事件,只是這一復雜過程中較為顯見的一環而已。
其實,關于應不應該促進國際教育產業發展的問題,在英國國內爭議不是那么大。畢竟,經濟紅利明擺著。如果按照“全額成本學費”方式計算,英國大學對外國留學生的收費最高可達本地學生的4倍。英國政府后來出臺的一些專門性的獎學金計劃,主要動機依然是吸引更多的外國留學生,平息一下外界關于“教育公平”問題的質疑。再說,吸引國際人才、提升國家競爭力,是每一個國家都想要的。只不過在民族主義、民粹主義和保護主義皆有所抬頭的英國,彌合國內利益和價值分裂才是緊要問題。拿外國留學生開刀,雖聽起來“有理有據”,但實際是把雙刃劍,產業工人未必就能成真正的受益者。
□史澤華(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關系學院副教授)
編輯:劉文俊
關鍵詞:英國 留學生 離開英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