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12屆全國政協雙周協商座談會>十二屆全國政協第四十七次雙周協商座談會 十二屆全國政協第四十七次雙周協商座談會
全國政協“大力加強科普教育”雙周協商座談會發言摘登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原所長黃力:發揮科技人員在科普工作中的主力軍作用
科學家需要探索未知、創造新知識,同時還應該向社會傳遞自己對科學探索的熱情以及獲得新發現時的興奮,構筑科學與社會之間的橋梁。關于如何發揮科技人員在科普中的作用,有三點建議:
一、 強化科技人員的科普責任意識和自覺性。通過宣傳教育、上崗培訓、榜樣示范,增強科技人員參加科普活動的使命感、榮譽感和責任意識,真正使科普成為科技人員樂而為之的自覺行為。資助科研項目時,應鼓勵科技人員開展與項目相關的科普活動。對于有科普內容的研究項目,可提供少量科普延伸經費。另外,將科普納入科技評價體系,在制度上體現對科普工作的重視。
二、 發揮科技人員在中學生科學素質教育中的獨特作用。科研機構和大學在條件許可時應向中學生開放實驗室,讓他們利用課余和假期,在科技人員指導下開展科學實踐,體驗科學研究,培育科學精神。在王綬琯、錢學森等前輩科學家倡議下成立的北京市青少年科技俱樂部在這方面做了很好的嘗試,成立17年來,幫助1500多名中學生在北京市科研機構和大學的實驗室開展科研實踐。如今,不少早期學生已經在國際學術舞臺上嶄露頭角。
三、 鼓勵退休科技人員參加科普。很多退休科技人員對科普工作有熱情,可自由支配的時間也多,是科普工作可以利用的重要力量。建議采用俱樂部、活動中心等形式,組織退休科技人員開展科普活動,國家給予必要的經費支持。
全國政協委員,武裝警察部隊后勤部副部長兼總醫院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鄭靜晨:繁榮科普創作 激發大眾興趣
近年來,科普創作表達形式日益豐富,微博、微信、微視頻等新媒體作品涌現,形式更加受到老百姓歡迎。科普創作中普遍出現的一些問題有:一是我國專業科普作家奇缺,無法請到專業作家參與創作;二是臨床醫生因工作繁重,沒時間寫醫學科普作品。科普作品不算學術成果、寫出來沒人出版,因而不愿寫;三是文學基礎不足,不會寫等。因此,建議:
一、 創作人員方面,鼓勵科技人員參與科普創作比培養專業寫手更重要。設立國家科普創作基金,將科普納入主流評價體系,鼓勵引導一線科技工作者進行科普創作,重點支持優秀原創作品以及重大科技成果普及。
二、 創作模式方面,加強與新媒體融合發展比深挖文字作品更重要。推動科技人員和文藝工作者跨界合作,運用動漫、3D、視頻等形象化表達方式,把深奧問題講清楚、說有趣。
三、 作品內容方面,激發大眾追求科學的興趣比講授知識更重要。新時期科普創作重心應轉移到科學思想啟蒙上,不僅把已有知識、現成方法講清楚,更應去提問現象背后的原因和難點,激發大眾對科學的求知欲和探秘感。
四、 作品形式方面,潛移默化的熏陶比大塊時間做科普更重要。新聞、電視劇、廣播中軟植入的科普作品,往往更加生動自然,應營造柔性的科普氛圍,引導大眾融入科學、善用科普。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出版集團公司副總裁,中國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濤:出版業在科普工作中大有作為
出版社和期刊社作為社會科普工作的重要平臺,應該為提高全國青少年科普水平發揮作用。
2015年全國圖書零售市場中,少兒科普類圖書市場同比增長超過50%。由此可見,少兒科普類圖書的閱讀需求較為旺盛,出版業在科普工作中還有作為的空間。但是,跟風出版、重復出版現象嚴重,創新能力不足。為此,建議:
一、 建立科普出版的準入機制。科普出版有著很強的專業性,應該仿照地圖、辭書等出版物資質審批的先例,實施科普出版準入機制,并加大質檢力度。
二、 加大對科普創作、出版的資金支持。建議單獨設立或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出版基金等現有資金中,設立專項資金加大扶持優秀原創科普著作及出版力度。
三、 建立出版單位與科普作家的交流平臺。目前優秀科普作家、科普出版單位存在信息不對稱、原創乏力的現象,建議由相關部門組織科普創新論壇、優秀科普圖書展等活動,搭建出版與科學家、科普作家的溝通平臺,恢復和發揚科學大家寫科普的傳統。
四、 加強科普閱讀工作。建議從頂層設計科普閱讀工作,出版社、圖書館、科技館、博物館、學校、社區等單位通力合作,形成全社會推廣科普閱讀的良好氛圍。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科普 科學 教育 普教 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