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12屆全國政協雙周協商座談會>十二屆全國政協第四十五次雙周協商座談會 十二屆全國政協第四十五次雙周協商座談會
全國政協“加快推進品牌建設”雙周協商座談會發言摘登
全國政協委員、上海市政協副主席王志雄:加強制度創新推動品牌建設
目前我國品牌建設存在六個方面問題:品牌質量不夠高,品牌的意識不足,品牌培育不夠,品牌保護不嚴,品牌評估不定,品牌制度不全。從以上問題看,品牌建設需要質量為本、意識為先、培育為重、保護為要、評估為準、制度為綱,所以它是微觀見諸于宏觀的系統工程。從政府角度抓這個事,還要從制度創新上著手。總體戰略分為四個方面:品牌建設工作應該納入國家創新體系和國家工業產業的升級體系中;抓緊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要建立品牌建設的創新機制;政府要加強政策支持、法律保護。
具體政策則分為四個方面:一是品牌保護方面。要實行產權侵權的被告舉證制度,加大知識產權法院的建設和法官專業的培訓,統一對不同所有制、不同區域、不同國家的品牌保護原則;二是支持政策。對于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和核心價值的品牌,應該享受各級政府鼓勵創新和轉型升級的產業政策。優先發展裝備工業和高級技師的隊伍。對優秀品牌所需要的質量環境的改造要給予財政資助;三是“三個結合”,結合“雙創”活動,鼓勵個人和家庭自創,結合國資改革,盤活和振興傳統品牌,結合“走出去”,暢通國際品牌合作的通道。四是加大服務,建立政府指導下的社會化、市場化的品牌服務體系,完善品牌評估的質量標準體系,探索建立社會主辦、行業自律、市場驗證、政府監督的品牌評估機制。
全國政協委員、中紀委駐農業部紀檢組原組長、中國優質農產品開發服務協會會長朱保成:培育好、建設好、保護好農業品牌
剛剛結束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強調,要提高農業供給體系質量和效率,使之契合消費者需要。我體會培育好、建設好、保護好農業品牌,對加強農業供給側改革意義重大。為此,建議:
一、 加強農業品牌頂層設計和制度安排。近年來,以“三品一標”(注: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和農產品地理標志)為代表的品牌發展取得了積極進展,但依然存在法律法規不健全、品牌主體不強、區域品牌理念尚未普及等問題。因此,建議把農業品牌建設放到更高的層面,加強頂層設計和制度安排,并研究出臺相關制度政策。
二、 加強質量安全管控。安全放心的品牌農產品是“產”出來的,也是“管”出來的。要以實施品牌戰略為契機,建立一套完整的符合市場規律、弘揚品牌價值的標準體系、認證體系及監管追溯體系,提升政府公信力,增強消費者信心。
三、 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和市場監管。農業的非標準性、同質性等特點,使得保護工作困難重重。因此,要下更大力氣保護以農產品地理標志為代表的農業知識產權,以提升農產品競爭力。要不斷加大執法力度,嚴格依法依規打擊生產銷售假冒偽劣品牌農產品的行為,凈化農產品市場。
四、 加強農業品牌的公益宣傳。農業品牌相對其他品牌具有公益性、弱質性和特殊性,農業品牌主體相對較弱,對品牌的營銷推廣能力有限。因此,建議政府加強農業品牌的公益宣傳,讓優質放心品牌提高市場知名度,在保證消費安全的同時,推動農業供給側結構轉化升級。
全國政協委員、北京一輕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奇:多管齊下讓假冒山寨行為無處遁形
“假冒山寨”無品牌、無創新能力、低成本擴張的無序發展,不僅導致產能過剩,還造成市場混亂,削弱創新動力,破壞品牌建設生態環境。其產生的主要原因有:一是違法成本低,處罰力度輕。二是制度和執法體系有待完善。管理部門交叉,影響執法效率;“誰申請誰受益”專利保護原則不利于保護專利原創等。三是政府在品牌建設中的主導作用發揮不夠。對知識產權保護和品牌建設認識不夠,輕原創而重引進;對山寨、侵權等行為存在地方保護主義。對此,建議:
一、 重塑“尊重原創、抵制假冒”的價值觀,打破地方保護主義,鏟除假冒山寨違法行為滋生的土壤;盡快出臺“國家品牌戰略綱要”,各級政府發揮促進企業品牌建設的主導作用,拿出支持品牌建設的獎勵措施和財稅政策。
二、 完善立法,嚴厲執法,降低維權成本,提高違法代價。當前形勢下應重拳出擊,從重處罰;減低案件立案標準,加大刑事追責。
三、 大力鼓勵有管控能力的、品牌化的商業連鎖系統加快拓展,收編、壓縮自由批發市場和零散店發展空間,斬斷假冒山寨產品銷售渠道。
四、 建立大數據管控系統。減少因信息不對稱而產生的審批蒙混過關和誤導消費,讓假冒山寨行為無處遁形。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品牌 建設 企業 國家 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