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學霸市長”倒下沒有新故事
經遼寧省委批準,遼寧省紀委對撫順市委原副書記、市政府原市長欒慶偉涉嫌嚴重違紀問題進行了立案審查。欒慶偉在大學校園里度過了近20年時光。從大連理工大學畢業后,他留校任教,并最終成為該校管理學院教授、博導。至今在各大學術期刊上,還能檢索到欒慶偉發表的論文,由他編寫的教科書,多年來被各所高校采用。在博士市長、碩士市長已司空見慣的背景下,撫順市長欒慶偉依然被媒體封為了“學霸市長”。(11月23日《現代快報》)
能夠如欒慶偉這樣稱得上是學者型的官員,時下已經不算少數。較之于一些早就露出馬腳的出事官員,這類官員的“倒下”,往往難免讓人產生更多的惋惜之慨。原因無他,有著高學歷和被看好的升遷前景,一般令這些官員能夠獲得更多的信任和好感,所以“東窗事發”讓人相對更意外。然而,隨著諸多被看好的“學者型”或個性官員的倒下,對這類現象的反思,恐怕就不能再止于個人層面,他們為何也會與其它官員“殊途同歸”,他們的倒下與其經歷和身份之間有到底有著怎樣的聯系?都值得好好剖析。
這方面,欒慶偉應該是一個頗具代表性的例子。2002年,欒慶偉調任大連市信息產業局,成為主持工作的副局長,一年后正式成為局長。這一直接從從副處邁上副廳的晉升之步曾在當地一度引發不小的爭議;而因為要引進一家大型的國際公司,身為大連市信息產業局局長的欒慶偉,可以直接對其他局長發號施令。這些細節很難不讓人聯想,欒慶偉的最終“倒下”,與這種打破常規的升遷和不一般的地位,難道真的沒有某種隱蔽的關聯?
事實上,落馬前在當地“權力很大,是個炙手可熱的人物”的欒慶偉,早已露出問題跡象。如去外地出差時,他通常入住五星級酒店,搭飛機都是頭等艙,“明顯超過對應的標準”;此外,欒慶偉在用人導向上問題不小,“他喜歡提拔與自己有過工作交集的人”。至此可以說,學者型官員欒慶偉與一般出事官員的墮落軌跡其實已經無二致,他的倒下也沒有新故事可言。而這樣的墮落,除了個人的原因之外,“學霸官員”的頭銜和美譽,并由此獲得的可能突破底線的權力關照,恐怕扮演了某種“加速度”的角色。
是的,權力的腐蝕從來就不相信“奇跡”,不會受官員形象的影響,而只與權力所受到的監督程度有關。回過頭來看,欒慶偉的成長經歷和高學歷背景,不但未能令其創造“奇跡”,相反囿于學者型官員的光環,令其在腐敗之路上走得更快、更遠。就此可以說,是一套不嚴格的權力監督體系,讓昔日的明星官員發生了“質變”。不可否認,相較于一些本就受到質疑甚至有著另類外號的官員,“學霸市長”、“專家局長”等稱號能夠帶給公眾以好感和相對更多的信任。然而,一旦缺乏有效的權力制約和制度監督,這些所謂的頭銜與美譽,就很可能成為一種蒙蔽。
從對權力人物個人道德意志和人格魅力的迷信,到逐漸認識到“絕對的權力導致絕對的腐敗”,這個過程體現了社會在權力認知上的進步。甚至人們已經越來越認識到,一套有效的權力監督體系本身就應該建立在基于對于權力的不信任之上。而在現實中,無論是如欒慶偉這樣的學者型官員,還是一些具備突出能力的年輕官員,他們被超越常規的提拔或重任,是否嚴格遵守了相關規則,又是否與權力監督的強化保持了同步,仍是一個值得反思的問題。
權力人物個人的道德意志是靠不住的,其成長經歷和教育背景更不必然能夠決定其權力的行使是否規范。在這個意義上說,打破對于權力的道德想象,不為官員的外在形象所迷惑,權力監督不為“學霸市長”遮望眼,依然是我們需要繼續加以確認的現代權力觀,是建立完備的權力監督體系的觀念需要。(朱昌俊)
編輯:劉文俊
關鍵詞:“學霸市長” 欒慶偉 貪污腐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