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守護鄉愁 留住“活著的文化”
最近幾年,“鄉愁”成了新聞熱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變得熱門。然而,究竟什么是鄉愁,“非遺”要怎么保護,似乎并沒有統一認識,實踐中,甚至還存在著脫離文化本源的做法。
曾有一個村子要搞鷹獵文化節,鄉領導指示在村口搭門迎客,堅持將新門涂成鮮紅的“喜慶”顏色。實際上,鷹天生怕紅,鷹眼里的紅色是火焰。紅門豎起,鷹根本不肯飛出。不了解民俗和非遺的文化內涵,只從現代人的直觀感覺出發粗暴干預,一定會走向“死路”。
還有一個村子,有一個潭,當地干部為了增加知名度,非讓導游員說:“該潭是七仙女的兩滴眼淚,一滴滴在臺灣,形成日月潭,另一滴滴在了我們這里,形成了此潭。”稍有常識的游客聽了,都啼笑皆非。不去挖掘屬于該村、該地、該景的本文化,而把一些一般性的歷史知識、概念隨便拿來,則是把古村本有的“活路”給堵死了。
還有許多地方,把村落的保護與開發權轉交給開發商,商業資本進入后,要么簡單地從消費角度肆意毀壞傳統,要么簡單地從網絡下載一些通行的所謂保護方法。這樣“再生”的古村,看上去仿佛也有一定的欣賞價值,真正走進去,就會發現那只是披著空殼的建筑群,傳統文化已經死去。
只有保護好村落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村落才能在文化層面活著。活著的文化包括物質和非物質,物質的房舍、住宅、院落、古井、墳地固然重要,而發生于這些物質的存在中的記憶、習慣、儀式、信仰等傳統則更加重要。保護古村的重要做法和著眼點,就是重點保護曾經發生過并綿延至今的傳統。生活不是被設計的,它總是存于自生自長的本土文化之中,保持了這種活態,古村文化就有無盡的生命力。
人類重新關注自然和保護傳統,恰恰是工業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自然需要。流水化、同一化的工業生產,阻斷了人與自然的接觸,也遮蔽了個體差異性的生長空間。因此,未來的傳統文化保護,恰恰要突出復雜的個性本身。其實,每一處鄉土,都有一個只屬于自己的永恒追求。保持每個村子的個性,就是在給村子尋找“活路”,而引路者,就是那些生于斯長于斯的傳承人。
前不久結束的全國政協第四十二次雙周協商座談會,把“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與保護”作為主題。與會委員特別提到“傳承為重、關鍵在人”,可謂牽住了問題的牛鼻子。不可否認,很多記憶中的村莊已經面目全非,但只要人還在,傳統文化就沒有徹底丟掉根莖。現在要盡快把村里老人、手藝人以及有特殊經歷和貢獻的人的口述史留下。只要我們加強保護,讓人更多發揮作用,傳統文化完全可以在新的時代恢復活態。
鄉愁是一種記憶。人的成長不可逆,人的思想卻能延續。守護鄉愁,先要留住“活著的文化”。本村本土真實的村落文化,會喚起離家人的真實記憶,人們通過享受、感悟、認知,又會吸引更多的人走進這種文化,得到新奇、收獲和信念。這,才是鄉愁帶給我們的最大力量。
(作者為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副主席、中國傳統村落保護與發展學術委員會委員)
編輯:劉文俊
關鍵詞:守護鄉愁 “活著的文化” 非物質文化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