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爽夜夜高潮高清视频,久99久女女精品免费观看69堂,日韩精品不卡在线高清,91精品啪国产在线观看

首頁>人物·生活>聚·焦點聚·焦點

田雪原:推動中國特色人口學繁榮發展

2019年12月24日 11:30 | 作者:田雪原 | 來源:人民日報
分享到: 

作者:國家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 田雪原

新中國成立70年來,我國人口學取得前所未有的發展成就。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按照立足中國、借鑒國外,挖掘歷史、把握當代,關懷人類、面向未來的思路,推動中國特色人口學繁榮發展,是我國人口學者的光榮使命。

我國人口學發展歷程

我國作為世界文明古國之一,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很重視人口問題。在其后長達2000多年的封建社會中,“多子多福”的生育觀念傳承下來,并成為歷代與人口相關的法規、政策、文獻等的主基調。在新中國成立之前,我國未能產生真正意義上的人口學家,相關論著也沒有成為相對規范的人口學學術著作。

1949年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人口學發展可分為改革開放前后兩個時期。改革開放前,面對人口迅速增長、人口問題日益顯現,上世紀30年代前后出現的社會學派人口節制主義再度興起,于50年代中期發表控制人口增長、“適中人口”論等幾篇(部)論著。不過最具影響力的,還是馬寅初于1957年發表的《新人口論》。該書論證了人口增長過快與資金積累、勞動生產率提高、科教事業發展、人民生活改善、人口素質提高、現代化建設等的矛盾,力主控制人口數量和提高人口質量。但受“左”的思想影響,在實踐中,人口越多生產就越多、積累就越多、發展就越快的觀念長期流行,導致人口過度膨脹,人口問題日益突出。

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和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重新確立,激發了我國人口學的發展活力。我國人口學抓住改革開放機遇,蓬勃發展起來。改革開放初期,我國人口學界以正確認識馬寅初新人口論為契機,糾正長期存在的“人口越多越好”論,為后來人口學的發展奠定基礎。1980年,中共中央發出《關于控制我國人口增長問題致全體共產黨員、共青團員的公開信》,提倡一對夫婦只生育一個孩子。同年,聯合國人口基金(UNFPA)啟動包括人口學研究在內的對華援助,掀起“經濟要上去、人口要下來”和計劃生育基本國策研究熱潮。人口研究機構如雨后春筍般建立,全國各類人口研究機構達到10多家,科研人員成倍增加,科研成果大量涌現。

20世紀90年代后,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人口數量、素質、結構呈現新態勢。1997年國際人口科學聯盟(IUSSP)第二十三屆國際人口科學大會在北京召開,全國社會科學規劃領導小組將人口學單列為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資助學科,人口學研究尤其是具有邊緣、交叉、綜合性質的人口發展戰略、人口年齡結構變動與經濟增長、人口城鎮化與經濟轉型升級等研究活躍起來,取得一批質量較高的研究成果。

進入21世紀,面對勞動年齡人口占比達到峰值后開始下降、人口政策調整啟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等新態勢,人口發展戰略與政策調整、適應高質量發展要求全面提升人口素質、人口與可持續發展研究等持續升溫。與此同時,人口學基本理論研究也得到加強,國內外學術交流不斷擴大,呈現規范化發展新氣象。

我國人口學研究成果斐然

改革開放后,我國人口學研究得以恢復并不斷向前發展。一方面,人口學基本理論研究收獲新成果,出版了《人口學教程》(2000年)、《人口學》(2004年)、《人口資源與環境經濟學》(2011年)等專著。這些成果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注重吸收借鑒國際研究成果,結合中國實際研究新問題,作出創新性研究。另一方面,我國學者立足國際學術前沿,從我國實際出發,圍繞人口統計學、人口老齡化、人口發展戰略、人口政策、人口流動與城鎮化、婚姻與家庭、人口健康等重大現實問題開展創新性實證研究,取得突破性進展。

在人口發展戰略研究方面,從人口多、生產力不發達的基本國情出發,提出和論證將控制人口數量、提升人口素質、調整人口結構結合起來的人口發展戰略:第一步以人口數量控制為重點,第二步以人口素質全面提升為重點,第三步以全方位適度人口為重點,推出了理論聯系實際的多項研究成果。

在人口政策研究方面,上世紀80年代,我國學者分析論證了實行一對夫婦生育一個孩子政策的可行性。此后,學術界根據人口形勢變化,圍繞優化人口政策進行深入研究。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果斷決策,于2013年實行單獨二孩政策,2015年出臺全面二孩政策。實踐證明,這樣的政策調整既符合現實國情,又有利于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對新時代人口政策和社會經濟發展具有重大積極意義。

在人口老齡化和養老保障改革研究方面,自2000年以來,我國已開展四次“中國城鄉老年人生活狀況抽樣調查”,第四次調查是全球有關老年人口最大規模的調查,取得第一手系統完整的數據資料。學術界根據調查數據,深入研究我國人口老齡化趨勢、特點和應對之策,發表大量論文、報告和專著,提出并闡釋建立社會養老、家庭養老、自助養老“三位一體”養老保障體系。倡導積極老齡化,推進養老體制改革,促進國際學術交流,發揮理論前瞻性研究和學術咨詢作用。

在就業和人口紅利研究方面,我國學者較早關注到生育率下降引起的勞動年齡人口占比上升、社會撫養比下降即人口年齡結構變動的“黃金時代”,對這一階段的就業和人口紅利進行了比較深入的研究。隨著就業和人口紅利研究不斷深化,我國學者對勞動在國內生產總值增長中的貢獻給出科學測評,為以人力資源開發支持社會經濟持續快速發展提供了理論依據。

在人口流動和城鎮化研究方面,重點是破解城鄉二元結構下人口流動難題,分析預測城鄉人口變動和城鎮化發展趨勢,闡釋推動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促進農業轉移人口落戶城鎮的思路和決策選擇。

在全面提升人口素質與經濟高質量發展研究方面,重點研究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人口需求,認識和擺正體能健康素質、智能科教素質、精神文明素質之間的關系,強調體能健康素質是基礎、智能科教素質是關鍵、精神文明素質是保障。適應新時代發展的新要求、新特點,深化全面提升人口素質的研究。

在人口與可持續發展戰略研究方面,提出人口與可持續發展的理論框架,論證人口與資源可持續發展是基礎、人口與環境可持續發展是最終目標、人口與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是“推進器”和“調節器”,強調立足人口變動和發展確定可持續發展的宏觀思路和政策選擇。

以學術創新推動中國特色人口學繁榮發展

我國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國,又是發展最快的發展中國家。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總結豐富多彩的實踐,堅持實踐—理論—實踐的創新路徑,促進理論升華,是我國人口學創新發展的必由之路;以學術創新推動中國特色人口學學科體系建設和繁榮發展,是我國人口學創新發展的基本立足點。

著力創建中國特色人口學學術體系。創建中國特色人口學學術體系,必須深刻認識新中國成立70年來已經形成的規范化人口學框架和理論,認識到“特色”是在“一般”基礎上的發展和升華。發展人口學、建設中國特色人口學學術體系,是在借鑒國內外已有研究成果基礎上凸顯中國特色的學術發展,要注重融入經過實踐檢驗、影響未來人口變動發展的新元素,如人口與資源環境可持續發展等。

在交叉研究中增強人口學理論厚度、補齊研究短板。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學科交叉研究迅速發展,這在人口學領域表現得尤為突出。當前,我國經濟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適應這一要求,應在人口學研究中加快促進學科交叉研究,把研究重點轉到以提升體能健康素質、智能科教素質、精神文明素質為主的全面提升人口素質上來。此外,還應加強老齡化與養老保障改革、人口流動與新型城鎮化等研究,加快補齊研究短板。

編輯:董雨吉

關鍵詞:人口 人口學 發展 研究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