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人物·生活>聚·焦點聚·焦點
賈晉京:G20中國方案值得期待
作者: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院長助理 賈晉京
世界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在大阪創造世界未來”,這次二十國集團峰會(G20)的宣傳口號,反映出與會各方對單邊主義和保護主義嚴重沖擊國際經濟秩序形勢的關切,對凝心聚力拉動世界經濟、改善全球治理的期待。長期以來,中國為促進世界經濟增長、完善全球治理、應對風險挑戰作出重要貢獻,展現了負責任大國的擔當。
“期待習近平主席出席峰會,期待中國在峰會上繼續發揮引領作用,推動各方就一些全球性問題的解決達成一致。”日本前經濟產業省官員、智庫大和總研特別研究員藤原正彥說出了很多人的心聲。中國方案值得期待。
市場是中國經濟的雄厚能量。2018年,中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比上一年增長9.0%,超過38萬億元,按當年人民幣兌美元平均匯率計算,約折合5.75萬億美元,是世界最大消費市場之一。中國市場保持著強勁增長動能,僅每年新增的銷售額就超過5000億美元,大約相當于一個人口4000萬左右發達國家的總體市場容量。巨大的市場來自中國擁有全球規模最大、成長性最強的中等收入群體,人數超過4億并且還在快速增加。而中國人購買力持續增強的重要動力,則是人口城鎮化進程。改革開放之初的1978年,中國的人口城鎮化率僅為17.9%,而2018年則達到59.6%,這意味著40年間中國有超過7億人“進城”。城鎮化進程帶來巨大的現代化消費需求,而未來15年左右,中國還將有至少2億人要“進城”,助推中國市場保持較快增長。
基建是中國經濟的強大支撐。截至2018年底,中國高鐵運營里程超過2.8萬公里,占世界高鐵里程的三分之二;中國高速公路通車里程超過14萬公里,大于地理面積與中國有可比性的美國與歐盟兩個經濟體總和。65%的百萬人口以上城市被高鐵聯系起來,97%的20萬以上人口城市通了高速公路,而這僅僅是中國龐大基礎設施網絡的兩個縮影。強大的基礎設施使中國的空間地理格局持續快速變化。京津冀、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等地區發展呈現出許多新特點,規模經濟效應顯現,基礎設施密度和網絡化程度全面提升,創新要素快速集聚,新的主導產業快速發展。與此同時,中國的區域發展格局、農村面貌都在快速優化升級。以往城市快速擴展帶來的高速增長特征正在淡化,城市空間精細化管理帶來的高質量發展特征日益凸顯。
創新是中國經濟的堅強動力。5G、載人航天、量子通信……中國科技創新的亮麗“名片”數不勝數,科技進步對中國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已經增加到2018年的58.5%,并在持續上升。當前中國的設計與制造能力也已超越模仿階段,實現自主創新為主,中國創新引領世界是大勢所趨。目前,中國產業發展已不再依賴數量型擴張,而是利用技術創新和規模效應形成新的競爭優勢。擁有巨大的國內市場,使得中國可以做到通過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不斷提升產業鏈水平,并培育和發展新的產業集群,走向制造強國。
改革是中國經濟的根本引領。中國經濟能夠來到今天的歷史方位,根本原因在于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始終保持朝著正確方向前進。當前,新一輪的改革正在促進中國增長動能從投資拉動型轉向消費驅動型、從數量擴張型轉向創新驅動型、從資源消耗型轉向綠色低碳型。而進一步擴大開放和“一帶一路”的推進,使中國經濟在世界經濟中的角色從“接入者”逐漸轉變為“組網者”,從而為全球發展提供了廣闊的全新可能性。
編輯:位林惠
關鍵詞:中國 經濟 G20 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