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書畫·現場>訊息訊息
羅丹與他的雕塑藝術
羅丹美術館
跨進羅丹美術館那扇高高的洛可可風格的木門,在庭院的一處墻下,《地獄之門》就安置在那里,當看到《思想者》《三個影子》原本是《地獄之門》的局部時,我才恍然大悟,至此,修正了自己記憶中的模糊之處。我對于羅丹的認識,是從上世紀80年代初得到《羅丹藝術論》這本書開始的,在這之前,我從未讀過如此令人激情澎湃的文字,以至于讀了幾遍還不過癮,索性將之抄錄了起來,抄錄了之后還覺得沒有吃透其中的精髓,便反復咀嚼,至今還能熟背其序《遺囑》等段落。這本書打開了我的思路,讓我領會到認識問題的方法。今天來到了羅丹的家中,站在羅丹的作品前,我自然地有些感慨之緒了。
羅丹自幼家貧,進入巴黎美術工藝學校學習后,他的啟蒙老師荷拉斯·勒考克告誡他,不要按照學院派的教條去循規蹈矩,要忠實于真正的藝術感受。他的教導影響了羅丹的一生。
羅丹自40歲開始創作《地獄之門》,每天工作達16小時之多,歷時37年,直到1917年去世為止。盡管如此投入,但他卻認為自己沒有很出色地表現出《地獄之門》的意境。羅丹的這件巨制,具有很強的敘事性,他的雕塑強調觸覺手感,這與之前的歐洲古典藝術傳統有著很大的不同。《地獄之門》迸發了羅丹對于空間想象和營造的創造力,使得這件由187個人體構成的雕塑空間充滿深度。在這個維度中,擁擠不堪的生命在墮于地獄,他們竭力地掙扎著,但卻無濟于事,滑墜不止。整個作品富有動感,起位不同的浮雕仿佛是從背景后面竄出,幻影錯綜,充溢著一股陰郁之氣。
庭院中央是一座不太典型的洛可可式的建筑,這就是羅丹美術館的主體建筑,也是羅丹最后的住所,他在這里創作、生活。進入館內,可見第一層被分割成了好幾個展廳。這些展廳分別陳列著《青銅時代》《上帝之手》《吻》等代表作。藏品的材質種類豐富,有大理石、青銅、瓷、石膏和陶土等。
從展廳的二樓向外望去,是一處幾何樣式的花園。花園的樹叢中,掩映著羅丹的雕塑,這些雕塑基本上是復制品。在花園草坪的一側,有一尊身披斗篷的塑像,這是羅丹的名作《巴爾扎克》。羅丹認為,自己晚年最大的成功便是向露天雕塑邁出了決定性的一步。的確,《巴爾扎克》在體塊組織方面,已不同于以往的哥特式和希臘式,其強調的是體積如何向空間滲透,這種大面圍合的概括性,更多體現出的是雕塑藝術的視覺特性。羅丹曾精心地塑造了巴爾扎克的手,但由于刻畫得太細致了,從整體看來喧賓奪主,于是,羅丹便將這一雙手去掉。他的這種做法雖然違背了古典雕塑形態面面俱到的完美主義,但是從這樣的作品中,觀眾更能感受到他獨具特色的審美個性。
回顧羅丹的藝術生涯,他的成功與法國當時的人文環境有著不可分割的關系。19世紀,西方的藝術市場已經開始萌動,當時的巴黎經常會舉辦一些藝術品交流活動,人們可以在其間自由交易,這樣的活動促進了藝術品的流通和消費。活動通常是在一個大型的鋼架結構的展場里進行,建筑中采用大跨度的結構,只有鋼鐵才能勝任,這是歐洲工業革命所帶來的結果。
羅丹的藝術離不開交流、離不開傳播、離不開“市場”。從一個藝術家的成功,我們聯系到了市場,又從市場歸結到建筑,我想這其中的間接關系是導致一個新事物產生的必然關系。
編輯:楊嵐
關鍵詞:羅丹 雕塑 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