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爽夜夜高潮高清视频,久99久女女精品免费观看69堂,日韩精品不卡在线高清,91精品啪国产在线观看

首頁>書畫·現場>訊息訊息

畫廊藝博會的發展態勢

2017年01月17日 16:35 | 作者:陳佳 | 來源:上海大學
分享到: 

隨著國家文化戰略的提出,中國藝術市場的發展漸成一種產業。在國家文化戰略的推動下,藝術市場國際化、區域化的發展成為文化創意產業發展中的一大亮點,國家及地方的規?;度霝檫@一趨勢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1]中國藝術市場逐步擺脫民間自發、零散的局面,轉而受到政府相關部門的重視。


QQ圖片20170117163456


一、 畫廊、藝博會的發展

畫廊業是中國藝術市場主體的重要組成部分,畫廊業所面對的中國藝術市場以極其頑強的生命力與勃然而起的動力進行著艱難而又富有創造的轉型。在國外,畫廊是藝術品銷售的主要渠道,其最主要的職責是挑選優秀藝術家和藝術作品,以藝術質量來確定畫廊在市場中的地位。畫家主要與畫廊簽訂經紀代理合約或口頭協定,個人很少介入經營。[2]畫廊在經營過程中,通過明示擔保,確保自己銷售作品的合法來源和真實性,保證藝術家和消費者雙方的權益。衡量一個藝術家的身價不是看他獲過什么獎,而是看與他簽約的畫廊到底是哪一家。作為市場經濟的產物,畫廊業在中國藝術市場的作用任重而道遠。經過幾十年的發展,中國畫廊業從最初零亂、無序、弱小的狀態中逐步成長起來。盡管還不是很成熟,但作為一個獨立的業態,已經開始形成自己的規模,成為影響中國藝術市場發展的一個重要方面。

20世紀80年代,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發展,人民的物質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極大的改善,已經孕育了藝術市場發展的前提條件。隨著國內旅游業的迅速發展,出現了經營商品畫和裝飾畫的中小型畫廊。到了20世紀90年代,中國藝術市場進入全面復蘇時期。隨著國際注意力的提升,越來越多的外國人注意到了中國現代派藝術在未來市場中的廣闊前景,他們開始以各種形式進入到中國的藝術品交易中來。其中,對中國藝術市場影響最深刻的,莫過于將西方現代藝術體制的畫廊理念引進了中國。1991年,澳大利亞人布朗·華萊士在北京開設了第一家現代畫廊——東便門角樓的紅門畫廊。1996年,瑞士人勞倫斯·何浦林(Lorenz Helbing)在上海創辦了香格納畫廊。中國的畫廊業在現代派和外來資本的合作下日漸成熟起來。

2004年1月17日,位于外灘三號的滬申畫廊在以“超越界線”命名的首展中拉開帷幕,一個具有當代氣質、頗具規模并擁有國際專業水準的藝術空間落戶浦江,為上海這座城市在新時期所展現出的對文化藝術的理想、自信和追求增添了新的注釋。2004年,文化部推出27家誠信畫廊,并于2005年年底,舉辦了誠信畫廊精品巡回展。自2004年以來,文化部先后開展了3批“中國誠信畫廊”評選活動,共評選出64家優秀畫廊。2012年,根據《文化部關于加強藝術品市場管理工作的通知》(文市發〔2011〕55號)要求,文化部開展了誠信畫廊復核及第四批誠信畫廊評審工作,保留了49家企業“誠信畫廊”品牌,15家企業取消“誠信畫廊”資格,并評選了45家畫廊為第四批誠信畫廊,從而全國誠信畫廊總數達到94家,其中上海地區有16家。

藝術博覽會是藝術品銷售的重要渠道,也是一個國家畫廊形象和實力的集中展示平臺。它是藝術家和消費者集中的場所,也是舉辦城市吸引旅游者和提高知名度的手段。[3]藝術博覽會主要參展對象是畫廊,具有高標準的要求,專業化的運作,廣泛的宣傳,便捷的服務。瑞士巴塞爾國際藝術博覽會是世界上規模最大、影響力最廣的博覽會,每年其評選委員會要從全世界900多家報名的畫廊里確定300個畫廊參加,主要是考核參評畫廊的國際化程度、藝術質量以及流派的多樣性,努力尋找最優秀和最有代表性的畫廊參展。

1993年11月16日,首屆中國藝術博覽會在廣州舉行,拉開了我國藝術博覽會發展的序幕,實現了中國文化發展模式由計劃體制向市場體制轉變的重大進展。首屆藝術博覽會的商業氛圍并不濃郁,參展者也多數是知名畫家,而且也并沒有想到要通過這種方式進入市場,展覽的性質更為突出。以后幾屆中國藝術博覽會在商業運作方面不斷成熟,中國藝術博覽會的發展經歷了政府主辦——學術機構主辦——公司主辦的過程,逐步完成純商業化運作的轉變,確定了其商業性的發展趨勢。[4]1997年,上海藝術博覽會開幕,標志著以北京、上海、廣州為龍頭的三大藝術博覽會格局的形成。上海藝術博覽會屬于上海國際藝術節的一部分,在國際藝術節的基調上提出“精品化、市場化、國際化”的口號,借助藝術節的人氣和宣傳力度,著重于藝術國際交流和文化形象塑造。

2000年,在上海藝術博覽會上,法蘭西畫廊帶來的羅丹雕塑名作《思想者》的成功售出,增強了海外畫廊對國內市場的信心,海外參展商的數量不斷增多。[5]2003年9月11日,德國著名作家君特·格拉斯創作的7幅版畫在中國首次舉辦的藝術沙龍——上海春季藝術沙龍上與中國觀眾見面。2003年10月28日,作為第五屆上海國際藝術節主要活動之一的2003上海藝術博覽會在上海世貿商城舉行。其中,首次參展的韓國畫廊協會攜韓國十多家頂尖畫廊,另精選3家日本畫廊加盟,以近400平方米的展示面積搶灘藝博會。2007年9月,“首屆上海藝術博覽會國際當代藝術展”作為亞洲目前最高標準的國際性藝術博覽會登陸上海,來自“藝術之都”的意大利人在上海策劃的當代藝術展首次亮相,令本年度所有的中國本土藝博會黯然失色。展會匯集了來自亞太地區和頂尖國際市場的129家優秀畫廊,吸引了全球眾多收藏家到場。由此,上海在世界藝術地圖上成為了一個嶄新亮點。

2012年5月18日,首屆上海城市藝術博覽會在上?;▓@飯店開幕,開啟了上海酒店型藝術博覽會樣式。2013年11月28日,首屆ART 021藝術博覽會則專注于小而精的藝博會模式。2014年,隨著上海藝術影像展、藝術都市展、西岸藝術與設計博覽會的陸續登場,上海的藝術博覽會進入了群雄割據的時代。

二、 相關政策支持

隨著中國畫廊行業的興起,政府為服務其發展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法規。1994年11月25日,文化部頒布了《美術品經營管理辦法》(文化部令第8號)。此《辦法》對于加強美術品經營管理,保護創作者、經營者、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促進藝術事業健康發展,有著積極的意義?!睹佬g品經營管理辦法》明確了藝術品市場的行政主管部門;規定了設立畫廊、畫店、美術品公司的申辦程序,對于舉辦美術品比賽、展覽、展銷、拍賣等活動條件和履行的手續也有較為詳細的規定;同時在經營管理方面,明確了經營者的權利和義務,規范了藝術品的經營活動。[6]

2003年8月27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四次會議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這是一部規范政府行為的重要法律。對于推進依法行政工作,促進文化行政管理方式的改革和行政管理水平的提高,更是產生了全面而深刻的影響。2004年6月2日,文化部部務會議審議通過《藝術品經營管理辦法》。修改稿在《美術品經營管理辦法》的基礎上,進一步擴大市場準入,允許個體、私營、民營包括外商投資藝術品經營活動。《辦法》的修改經過了兩年多時間的調研和論證,期間多次征求了經貿委、外經貿部、海關等相關部門的意見,并召開專家和經營者座談會,對《辦法》的各條款進行深入論證。

藝術品是有形的、不可再生的文化財產。為了保護國家的藝術精品,政府制定嚴格的進出口政策,包括通過嚴格的進出口審查制度,保護藝術品的合法流通,通過關稅制度調節藝術品進出口市場,通過進口稅率來顯示國家藝術品市場的繁榮程度,通過進出口制度促進當代藝術品的合法國際貿易。

1997年2月14日,海關總署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對進口展覽品監管辦法》,規定了進口展覽品需向海關申報的具體程序,包括明確辦法所涵蓋的進口展覽品的范圍,規定進口展覽品來華舉辦展覽會的單位,應將有關的批準文件,事先抄送展出地海關,并向展出地海關備案,對于進口展覽品應履行的手續作了較為詳細的規定。1997年6月27日,文化部發布了《文化部涉外文化藝術表演及展覽管理規定》(文化部第11號令),明確了文化部負責全國涉外文化藝術表演及展覽活動的歸口管理和宏觀調控的職能,規定了申請從事涉外商業和有償文化藝術表演及展覽(展銷)活動資格的經營機構和經營場所需具備的條件及其資格認定程序,并制定了相應的處罰措施。[7]2004年7月1日,文化部部務會議審議通過《文化部關于修訂文化部涉外文化藝術表演及展覽管理規定》。這些政策法規為藝術品進出境的管理提供了法律依據,雖然在很多方面仍需完善,但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藝術品進出境的隨意性,促進了藝術交流,有力遏制了民族藝術精品的流失。

2003年10月20日,文化部在調查研究、總結經驗的基礎上,發布了《文化部關于支持和促進文化產業發展的若干意見》,此意見成為在重要戰略機遇期內指導我國文化產業發展的一個歷史性文件。2006年,國務院辦公廳轉發財政部、中宣部《關于進一步支持文化事業發展的若干經濟政策》。2008年4月,文化部成立中國現當代藝術推廣工作委員會,并設立中國現當代藝術推廣專項資金。由文化部文化市場司實施的“2008中國現當代藝術推廣項目”,其中包括“中國現當代藝術國際推廣項目”、“中國現當代藝術重點推廣展覽”及“中國現當代藝術研究和培訓項目”受到了社會的廣泛關注。[8]2011年10月1日,《上海文化發展基金會美術、文博項目資助實施細則(2011年修改版)》發布,中共上海市委宣傳部、上海市財政局直接或委托上海文化發展基金會負責資助藝術創作和展覽,資助款項由上海市財政局直接或委托上海文化發展基金會以一次性或分期撥款的方式予以撥付。

我國的畫廊行業是隨著市場經濟的建立而發展起來的,隨著畫廊行業的發展壯大,政府開始制定各種政策服務于產業的發展。畫廊行業先于政策而發展起來,針對畫廊的特定政策并不多,這是畫廊行業一直不溫不火的政策方面的原因。而藝術博覽會則帶有明顯的政府規劃,其主要是在政府的政策支持下發展并完善起來。藝術產業的發展是在整個中國改革開放中出現并發展起來的,改革開放大的政策前提不能忽視,而中國的藝術政策在主動和被動中交替進行,既有政策主導、規劃,也有服務和促進,而由規劃向服務的轉變,是政府由管理者向服務者轉變的過程。



[1]西沐著. 中國藝術品資本市場概論[M].北京:中國書店,2010.11,第288頁。

[2]劉玉珠主編. 2006年中國文化市場發展報告[M].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07.03,第273頁。

[3]劉玉珠主編. 2006年中國文化市場發展報告[M].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07.03,第274頁。

[4]曾陸紅編著. 收藏與藝術品市場[M].北京:中國建材工業出版社,2008.05,第7頁。

[5]胡曉明,肖春曄編著. 藝術管理[M].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2011.03,第77頁。

[6]孫家正主編. 中國文化年鑒 2002-2003[M].北京:新華出版社,2004.04,第62頁。

[7]林日葵著. 藝術經濟學[M].杭州:浙江工商大學出版社,2009.08,第257頁。

[8]歐陽友權,柏定國主編. 2009中國文化品牌報告[M].北京:中國市場出版社,2009.04,第16頁。

編輯:陳佳

關鍵詞:畫廊 藝博會 發展態勢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