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財·知道財·知道
發展改革委表示:有信心保持經濟運行良好態勢
國家發展改革委新聞發言人表示,今年以來推動高質量發展取得積極進展——
有信心保持經濟運行良好態勢
8月15日,在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吹風會上,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秘書長、國民經濟綜合司司長、新聞發言人叢亮表示,今年以來,我國經濟運行保持了總體平穩、穩中向好態勢,經濟結構持續優化,防范化解金融風險取得初步成效,生態環境改善,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增強,推動高質量發展取得積極進展。我們有條件和足夠的能力應對目前經貿摩擦的影響,確保年初確定的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圓滿完成。
前7月“形穩”“質優”“勢好”
對于1月份至7月份的經濟運行情況,叢亮認為,可以用“形穩”“質優”“勢好”3個關鍵詞概括。
所謂“形穩”,就是主要宏觀經濟指標穩定運行在合理區間,經濟發展“大盤”穩。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6.8%,連續12個季度穩定在6.7%至6.9%的區間。居民消費價格漲勢溫和,前7個月居民消費價格上漲2%。就業基本穩定,7月份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1%。國際收支基本平衡。
所謂“質優”,就是經濟結構進一步調整優化,發展質量效益穩步提升。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新動能快速成長;需求結構繼續改善,居民消費升級態勢明顯;要素結構持續優化,創新驅動作用日益彰顯。與此同時,城鄉區域結構更趨協調,新增長點增長極增長帶加快培育,空間發展格局進一步完善。伴隨結構優化升級,經濟發展效益持續改善,居民、企業、政府收入態勢良好。
所謂“勢好”,就是整個趨勢保持了穩中向好的態勢。“上半年我們既保持了‘穩’,也實現了‘進’,成績確實來之不易,為實現全年經濟發展目標打下了一個好的基礎。”叢亮說。
做好下半年經濟工作,如何更好地協調“穩”“進”“變”的關系?在回答經濟日報記者提問時,叢亮表示,今年以來,我國經濟總體平穩、穩中向好,但是穩中有變。世界經濟貿易雖然仍在復蘇,但復蘇的步伐有所放緩,特別是受美國貿易保護主義的影響,世界經濟增長動能可能弱化,世界金融市場也出現了波動,經貿摩擦也會對我國有一些負面影響。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發展曾多次面臨嚴峻考驗,包括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2003年‘非典’的沖擊、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的沖擊。當時也是悲觀的聲音很多,認為中國經濟可能會出大的問題。”叢亮說,但是我們不僅沒有被擊倒,反而在困難中成長、壯大。中國發展的骨氣和底氣是在不斷增強的,信心和信念是更加堅定的。
“下半年,我們將堅持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統籌推進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各項工作,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叢亮表示,通過實施這些舉措,中國經濟的發展潛力將不斷釋放,后勁將不斷增強,我們有信心保持經濟平穩健康發展。
中美經貿摩擦影響有限
“從1月份至7月份的數據來看,中美經貿摩擦對我們經濟的影響還是很有限的,整個經濟保持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對于中美經貿摩擦對中國經濟的影響,叢亮表示,我國有巨大的市場空間和強勁的改革開放動力,而且還在不斷地擴大開放,擴大改革深度。我們有條件和足夠的能力來應對目前經貿摩擦的影響,確保年初確定的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圓滿完成。
今年以來,美國以“301調查”為名,對自中國進口的商品加征關稅。第一輪的340億美元7月6日已經實施,另外160億美元可能將于8月23日實施。“總共是500億美元,占中國總出口的比重是2.2%,這個比重還是很小的。”叢亮表示,如果美國對2000億美元的中國輸美產品加征關稅,可能對工業生產、就業、外貿、物價產生一些直接影響,也可能會對市場預期和供應鏈調整帶來一些間接影響。
“我們測算了一下,整個影響總體是可控的。2000億美元占整個出口還不到10%。如果考慮出口目前在中國經濟總量當中的比例關系,這個影響還會更小。”叢亮表示,中國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和韌性,有巨大的回旋余地,完全有能力通過國內市場的開拓,通過擴大國內消費,通過穩定國內投資,消化外貿出口受到的影響。
關于支持企業發展,叢亮表示,下一步,要進一步減輕企業稅負,降低企業非稅負擔,特別是支持民營企業發展,落實好改革開放和放寬市場準入的一些重大舉措。包括在一些基礎設施領域,可能要拿出一些項目讓民營企業更好地參與,有效改善“玻璃門”“彈簧門”情況。同時,要創造更有吸引力的營商環境,為外商在中國更好地投資、生產和進行業務活動創造條件。
叢亮表示,我們反對單邊主義和貿易保護主義,努力維護國際貿易秩序,但對于違反世貿組織規則,對我國商品加征關稅的行為,我們不得不被動出手,綜合施策,做出必要反制,堅決維護自身正當合法權益。這是促進國內經濟平穩健康發展的需要,是捍衛國家核心利益和人民利益的需要,也是保護包含外資企業在內的所有中國企業利益的需要,更是維護自由貿易規則和多邊貿易體制的需要。
為反制美國的第二輪加征關稅,8月3日我國宣布對自美進口的600億美元商品按照4檔稅率加征關稅。“之所以確定4檔稅率,就是考慮到了對國內企業的影響、對國內老百姓生活的影響。”叢亮表示,中國的這種差別化反制措施是理性和克制的,是在廣泛聽取意見和認真評估之后提出的,特別是充分考慮了人民的福利、企業的承受力和維護全球產業鏈運轉的因素,我們是在有理有利有節的范圍內進行反制。
進一步釋放國內市場潛力
叢亮表示,盡管外部需求對中國經濟發展確實很重要,但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經濟要實現可持續發展,必須立足于國內市場。從實際情況看,近幾年我國經濟發展也主要是依靠內需。要把加快結構調整與持續擴大內需結合起來,進一步釋放國內市場潛力,積極有序做好擴大內需相關工作。
“要把補短板作為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點任務,加強基礎設施領域補短板的力度。這不是說一定要非常大的規模擴大基礎設施建設,而是切切實實補短板。”叢亮舉例說,有一些路網不通的地方,公路都已經修成,但是之間的連接不夠;一些如醫療、教育、養老等方面的民生基礎設施,也有短板要補。
據叢亮介紹,基礎設施補短板主要是3方面內容。一是有效保障在建項目資金需求。加快今年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的發行和使用進度,盤活財政存量資金,推動在建項目早日建成、收效;二是對接發展和民生需要,加強重大項目儲備,重點是在補短板、強弱項、優化結構、促進轉型升級等領域,儲備一批、開工一批、建設一批、竣工一批重大項目;三是進一步鞏固民間投資向好勢頭。在鐵路、民航、油氣、電信等領域,推出一批有吸引力的項目,鼓勵民間資本參與。
“要增強消費對經濟增長的基礎性作用,完善促進消費的體制機制,順應整個居民消費升級的趨勢,增加相應的高品質產品和服務供給。”叢亮認為,這將“一舉兩得”,既通過投資增加了中高端供給,又滿足了消費升級的需要,這樣經濟發展才能夠形成良性循環。
叢亮表示,要把握好政策推進的力度、節奏和重點,精細化、綜合性衡量投入和效益,堅決杜絕形成新的潛在風險,有效防止可能形成新的地方政府債務或隱性債務。(熊 麗)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經濟 叢亮 中國 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