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財·知道財·知道
深圳:創新綠洲生機勃勃
“謝謝大家來看我!”在深圳神州云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門口,可愛的客服機器人艾娃說著一口流利的普通話迎接客人。如果你曾留意,在全國許多城市的機場、高鐵站、醫院、銀行等地方,都有艾娃的身影。而他的“家長”——神州云海,是深圳一家成立才3年的創新型企業。
資料圖
像神州云海這樣的公司在深圳還有很多。“牽住創新發展這個牛鼻子,走好創新發展這步先手棋。可以說,現在的深圳已經是一片生機勃勃的‘創新綠洲’。”廣東省委常委、深圳市委書記王偉中說。
深圳建市之初,全市大學、科研院所數量都是“零”,科技資源“一窮二白”。經過30多年不懈努力,率先構建以企業為主體、以市場為導向、產學研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形成了“4個90%”的鮮明特征,即90%的研發人員、研發機構、科研投入、專利生產集中在企業。到2017年,深圳全社會研發投入占GDP比重達4.13%,接近全球最高的韓國、以色列水平;PCT國際專利2.04萬件、占全國的43.1%,連續14年居全國城市第一位;擁有國家、省、市級重點實驗室、工程實驗室、工程中心和企業技術中心等創新載體達1688家,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1.12萬家,各類人才總量超過510萬人、占全市常住人口的42.9%;2017年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32.8%,成為全國的一面旗幟。深圳,已從“世界工廠”華麗轉身為“硬件天堂”“創客之都”“創新之城”。
深圳的創新發展,改革是強勁“引擎”。
“這是國內首個適用于大面積真皮缺損修復的人工真皮產品,具有自主知識產權;這是我們與國外一家公司合作開發的分子診斷及測序技術,世界領先……”在深圳清華大學研究院,院長嵇世山激動地向來訪者展示研究院的創新成果。
這個累計孵化了1500多家企業、培養出21家上市公司和30家新三板掛牌企業的新型研究院,正是源自深圳深化教育改革、建設新型研究機構的先行先試。
嵇世山介紹,深圳清華大學研究院實行企業化管理,堅持實驗室(或研發中心)與產業化公司同步組建,研發團隊分享技術股權,管理團隊合法持有股權等。被稱為“四不像”的深圳清華大學研究院成功創新,帶動了大批高校落戶深圳,也使深圳高新區由“成果產自廠房”轉變為“成果產自大樓(高校、研究院)”。
深圳的創新發展,開放也是有力推手。
根據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等機構聯合發布的《2017全球創新指數報告》,深圳—香港地區以“數字通信”為主要創新領域在全球“創新集群”中排名第二,超越硅谷。
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副院長曲建認為,深港創新集群以深港為核心,背靠珠三角龐大的產業體系、產品交易體系,可以讓發明創新迅速實現產業化;同時,深港兩地資本市場發達,為科技鏈和產業鏈的發展提供了重要支撐。這些都是開放帶來的創新活力。未來,深圳與香港特區政府還將共同開發建設落馬洲河套地區,推進深港創新及科技合作。
改革開放推動了深圳的創新發展。今后,深圳的創新遠景還將由改革開放這支大筆來描繪。
據深圳市科技創新委主任梁永生介紹,深圳今年將啟動大科學裝置群建設,推進國家超算深圳中心二期、國家基因庫二期等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同時實施重大科技項目計劃,著力突破工業母機、5G移動通信、合成生物學等核心技術。
“深圳將堅持創新只有第一、沒有第二,始終把自主創新作為城市發展主導戰略,堅持打基礎、謀長遠,聚焦突出問題,著力推進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全面創新。”王偉中說。
《 人民日報 》( 2018年05月22日 01 版)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深圳 創新 科技 企業 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