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爽夜夜高潮高清视频,久99久女女精品免费观看69堂,日韩精品不卡在线高清,91精品啪国产在线观看

首頁>國企·民企>銳·評論銳·評論

扎實發展實體經濟,筑牢現代化經濟體系根基

2018年02月11日 11:09 | 作者:張茂榮 | 來源:央視網
分享到: 

日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進行第三次集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學習時強調,國家強,經濟體系必須強;要大力發展實體經濟,筑牢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堅實基礎。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必須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推動實體經濟結構優化、發展穩健。

2093567

實體經濟是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底座”和“根基”,大力發展實體經濟極其重要。經濟體系的現代化首要就是實體經濟的現代化。當前,一些發達國家金融部門過度擴張,經濟空心化嚴重,結構扭曲、失業率高企,社會矛盾突出,造成了政局動蕩,影響了經濟長遠發展。因此,必須從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上深刻認識到:只有進一步重視實體經濟,才能更好順應經濟發展趨勢,贏得國際競爭的主動。發展實體經濟,要做到以下三大方面:

一是大力發展制造業特別是先進制造業。從全局看,無論是防范金融風險、避免“脫實向虛”,還是創造財富與就業、改善民生,都需要加快建設制造強國、發展先進制造業。從產業演進規律看,以制造業為主體的實體經濟發展好了,以金融為代表的虛擬經濟才可能持續發展。

發展先進制造業,需要加快去產能進程。去產能去的是“三高兩低”(高污染、高能耗、高排放、低效益、低產出),不再搞嚴重過剩、缺乏競爭力的低水平實業,推動實體經濟轉型升級。目前,我國去產能效果明顯。2017年,我國鋼鐵、煤炭、煤電行業去產能均提前超額完成目標,“十三五”前兩年全國退出煤炭、鋼鐵產能已分別超過4.4億噸和1.15億噸,2018年有望完成或提前完成去產能任務。

二是大力提升創新能力。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我國提出的補短板,其實補的就是創新能力。過去5年,隨著我國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大力實施,創新型國家建設成果豐碩,天宮、蛟龍、天眼、悟空、墨子、大飛機等重大科技成果相繼問世,充分彰顯了我國創新能力的提升。但是,我國科技創新能力仍與經濟實力不相稱,與經濟建設主戰場和人民美好生活的需求不適應。

鑒于此,我國必須堅定貫徹創新發展理念,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努力實現到2035年躋身創新型國家前列的目標。為此,要加強國家創新體系建設,強化基礎研究、應用基礎研究和戰略科技力量,實現重大突破和顛覆性創新;要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促進科技成果轉化;要倡導創新文化,支持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強化知識產權保護;要實行更加積極、更加開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培養和造就一大批具有國際水平的人才和高水平創新團隊。

三是大力推進國際經濟合作。發展實體經濟,不能關起門來搞建設,而要加強經濟國際合作,充分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并且相互學習借鑒,提高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國際競爭力。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中國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堅持打開國門搞建設;支持多邊貿易體制,促進自由貿易區建設。目前,我國正通過推進“一帶一路”框架下的國際交流與合作,以國際產能合作促進世界經濟再平衡,同時積極參與國際競爭,不斷改善營商環境,加快制度創新,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

在推進國際經濟合作方面,我國今后應做好以下四個方面的工作:第一,以“一帶一路”建設為重點,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并重,形成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開放格局;第二,拓展對外貿易,培育外貿新業態、新模式,優化進出口結構;第三,全面實行“準入前國民待遇+負面清單”管理制度,大幅放寬市場準入,擴大服務業對外開放,優化區域開放布局;第四,創新對外投資方式,促進國際產能合作,形成面向全球的貿易、投資、生產、服務網絡。

由此可見,發展實體經濟已經成為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關鍵。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實體經濟是一國經濟的立身之本,是財富創造的根本源泉,是國家強盛的重要支柱。當前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只有著力壯大實體經濟,只有不斷做強實體經濟,才能實現經濟發展的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才能更好地應對各種風險和挑戰。(作者張茂榮是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研究員)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經濟 實體 創新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