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銳·評論銳·評論
數字經濟正成為經濟發展新動能
1月23日,阿里巴巴集團公布了年度納稅數字。2017年,阿里巴巴納稅額為366億元,平均每天納稅超過1億元,創造了中國互聯網公司的納稅新紀錄。這個巨大的數字說明,數字經濟正日益成為助推中國經濟快速發展的新動能。
網絡圖
從縱向比較看,2016年阿里巴巴的納稅額為238億元,2017年的增長幅度超過50%;與2015年的178億元相比,2017年的納稅額翻了一倍。考慮到電商依然是阿里巴巴的核心業務,因此這種快速增長直接體現出,在當前的消費升級中,科技創新正在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從天貓、淘寶、閑魚等線上平臺到盒馬鮮生、銀泰、蘇寧等線下生態,人、貨、場的互動關系得以全面重構,線上與線下流通業的關系也從劍拔弩張變成了互相“賦能”與謀求“合力”,消費者日益獲得更高效率、更個性化的消費體驗,“智慧零售”的價值初步顯現。
從整個零售領域來看,電商帶來的渠道變革和數據打通則更有價值。2017年由于阿里巴巴產生消費增量帶動的上下游稅收貢獻,初步估計超過2900億元,其中包括上游制造業的2600億元新增稅收。這些錢從哪里來?一方面,通過電商渠道,越來越多的中西部商家和農村商家得以觸達全國乃至全球客戶,“數字鴻溝”被不斷打破。更重要的是,大數據挖掘和定制化生產已經成為現實。通過消費者洞察和反向定制,海爾、美的等家電巨頭不斷孵化新品,特別是一系列針對年輕用戶的定制化新品,如一個人的洗碗機、10公斤大容量洗衣機等。再比如,五芳齋等大批傳統品牌則通過打通網購平臺與后端供應鏈,實現了從包裝、食材到個性化祝福的私人定制,重構了生產流程。借由數字經濟,制造業不斷轉型升級。這些都將為未來經濟的高質量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零售業的變革,只是互聯網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的一個縮影。在技術變革的時代大潮之下,發展數字經濟已經成為社會各界的共識。在新一輪全球競爭中,各國發展和駕馭數字經濟的能力和數字經濟賦能實體經濟的能力,將發揮出越來越關鍵的作用。(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陳靜)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經濟 數字 納稅 億元 正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