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財·知道財·知道
釋放活力、尊重知識、成就人才——黑龍江探路“人才驅動創新”觀察
新華社哈爾濱1月26日電 題:釋放活力、尊重知識、成就人才——黑龍江探路“人才驅動創新”觀察
新華社記者閆睿
以“人才強”為“創新強”的邏輯起點,黑龍江省近年來緊盯創新這一振興基點,通過選好用好各方面人才,推動高新技術成果產業化,走出了一條“人才驅動創新,創新驅動發展”新路子。
深化人才體制機制改革催生活力
哈爾濱工程大學自動化學院博士生導師劉利強,依靠實驗室在船舶智能導航等領域的技術積累,轉身成為哈爾濱哈船導航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省里、學校都支持,創業心里有底。”他說。
憑借30余項自主知識產權,公司打通研發、生產、服務全鏈條,開發的電子海圖等產品供軍民兩用,2017年收入近2500萬元。劉利強說,企業去年還申請到由省科技廳發放的科技創新券,像知識成果專利申請費等都可以抵用,降低了企業支出。
黑龍江省擁有700多個科研機構和80余所高校,研制出的諸多高新技術成果曾一度“鎖在實驗室”。瞄準制約人才創新的“堵點”,黑龍江省2015年以來出臺了130余個有關深化人才體制機制改革的政策文件,聚焦科技成果轉化激勵、兼職兼薪、本科生保留學籍創業等重點領域、關鍵環節,為科研人員、在校大學生“護航”。
就讀于哈爾濱工業大學的“90后”夏云飛,畢業后留在了導師王振波創辦的哈爾濱博爾特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技術總監身份創業,參與攻關鋰離子電池制備技術,已經獲得8項國家專利。
深化人才科技體制改革,激起黑龍江人創新創業的熱情。黑龍江省委組織部人士介紹,下一步將重點圍繞服務鄉村振興戰略和脫貧攻堅,引導激勵農業科研人才、農技推廣人才與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農民專業合作社開展深度合作。
鼓勵“才智”變“財富”
手握國家技術發明一等獎,哈爾濱工業大學馬晶、譚麗英這對科技伉儷成立了哈工大衛星激光通信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在注冊資金2億元中,有1.332億元是其持有的“星地激光鏈路系統技術”作價入股。
黑龍江省打破條框,推行科技成果使用處置收益管理改革、給人才股權期權和分紅獎勵,以“財富”回報“才智”。鼓勵高校院所創辦經濟實體,對進行科技成果轉化和提供科技服務的收益,同級財政予以全額返還,不沖抵財政性經費預算。僅兩年時間,哈爾濱工業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就依托其在航天、機器人、船舶海洋等領域的優勢,注冊成立了181家科技企業。
在黑龍江省工業技術研究院,放棄在美國發展的歸國青年教授趙麗麗成立了化興軟控科技有限公司,借助工藝流程優化,為新疆、江西等地30余家新能源、光伏、半導體企業提供服務。研究院院長路忠峰介紹,院里將知識產權作價入股收益的80%至90%獎勵科研人員。2015年以來新孵化成立企業67家,目前在孵企業103家。
黑龍江省科技廳廳長楊廷雙說,面向“市場有需求、自主有優勢”的產業發力,全省2015年以來累計培育科技中小微企業1.1萬余家,其中主營業務收入在500萬元以上的有2037家,82家企業上市、掛牌。這些企業正漸顯后發活力,同時吸納就業人員49000余人。
在愛護與服務人才中凝聚振興力量
2017年6月以來,黑龍江省加強黨委聯系服務專家工作,30名省級黨員領導干部先后走訪慰問了50位專家學者,邀請他們為地區振興發展出謀劃策,幫助解決科技研發和推廣中的實際困難。截至目前,已辦理專家提出的意見建議25條。
黑龍江省深諳“創新驅動實質上是人才驅動”,持續加大人才發展資金投入,擴大用人單位自主權,完善人才評價使用機制,創造公平競爭的人才發展環境,識才、愛才、敬才、用才的氛圍正逐漸形成。
由省市校合作共建的哈工大機器人集團,2年內集聚了院士、長江學者、“千人計劃”專家近10人、碩博士437人,其中有200多人是從省外引進。集團推出了100余種產品,2016年營業收入6.59億元。
黑龍江省科學院專門設立了“海外人才工作站”,目前已有來自17個國家19家大學院所的30余位海外學者簽約入駐,研究涉及的漢麻、石墨等領域,與黑龍江省的科技資源重疊度高、貼合性好。
唯才是舉,凝聚起振興發展的不竭力量。2017年9月,來自多領域的20名院士專家受邀來到黑龍江省佳木斯市,為這座城市“號脈開方”。“城市升級需要創新推動,其關鍵還在于尊重、發揮好人才的智力支持作用,精準發力、持續用力。”佳木斯市委書記徐建國說。
記者還了解到,黑龍江省日前首次開展“龍江科技英才”選拔,不唯資歷、年齡、身份,堅持創新技術引領和成果轉化貢獻導向,使得一些投身科研一線、做出重要貢獻的科技工作者脫穎而出,并由此帶動起更多科技人才,凝聚起服務地區振興發展的不竭力量。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黑龍江省 企業 哈爾濱 科技 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