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爽夜夜高潮高清视频,久99久女女精品免费观看69堂,日韩精品不卡在线高清,91精品啪国产在线观看

首頁>國企·民企>財·知道財·知道

產業寒冬、收入下降 東北部分老工業基地工人群體咋樣了?

2017年05月09日 15:46 | 來源:半月談網
分享到: 

在“抱團取暖”中積極轉型

今年2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三十二次會議審議通過《新時期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方案》,提出“要造就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術會創新、敢擔當講奉獻的宏大的產業工人隊伍”。

1120940981_14942940820371n

作為新中國的“工業搖籃”,東北曾創造了無數個第一:第一爐火紅的鋼水噴涌,第一架噴氣式殲擊機凌空,第一艘萬噸巨輪入海,第一臺深海機器人大洋探秘……在激情燃燒歲月的背后,正是數以百萬計的產業工人在默默支撐。歷經國企改革大潮的一次次洗禮,面對本輪傳統產業增長乏力,遭遇產業寒冬、收入下降等多重困境的東北產業工人咋樣了?

在爬坡過坎中“抱團取暖”

“企業經濟指標從2012年出現下滑,2014年開始虧損,2016年在系列降本增效舉措下實現微利,但目前仍處于行業產能相對過剩的寒冬期。”哈爾濱電機廠有限責任公司一負責人介紹,公司2008年時最高裝機容量達到3100萬千瓦,2015年只有2000多萬千瓦。

企業效益下滑直接導致職工收入減少。為保持生產積極性,半月談記者走訪的企業大多采取管理層大幅降薪、一線工人小幅降薪的辦法。

“我是基層管理崗位,績效工資下降了57%,油田高層下降的額度更大,大家一起過緊日子,這樣才能有奔頭。”大慶油田水務公司西水源廠廠長張辰剛說。

全國勞模、大慶油田采油四廠采油工楊海波告訴記者,一線工人每月收入同比下降幾百元,但大伙上下一心,抱團取暖。

記者清早來到位于黑龍江齊齊哈爾市富拉爾基區的中國第一重型機械集團公司廠區,廠歌雄壯高昂,工人們奔赴工作崗位,緊張有序工作,早間新聞中廣播著公司技術能手比賽獲獎的消息。

“困難時期更要干好本崗工作,想辦法降本增效,與企業共度難關。”鍛造工劉佰鳴告訴記者,工人不怕干活就怕沒活干,企業效益好收入才有保障,今年一季度企業終結了兩年連續虧損的局面,實現了盈利,給大伙極大鼓舞。

多年來,隨著企業形勢起伏變化,受年齡、知識及技能結構、家庭負擔等因素影響,工人群體對職業發展預期也有了不同規劃。在大部分中低技能、勞動單一化工人扎根企業、踏實謀生的同時,部分高技能產業工人被動或主動流動,尋找提升機會,少部分年輕及創業能力強的人,主動爭取優惠政策買斷工齡、下崗再就業或創業。

“鐵飯碗早就是歷史了。不少年輕人盼著改革,拿到補償后去南方打工,年齡大的人員和家庭負擔重的老職工,盼著守好國企身份退休。”東北一家鋼鐵企業員工表示。

在漸別等靠要中“承壓轉型”

齊齊哈爾市富拉爾基區是我國“一五”期間重點建設的老工業區,有中國第一重型機械集團公司、東北特鋼北滿特殊鋼有限責任公司(簡稱“北鋼”)、黑龍江黑化集團有限公司等一大批老國企,為我國工業化建設作出重要貢獻,人口最多時有近30萬。

富拉爾基區的一家燒烤店內,老板張濤忙碌地招呼著客人。這位產業工人回憶說,上輪國企改革下崗潮時,廠子開不出工資,大家都是等靠要的心理,盼國家救濟,社會上也沒啥就業機會和崗位,自己當時被逼創業。如今,大伙對企業重組后可能的減員、分流早有了心理準備。“干啥不是干啊,不都是掙錢嘛,非得靠死在廠里?”另一名工人插話說。

走訪中,不少工人也反映,與上一輪國企困難期相比,大家市場意識提高,改革承壓能力增強。記者發放的212份調查問卷顯示,41%的受訪工人認為,如果下崗或轉崗,“有能力自主創業”。

“經過多輪減員分流、企業改制重組等,大家對困難有預期,適應改革能力有所增強。”哈爾濱電機廠有限責任公司工人裴永斌舉例說,10多年前給技術人員單獨漲工資是天大的難事,就怕一線職工不理解,更別說與企業解除勞動關系下崗了。現在,不少工友是主動向市場找出路。同時,對改革的參與意識也增強,每年公司的職代會都要開一整天聽取職工意見。

盡管改革承壓能力有所增強,但一些新問題也開始困擾產業工人群體。與上輪困難期相比,職工的醫療、教育、住房等新增生活成本疊加,多元化壓力持續加大,一旦因病、因學、因房造成經濟承受極值突破,或將對家庭穩定、企業發展等多個層面造成沖擊。

“過去工人能吃上飯就行,如今有的每月要向銀行還房貸,孩子補課費動輒過千,再趕上個病災,一些家庭就扛不住了。”不少工人表示,國家目前的托底保障政策已經很完善,尤其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起到了壓艙石的關鍵作用,但國企職工“頂梁柱”變“啃老族”現象值得關注,退休父母養老金成為一些工人家庭的重要經濟來源,“老人一旦去世,整個家庭就可能入不敷出”。

在崗位焦慮中顯“契約意識”

記者走訪的幾家國企都提出了減員、分流指標,雖然有一部分在企業內分流消化,但仍有一部分會面臨下崗。職工普遍存在擔心被減員或被減薪的崗位焦慮。記者發放的調查問卷顯示,90%的工人擔心丟飯碗、收入減少。

“企業現有員工1萬多人,據說未來要減少一半,還有部分要培訓轉崗。哪些人下崗,哪些人轉崗,下崗了有啥說法,這些都是工人關心的。”一位制造業工人說,近兩年效益差,許多工人月工資不到2000元,但還舍不得離開,有著很深的國企情結。

東北一位國企工會負責人介紹,企業高端優質人才經常被挖墻腳,尤其是技術成熟的高級技師在市場上很搶手,而一些低技能人員不鉆研技術混日子,對本職工作缺少熱情和付出,企業對此要更多考慮“出口”安置問題。“光從理論層面設計改革政策是行不通的,還得多聽職工意見,之前的一次改革就因為考慮簡單、職工不接受而流產。”

與此同時,產業工人的“契約意識”不斷增強。“根據勞動法等規定,企業必須在工作環境、醫療、最低收入等方面提供保障。同時不能采取直接強行買斷等措施解除勞動關系。”一位國企工人表示,工友們依法維權的觀念不斷提升,但也有部分混日子的人變得更難管理,成為企業深化改革、可持續發展的難題。

此外,不少企業減員增效后,部分職工感到“工作量越來越多、收入增幅不明顯”,改革積極性受挫。一位工人技師說,“給多少錢干多少活,按市場規律議價”已成普遍共識,眼下減員分流后干活的人越來越少,承擔的工作任務幾乎是過去一倍,但收入沒有明顯增加,積極性顯然受影響。

在多元選擇中“工人世家”減少

記者在大慶油田、哈電集團、中國一重等東北老工業企業走訪發現,“油三代”、“工三代”的產業工人世家隨處可見。不少80后工人的祖輩就是“老會戰”或“一五”建廠期間的元老,但不少受訪的年輕產業工人表示,不再希望子承父業。有專家也分析指出,近年來東北地區傳統工人世家漸減,尤其幾輪國企改革后,區域傳統產業工人規模出現了下降。

“不會再讓孩子當工人了!”一位國企青年勞模說,工人群體的失落感不斷增加,身邊一些老工友激勵孩子學習時都會說“好好學,不然就得像我們一樣當工人,又苦又累”。

調查問卷顯示,有4成人認為“有矮人一截的自卑感”。他們認為,自身社會地位相對較低,收入低、保障差、發展空間有限。

“工人世家自帶‘開枝散葉’的溫室傳導效應,但這幾年大家的選擇也更加多元。”大學畢業后進入大慶油田當采油工的梁超,是典型的“油三代”。他說,一方面油田企業對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即便是工人崗位,也需要本科等基本門檻,同時還要有吃苦耐勞的敬業精神和持之以恒的決心;另一方面,年輕人外出求學、就業、創業的比例也在增加,雖然相比國企的穩定多了很多不確定因素,但機遇和前景也值得期待。

編輯:劉小源

01 02

關鍵詞:工人 產業工人 企業 群體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