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銳·評論銳·評論
中國經濟綠色發展的理論內涵
綠色發展理念的歷史脈絡
綠色發展是新發展理念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核心是人與自然的關系。綠色發展理念的歷史演變,也是圍繞人與自然的關系展開的。在原始社會,人們敬畏自然,崇拜自然力量。在農業社會,人們順應自然,基本上靠天吃飯。進入工業社會以后,人們開始利用科學技術征服自然,激化了人和自然的矛盾。恩格斯早在1886年就已指出,“我們不應過分陶醉于我們對自然界的勝利,對于每一次這樣的勝利,自然界都報復了我們”。但是直到20世紀60年代,美國學者卡森在《寂靜的春天》中指出了農藥對生態的危害以后,才陸續有這方面的研究和報道,并逐漸引起了人們的注意。1987年,聯合國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的報告《我們共同的未來》中正式提出了可持續發展的概念,1992年,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通過的《21世紀議程》進一步深化了對可持續發展的認識。人們逐漸意識到,面對全球性的生態環境問題,需要開創一個新的文明形態來延續人類文明,這就是生態文明。生態文明是綠色文明,凝結了綠色發展的深刻內涵。與農業文明強調順應自然、工業文明熱衷于征服自然不同,生態文明更加強調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
對于人與自然的關系,中國傳統文化中就有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哲學思想。道家認為,天是自然,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莊子說:天地者,萬物之父母也。老子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董仲舒天人合一觀點認為,天代表物質環境,人代表調適物質資源的思想主體,合是矛盾間的形式轉化,一是矛盾相生相依的根本屬性。所謂天人合一,就是強調人與大自然要和平共處。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歸納起來,就是人類要遵循自然規律,與大自然和諧共處。
關于人與自然的關系,馬克思主義有自然生產力的論斷。馬克思曾指出:在人類社會發展的任何一個水平上,社會物質生產過程不僅包括人的生產活動,而且包括自然界本身的生產力。馬克思主義生產力理論認為,生產力是社會生產力與自然生產力相互作用的統一體,它不僅指社會生產力,還包括自然生產力。也就是說,自然生產力也是生產力。
遺憾的是,“自然生產力也是生產力”這一論斷長期以來沒有引起應有的重視。傳統主流經濟學只承認人的勞動產品的價值,不承認自然界即自然生態系統為人類提供生產生活資料等生態產品與服務的價值;只承認社會物質生產和社會生產力,不承認自然物質生產和自然生產力。因此,地球生態系統為人類提供的各種自然資源被視為無價和無限,人們認為自然環境的自我調節和自凈能力是無限的,大自然承載和接納人類生產生活廢棄物的能力和容量也是無限的。當今世界資源耗竭、環境污染、生態退化等一系列生態環境問題,乃至全球性生態環境危機的出現,與這種錯誤的認識不無關系。
在當代中國,生態文明建設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2007年黨的十七大報告提出了建設生態文明的要求。2012年黨的十八大報告進一步提出,建設生態文明是關系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的長遠大計,要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并形成了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五位一體總體布局思想。2015年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又提出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十三五規劃建議》提出,堅持綠色惠民,為人民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多個場合提到綠色發展理念,多次強調“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我們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寧要綠水青山,不要金山銀山,而且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習近平總書記用通俗易懂的語言闡明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建設的原則和目標,深化了綠色發展的理論內涵。
實現經濟發展與資源環境可持續的協調發展
綠色發展的目的是要實現可持續發展,具體來說是經濟發展與資源環境可持續的協調發展。筆者認為,中國經濟綠色發展的理論內涵包含兩個方面:一是經濟增長與資源環境負荷脫鉤,即經濟活動要遵循自然規律,增強資源環境的可持續性;二是使綠水青山成為金山銀山,其實質是使資源環境可持續成為生產力,促進經濟增長。
首先,實現中國經濟的綠色發展,要讓經濟增長與資源環境負荷脫鉤,增強資源環境的可持續性。這需要從加法和減法兩個方面努力。所謂加法,就是尋求綠色發展導向的經濟增長新動力,同時實現經濟增長和資源環境可持續性的改善;所謂減法,是指經濟增長要遵循自然規律,不增加或少增加資源環境負荷。
可持續發展理論關于可持續性有兩種不同的認識:一種是弱可持續性的發展理念,認為自然資本和人造資本之間是可以替代的,只要保持自然資本和人造資本的總和不變,向人類社會提供服務流量的能力就可以保持不變;另一種是強可持續性的發展理念,認為有些自然資本是不可替代的,經濟增長不能超越資源環境承載力。重視人類社會的主觀能動性,認為通過技術進步可以克服自然資本減少帶來的增長極限;后者則強調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的極限性和硬約束。實現中國經濟的綠色發展,需要綜合這兩種認識,既重視創新驅動的積極作用,又重視資源環境承載力的硬約束。
從加法的視角看,創新驅動將是綠色發展導向的經濟增長的新動力,通過推廣應用綠色技術,加快發展綠色產業,可以同時實現經濟增長和資源環境可持續性的改善。從減法的視角看,經濟增長應遵循自然規律,關鍵在于資源環境負荷不得超越資源環境承載力,尤其是在資源環境負荷超載地區,必須使資源環境承載力的硬約束成為倒逼產業轉型的政策抓手。
其次,實現中國經濟的綠色發展,要讓綠水青山成為金山銀山,使綠水青山真正成為自然生產力。當前在我國不少地區,綠水青山與金山銀山的目標之間存在一定的沖突。有的地區為了確保綠水青山,產業發展受到環境規制的限制,經濟增長受到影響;也有的地區為了追求經濟增長,降低環境規制的門檻,吸引了一些環境污染型產業。
研究發現,我國環境規制強度的地區差異,驅動了部分環境污染型企業從沿海發達地區向中西部地區轉移,也就是所謂的污染避難所效應在現實中確實存在。在當前經濟下行壓力較大的形勢下,有些地方擔心環保限產等措施會增加企業成本,影響經濟增長。由此可見,綠水青山并不能自動成為金山銀山。推動中國經濟的綠色發展,必須解決好綠水青山與金山銀山之間的目標沖突,一是要兼顧綠水青山和金山銀山的發展目標;二是在綠水青山和金山銀山發生目標沖突時寧要綠水青山,不要金山銀山;三是要使得綠水青山成為金山銀山。如前所述,推廣應用綠色技術,加快發展綠色產業,可以同時實現經濟增長和資源環境可持續性的改善,兼顧綠水青山和金山銀山的發展目標。在綠水青山和金山銀山發生目標沖突時,一定要強調經濟增長遵循自然規律,資源環境負荷不得超越資源環境承載力,也就是寧要綠水青山,不要金山銀山。使綠水青山成為金山銀山,則是綠色發展更高層次的目標,這就要求進一步思考綠色發展是如何促進經濟增長及提高企業競爭力的。
環境經濟學的波特假說認為,適當的環境規制將刺激技術革新。適當的環境規制可以促使企業進行更多的創新活動,技術創新將提高企業的生產能力,抵消由環境規制帶來的成本上升,提高產品質量,增強企業競爭力,從而有可能使企業在國內國際市場上獲得競爭優勢。大量實證分析證明,現實中確實觀察到波特假說的現象,表明適當的環境規制有利于促進經濟增長及企業競爭力,但也有的研究認為波特假說不能得到驗證。筆者認為,波特假說檢驗結果存在差異的原因在于企業異質性、行業異質性、空間異質性和政策工具異質性對企業行為響應帶來的影響。具體來說,不同的企業屬性對于環境規制的行為響應存在差異,有的企業會通過技術創新提升企業的生產能力,增強競爭力,有的企業則難以通過技術創新實現提升企業生產能力和競爭力的目標。此外,不同的行業屬性會對污染型企業的行為響應產生影響,不同的環境政策工具也會對污染型企業的區位遷移決策產生不同的影響。除此之外,空間異質性的作用也不容忽視,在不同的區域,污染型企業對環境規制會做出不同的行為響應。在區位條件有利、市場潛力大、盈利機會多的區域,企業面對環境規制會想方設法在當地留下來,努力適應環境規制對經營帶來的影響,因而環境規制會誘發更多的創新活動;在區位條件不利、市場潛力不大的區域,企業面對嚴厲的環境規制時,往往不會采用技術創新等措施去適應環境規制,而是采用遷移或關門停產等辦法進行規避。因此,環境規制需要考慮異質性的影響,針對不同的企業、不同的行業、不同的區域類型,采取不同的環境規制手段,才能兼顧經濟增長及企業發展,達到兼顧綠水青山和金山銀山的發展目標。
中國經濟綠色發展需解決的關鍵問題
實現中國經濟的綠色發展,當前需圍繞如何使經濟增長與資源環境負荷脫鉤、如何讓綠水青山成為金山銀山這兩大命題,重點解決好以下幾個關鍵問題。
第一,加快發展綠色產業。綠色產業既包括狹義的綠色產業,也包括傳統產業的綠色改造。狹義的綠色產業主要有八個行業:新能源產業、節能環保產業、信息產業、綠色制造業、文化傳媒產業、生物醫藥醫療保健產業、生產性服務業、現代農業。傳統產業的綠色改造則幾乎涵蓋所有的產業領域,涉及面廣,在經濟系統所占份額大。可以說,沒有傳統產業的綠色改造,就難以全面實現中國經濟的綠色發展。對傳統產業的綠色改造而言,主要是抓好綠色技術的研究開發和推廣應用,促使傳統產業向綠色生產轉型。綠色技術的經濟性是推廣應用綠色技術的關鍵,要重視研發具有經濟性的綠色技術,讓綠色生產有利可圖。
第二,加快發展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的經濟性是制約可再生能源發展的關鍵因素。隨著技術進步,風力發電和光伏發電的成本已經大幅度下降,但仍高于煤電。如果通過環境稅、碳市場等手段,將煤電的外部性部分內部化,風力發電和光伏發電的成本仍將略高于煤電,缺乏成本競爭的優勢。在當前電力市場飽和的形勢下,風力發電和光伏發電的發展遇到了不小的困難。建議盡快實施可再生能源配額制,通過強制性的可再生能源配額,鼓勵和引導可再生能源的發展。
第三,實行空間差別化的環境規制。如前所述,空間異質性會影響到污染型企業對環境規制的行為響應,因此應當實施空間差別化的環境規制。經濟發達地區經濟總量規模大,資源環境負荷重,但環境規制的波特假說已成為現實,實施嚴厲的環境規制的條件相對成熟,因此環境規制的主線應當是加強資源環境負荷的總量控制,使其不得超越資源環境承載力的硬約束。欠發達地區實施嚴厲的環境規制要比經濟發達地區更困難。我國的欠發達地區大多分布在中西部地區,地處大江大河的上游區域,或經濟發達地區的上風向區域,欠發達地區加強環境規制,維護綠水青山,是關系到全國國土生態安全的國家大事。因此,兼顧綠水青山和金山銀山應是欠發達地區實施環境規制的主要目標。鑒于欠發達地區的企業技術效率相對較低,導致環境效率較低,欠發達地區的環境規制應更多考慮技術準入,環境規制應以提高企業環境效率為主要目標。
第四,深化綠色發展的制度創新。要使綠水青山成為金山銀山,必須深化綠色發展的制度創新,重點有三個方面:一是完善綠色產業的制度設計,通過環境外部性的內部化,強化綠色技術、綠色生產的經濟激勵,促進綠色技術、綠色生產的推廣應用,使之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二是完善綠色消費的制度設計,要讓綠色、生態成為新的生活消費導向,使綠色、生態成為產品和服務的附加價值的組成部分,從而使得綠水青山真正成為促進經濟增長的自然生產力。三是完善綠色金融的制度設計,使金融系統成為經濟系統綠色轉型的支撐平臺。
(作者單位: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綠色 環境 發展 經濟 規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