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深·觀察深·觀察
港媒體驗深圳無現金日:移動支付已改變人們生活方式
港媒體驗深圳無現金日:移動支付已改變內地人生活方式
參考消息網9月6日報道 香港《南華早報》網站9月2日刊登Rachel Cheung的題為《深圳無現金日當天,中國的移動支付系統接受測試》的報道,摘要如下:
我們現在身處中國內地的南方城市深圳,在接下來大約一天的時間里,我們要在這里體驗沒有現金的生活。但是首先,我們需要移動數據——數據是必不可少的,僅次于一部智能手機。
一張包含1G數據流量的SIM卡的價格是200元。售貨員向我們保證說:“這筆交易很劃算,以后你就可以在網上充值了。”我遞給他兩張皺巴巴的100元鈔票,買下了這張SIM卡,這是我最后一次在這個城市使用現金,這里被稱為“中國硅谷”,是創新技術的溫床。
在此之前,我已經來過一次深圳,開了一個中國銀行賬戶。現在我又來了,我需要為中國內地最受歡迎的兩個移動支付系統設置手機“電子錢包”,這兩個系統是騰訊公司的微信支付和阿里巴巴集團旗下的支付寶。
第一個挑戰是短途打車。到達目的地后,司機拿起手機,問我是用支付寶還是微信支付,然后點出了收款的二維碼。我用手機掃了一下他的二維碼,輸入價格,付款完成。
我們到了東門町廣場——三層樓的商場里有不少賣小吃的攤位。以前在這里,現金是王道,但現在可不是這樣了。一些商家把他們的二維碼擺在柜臺上或者貼到墻上,還有一些人把二維碼做成徽章戴在胸前。只需輕觸幾下手機屏幕,交易就可以完成,連年紀大的商家也趕上了這波潮流。
我又來到了太陽百貨,那里的便利店、發廊和超市都接受移動支付,自動售貨機和迷你K歌亭也是如此。
隨后,我們來到一家高檔餐廳吃午飯。服務生指著桌角的二維碼說:“菜單在這里。”我們掃了一下那個二維碼,打開手機上的數字菜單,用這種方式來點菜,用餐結束后通過手機買單,整個過程井然有序。
除了出租車,我們看到移動支付系統也逐漸在深圳所有形式的公共交通中推廣。今年7月,四條公交線路開始接受移動支付。大多數乘客仍在使用交通卡乘坐地鐵,不過,通過支付寶和微信支付都可以給卡充值。對于共享單車等一些服務來說,移動支付是唯一的選擇。
不過,移動支付系統也存在一些缺陷。
移動支付需將電子錢包與本地銀行賬戶綁定,因此游客會面臨一系列問題。
但對當地人來說,支付寶和微信支付不僅改變了人們交易的方式,還改變了他們的生活方式。深圳居民楊青青(音)現在使用支付寶叫外賣、買電影票和飛機票,甚至還用它來兌換外匯,她說:“起初,我只在淘寶上使用支付寶購物。但是現在它的使用范圍越來越廣,已經滲透到了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移動支付系統的便利性也可能以隱私為代價,而用戶往往會忽略這一點。這些系統每天處理大量的個人信息,用戶的消費習慣、定位、財務記錄、甚至病史都會被暴露出來。
不過用戶似乎并沒有對這個現象給予過多關注。楊青青說:“他們收集大數據,就像許多音樂應用程序根據你常聽的歌曲推薦播放列表一樣,我沒有想過他們會不會將這些信息用于其他目的。”
根據內地咨詢公司艾瑞咨詢集團的數據,去年通過支付寶和微信等第三方在線支付渠道支付的款項總額達到了38萬億元人民幣。(編譯/苑欣芳)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支付 移動 深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