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深·觀察深·觀察
互聯網思維引領設計產業“聚變”——
設計消費有望迎來爆發式發展
5月5日,北京國際設計周與天貓共同發布了一款“設計貓(design mall)”,定位于“設計的綜合體”,分為線上和線下兩大部分。這也是設計消費“觸網”嘗試020模式的一次實踐。人們關于設計消費的思考和探索,不但帶來設計業從小眾“圈內”到大眾“圈外”的轉變,也為我國電商業實現自身轉型升級提供了有益啟示
據北京設計周運營總監張欣介紹,“設計貓”分為線上和線下兩大部分。線上部分主要為銷售上千款國內外設計品的天貓旗艦店,提供購物場景;線下部分則落實于集設計消費、展覽、設計師交流、社交、餐飲、藝術表演為一體的設計展會,提供消費體驗。在傳統設計流程中,消費者往往不參與創作流程,只在最終銷售環節面對已經制作成型的設計品,然后根據既有因素做出購買判斷。而“設計貓”則提出,為“設計消費”行業打造獨有的商業模式閉環,即從設計創意到產品開發、生產、銷售、設計師互動再形成新的設計創意,打造消費者可以參與和互動的流程。消費者不但可以開拓思維,像設計師一樣去思考所需,還可以與設計師交流,對最終產品提出個性化修改意見。此外,結合在線支付等互聯網、移動互聯網技術,設計消費的支付模式、營銷方式也將有所突破。
國務院此前發布的《關于推進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與相關產業融合發展的若干意見》,明確要求加快推進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這將為設計消費帶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潛力待放
北京工業設計促進中心主任陳冬亮告訴記者,他們與北京市統計局合作開展了調查研究,初步顯示僅北京地區目前就擁有20000多家各類設計創意企業,專業從事設計活動的人員總數約達20萬人,2013年北京設計產業收入超過1200億元。北京國際設計周去年在短短一周內吸引了600多萬觀眾,交易額超60億元。
但由于長期以來缺乏資金和市場平臺的支持,很多國內優秀的設計只能停留在稿紙階段或生產一兩件樣品。“只有能夠量產的設計才能稱為設計產品,不能夠量產的設計只是作品。”LEXON創始人Rene Adda曾在中法設計高端論壇上說。
對于很多設計師尤其是年輕設計師來說,將作品變成產品是一道坎。這也使設計業常常被誤認為是特定“圈內”人參與的“小眾游戲”,產業和消費市場的活力遠未釋放出來。
“觸網”互動
這些年,無論是日漸成熟的北京國際設計周,還是剛剛起步的深圳設計展,都在試圖搭建設計與大眾消費對接的平臺。而與互聯網的融合將加速設計消費的“成長”。
“中國有大量本土設計師和原創設計品牌,我們愿搭建通路,讓消費者在互聯網上認識、了解這些品牌,最終消費、購買這些品牌。”天貓CEO王煜磊告訴記者。擁有7萬多個品牌的天貓,在對其線上產品交易分析時發現,與設計相關的“時尚商品”的成交占比,已經超過總成交量的50%。王煜磊說,“天貓2014年度核心的戰略之一,就是品牌時尚化。”
“這種合作會將中國的設計消費帶入互聯時代。”北京國際設計周組委會副主任孫群表示。網購設計產品,并非簡單將此前線下的交易轉移到線上進行。設計消費“觸網”后真正的爆發點,是引入互動,是一種消費模式的再造。
我國電子商務發展十數年,互聯網消費人群的消費心理也在發生變化,從適應網上購物,到挑選性價比較高的產品,再到現在已開始邁入個性化消費的“大門”。
一方面,人們的購物行為有時已不僅僅是在買商品,而是通過購買表達其對商品背后蘊含理念的認同。對這種消費心理的把握,在電動汽車特斯拉、小米手機、樂視超級電視,以及“褚橙”、“柳桃”、“潘蘋果”等產品的營銷中,都一再被應用。另一方面,互聯網的便捷性、移動互聯網的直達性,也使購買者參與產品設計過程成為可能,且互動操作越來越簡便。
“設計不能再限于工作室中的自我詮釋,繼續閉門造車、曲高和寡了。它應該聽聽大眾的聲音,滿足消費者的實際需求。”ACF設計產業集團創始人王昕感嘆說。
編輯:羅韋
關鍵詞:設計 消費 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