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銳·評論銳·評論
建設制造強國需要復合行動路徑
在新工業革命時代,中國社會正進行著一項偉大的社會實踐,這就是實施《中國制造2025》,建設制造強國。新工業革命時代給政府、企業、研究機構、生產者、消費者提出了新挑戰,新的生產模式和商業模型漸次被替代,不斷出現的創新性技術和顛覆性技術給從業者和生產者提出更高要求,生產性基礎設施、制造標準和產業政策也將面臨重大調整。在這種機遇與挑戰并存,競爭與合作互演的時代,中國建設制造強國需要多元化的復合行動路徑。
建設制造強國,需要改革完善教育體系,建立先進的人才培養和引進機制。必須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從基礎教育起步,普及計算機和信息技術知識,在全教育階段推廣數字工具的創新性使用;要建立國民完整的終身職業教育體系,實行教育機構與企業合作的職工培訓制度,全面提高職工的生產技能;要面向未來、面向新工業革命時代的要求,開展教育內容和教育形式的國際合作交流,進行課程內容的改革,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教育水平;要建立開放、靈活的人才引進機制,廣納全球一流的、具有實踐經驗且卓有成就的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為中國服務。
建設制造強國,需要集中力量進行復雜技術、前沿技術的攻關。要依托本土技術進行智能制造、綠色制造、大型裝備制造、工業軟件等領域的技術攻關,根據比較優勢,有條件、有選擇地購買全球領先制造技術,加快適應不斷變化著的全球技術市場,掌握某些先進制造技術市場的主動權,實現中國在全球先進制造價值鏈高端的嵌入。要在制造行業內、制造行業間建立技術合作平臺,有效整合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大型企業的技術研發力量,實現重要行業關鍵技術或核心技術的突破,特別是要實現若干尖端制造領域顛覆性技術的突破。要提升中小企業的數字化運用能力,鼓勵中小企業參與全球技術合作交流,支持中小企業專注于技術含量高、市場前景好的模塊制造和零部件制造,把控關鍵模塊的核心技術和制造工藝,為國際頂級企業提供專業化模塊制造服務,實踐新工業革命時代和“工業4.0”所設計的先進制造技術的應用和開發。
建設制造強國,需要實現品牌戰略,開展制造標準領域的國際化合作。要遴選和發掘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企業,全面進行國際頂級制造品牌的創意、策劃、設計、宣傳和保護,依據國際市場,推行精、專、美的制造理念,開展面向全球市場的品牌開發和海外市場認證,創立系列具有世界影響力的頂級制造品牌,構筑起多層級、多領域的世界知名制造品牌體系。同時,要積極參與知識產權保護和國際制造標準的制定,通過開放、包容、互利、有效的標準制定合作,建立起國際市場推崇或公認的中國制造品標準體系,確立中國制造在全球制造領域的話語權,有效應對新工業革命給全球制造行業帶來的制造標準的重大變革。
(作者為中國數量經濟學會常務副理事長兼秘書長,鄒雅婷摘編)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制造 技術 建設 強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