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閱讀理解題的荒誕色彩從何而來
“挖了那么多‘坑’的考題究竟能不能很好地測出學生的閱讀能力?”你肯定也曾產生過這樣的懷疑:一邊做著語文試卷上的閱讀理解題,一邊想,作者真是這樣想的嗎?不僅學生有這樣的疑問,作者也有。近些年,屢屢見到有文章被選入語文試卷的作者,以玩笑的口吻說,自己去答,也只能拿到一半左右的分數。而文章經常被選入語文試卷的知名作家周國平,最近更是專門出了一本書——《試卷中的周國平:對標準答案說不》(5月21日《新京報》)
閱讀理解是語文試卷上必不可少的內容,良好的閱讀理解能力也是每一個學生甚至每一個受過一定教育的人都必須具備的技能,否則,不僅在考試中考不出好成績,在工作生活中也會處處碰壁、受困,帶來意想不到的損失。
作者自己都答不出自己的“原意”,這讓很多閱讀理解題蒙上了一層荒誕的色彩,也屢屢落人口實,成為人們嘲諷的對象。那么,作者做不好自己作品的閱讀理解題,真的有那么荒誕嗎?
近些年,屢屢見到有文章被選入語文試卷的作者,以玩笑的口吻說,自己去答,也只能拿到一半左右的分數。
其實,從解讀文學作品的角度來看,作者自己的理解并不重要,甚至作者理解不對“作者原意”的現象也沒什么好奇怪的。因為,文學作品一旦完成,就具有了它自己的生命力,很多時候,連作者本人都無法再對其施加影響。而且,文學作品的活力就在于它能夠在不同的讀者那里獲得共鳴,而由于讀者知識背景各異、理解角度各異,對作品的理解也就很容易產生截然不同的結果。
所以,讀者從中讀出什么樣的信息,是一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問題,很多解讀完全出乎作者本人的意料之外也屬正常。而且,如果某件文學作品只能從作者“原意”的角度解讀,或者除了“原意”之外再也挖掘不出其他的“內涵”,往往說明這類的作品是死的,是沒有生命力的,是注定會在流傳的過程中被淘汰的。
從這個角度來看,作者本人對于做不對針對自己作品的閱讀理解題應該感到開心才對,因為這至少從一個側面說明其作品已經具有了一定的普遍意義,可以在不同的讀者那里獲得不一樣的共鳴。
《對標準答案說不:試卷中的周國平》
魯迅先生在談到國人對《紅樓夢》的閱讀體驗時說,“單是命意,就因讀者的眼光而有種種:經學家看見《易》,道學家看見淫, 才子看見纏綿,革命家看見排滿,流言家看見宮闈秘事……”這里的“命意”之不同,說的就是閱讀理解問題。這些不同之間,并無對錯之分,也無高低上下之別,有的只是“眼光”和角度的差別而已。
如今的閱讀理解題之所以披上了一層荒誕的色彩,問題不在作者能否做得對上,而在問題設置的科學性上。
正如前面所說,不同的人對同一作品的理解具有非同一性,相應的,科學的閱讀理解考題的設置應該是開放的而非封閉的,對考生閱讀理解能力的考察,重點應該放在解讀和理解是否能夠言之成理、角度是否新穎上,而非是否能夠與出題者所認為的“標準答案”相契合上。恰恰是在開放性上,閱讀理解題一直固執地保持著非此即彼的答案設定,遭人詬病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開放式的答案設置,不僅是對學生的考驗,也是對教育工作者的考驗,不僅對教育工作者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會增大教育工作者的工作強度,更考驗教育工作者開放、包容、公平、公正的素養與品質,最終指向的其實是教育教學綜合水平的提升和全面改革。教育工作者應該有這個魄力,也必須因應時代的變化,作出這樣的改變才行。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理解 閱讀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