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圖國企民企·圖
“一帶一路”上的中國企業
五礦集團:礦產企業出海,目光向“一帶一路”沿線轉移
承擔著國家重要金屬資源保障者的核心使命,國際化戰略一直是中國五礦集團公司(下稱“五礦集團”)戰略的核心組成部分。
數據顯示,五礦集團境外礦山遍布亞洲、大洋洲、南美洲和非洲等主要資源地,境外機構與工程項目遍布全球60多個國家和地區,是中國最大的金屬礦產企業集團,也是全球最大的冶金建設運營服務商。
五礦集團董事長何文波在接受《中國經濟周刊》專訪時表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后,五礦集團在海外礦產投資上有一個“轉移”:原來的投資大多在澳大利亞、秘魯等礦產開發比較早、比較成熟的國家和區域,目前,按照國家的整體戰略布局,將加大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開發力度。
“一帶一路”國家礦產資源豐富,為我國礦產企業“走出去”提供了重大機遇。對沿線國家來說,通過礦山的建設也能帶動基礎設施的投資,從而促進當地經濟發展。
馬中關丹產業園
“總的來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基礎設施及配套還不成熟。我們在沿線國家有些礦權,但由于基礎設施的原因,還沒有來得及大規模開發。”何文波對記者說,基礎設施不強,恰恰意味著對礦產資源的需求,在資源開發、產能合作及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有很大的需求空間,“文章很大”。
而這與五礦集團自身的一篇大文章緊密相關。2015年12月8日,國務院國資委正式宣布五礦集團與中冶科工集團實施戰略重組,中冶以整體并入的方式成為五礦集團的全資子公司。重組后的新五礦打通了從礦山的獲取到勘查、設計、施工、采礦、選礦、冶煉、物流、貿易的全產業鏈。
何文波介紹說,自2016年6月2日重組大會召開以來,整合工作一切順利。在頂層設計方面,基于國有資本投資公司試點進行總部機構調整;在業務的整合與融合方面,推進內部市場共享等。接下來將會推進海外資源整合。
“原中國五礦,就是一個以金屬礦業為主的公司。重組之后,擁有了一些‘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礦權,未來將會結合五礦的發展統一考慮,今年會進行這些同類業務的整合。”何文波向記者表示。
中國建設銀行:優中選優,“一帶一路”項目已儲備268個,投資總額達4660億美元
“一帶一路”上,一批有影響力的標志性項目逐步落地。背后離不開金融的支撐。資金融通也是“一帶一路”建設的主要內容之一。
2014年11月8日,習近平主席在北京APEC會議期間宣布,中國將出資400億美元成立絲路基金。當年12月29日,由外匯儲備、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國家開發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共同出資,絲路基金在北京正式注冊成立。目前,絲路基金首批投資項目已正式啟動,實際撥付投資金額已達53億美元。
去年1月,由我國發起設立的多邊開發性金融機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正式開業,“一帶一路”建設又增添了一個專業、高效的融資平臺。一年多來,亞投行以17.3億美元的貸款撬動了125億美元的投資,包括世界銀行、亞洲開發銀行、歐洲復興開發銀行等都開始與亞投行合作,共建“一帶一路”。
除了政策性金融,商業銀行也積極投身“一帶一路”建設。中國建設銀行董事長王洪章對《中國經濟周刊》表示,“一帶一路”戰略的推進必將撬動沿線國家大批戰略性基礎設施項目建設,對資金的需求將會激增,但受制于沿線國家政府財力有限、資本市場和金融體系發展相對緩慢、跨境金融合作層次較低等因素,普遍存在巨大資金缺口,急需外部力量支持。據IMF測算,未來5年,僅“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基礎設施建設累計投資額就將超過3萬億美元。由此可見,“一帶一路”區內資金難以滿足其投資增長需求,龐大的戰略計劃僅依靠政策性金融、開發性金融支持遠遠不夠,運用社會資本也難以一蹴而就,商業銀行信貸資金參與必不可少。
王洪章介紹說,目前建設銀行通過優中選優,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累計儲備268個重大項目,遍布50個國家和地區,投資金額共計4660億美元,主要涉及電力、建筑、礦產、交通、油氣、通信等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基本實現了“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全覆蓋。
老撾南歐江二期水電站項目,中國建設銀行作為唯一一家商業銀行入圍銀團,展現了快速響應和專業能力。
老撾南歐江梯級電站項目是中資企業首次在海外獲得整條河流流域開發權的項目,分為7個梯級電站進行開發,總裝機容量127.2萬千瓦,年發電量50億千瓦時。“老撾南歐江二期水電站”項目是其中的一、三、四、七級電站,擬于2020年8月投產,該項目于2016年9月東盟峰會和東亞合作領導人系列會議期間,由中老兩國總理見證了協議草簽。
該項目融資金額大、貸款期限長且融資時間緊迫。建設銀行迎難而上,穩步推進,5個工作日即提交了客戶滿意的投標材料,并作為唯一一家商業銀行入圍銀團。從接到客戶方項目融資招標通知,到貸款協議最后成功簽署,僅用了9個月的時間,確保融資按照預定時間順利完成。
“在‘一帶一路’建設上,政府引導、企業為主體、金融跟上,這種協同推進的模式,體現了中國制度具有巨大的優越性。”歐曉理說。
正泰集團:民營企業“抱團”出海,設立基金,海外建廠
在“一帶一路”倡議的背景下,民營企業出海布局也進入加速期。3月21日,全國工商聯在京召開民營企業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工作視頻會議,全國政協副主席、全國工商聯主席王欽敏在會上指出,民營企業已經成為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力量,涌現出一大批著眼全球、實施國際化戰略和資本運作的優秀民營企業。
今年3月,全國政協常委、正泰集團董事長南存輝在接受《中國經濟周刊》采訪時表示,在近年全球貿易保護主義抬頭、逆全球化勢頭上揚的形勢下,“一帶一路”建設有望帶來一個新的包容性全球化時代,為我國企業“走出去”創造了一個重要機遇。
南存輝表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人口總量龐大,其中大多數都是發展中國家,尚處在工業化初期階段,正泰的產品質量、服務、價格等在這些市場上有較大的競爭力,增長空間和潛力巨大。目前正泰已經在德國、泰國、埃及、巴基斯坦、伊朗等國家相繼設立了工廠。在巴基斯坦,正泰電力變壓器占據該國70%市場份額。
他還告訴記者,針對單個民企實力弱小的情況,正泰本著“內聯大、外聯強”的原則,積極“抱團”走出去。去年,由正泰等參與發起的“綠絲路基金”,致力于絲綢之路經濟帶生態改善和光伏能源發展;由正泰等發起成立的浙江省最大的民營投資公司“浙民投”積極參與“一帶一路”重大項目的投資并購。前不久,正泰參與的中國—中東歐基金預計規模達100億歐元,將以金融服務促進中東歐產能合作。
另一家知名民營企業,新奧集團于2014年2月發起成立了中國絲綢之路基金會。新奧集團以能源為主業,但成立的基金會卻專注于文化,先后于2014年、2015年在哈薩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納、俄羅斯首都莫斯科舉辦了第一屆、第二屆絲綢之路國際文化論壇。
新奧集團還在其總部所在地河北廊坊建設了絲綢之路國際文化交流中心,其中建有劇場、美術館、文博館等,計劃于2018年5月正式竣工并投入使用。“希望搭建平臺,讓各個國家的文化在這里展示。”
作為一家能源企業,同時“一帶一路”上能源合作又是重要方面,新奧集團為什么選擇從文化切入“一帶一路”?新奧集團董事局主席王玉鎖告訴《中國經濟周刊》,“首先這是一種社會責任;其次,希望以文帶商。”
“絲綢之路經濟帶上的天然氣項目,特別是中亞地區的項目,央企已經做起來了,我們參與海上絲綢之路的油氣項目。” 王玉鎖說。
2016年,新奧集團斥資7.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49.06億元)收購澳大利亞領先能源企業桑托斯(Santos Limited)11.72%股份,成為其第一大股東。通過這筆收購,新奧集團打通了天然氣的上中下游產業鏈。
在“一帶一路”上轉型升級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強調,中國愿同沿線國家一道,構建“一帶一路”互利合作網絡、共創新型合作模式、開拓多元合作平臺、推進重點領域項目,攜手打造“綠色絲綢之路”“健康絲綢之路”“智力絲綢之路”和“和平絲綢之路”,造福沿線國家和人民。
因此,中國“一帶一路”倡議不是中國對外輸出過剩產能、落后產能。許多中國企業都在依托“一帶一路”加快轉型升級,促進結構調整。
“走出去”的創新思維、轉型發展
中國電力建設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國電建”)4月21日披露非公開發行結果,募集資金119.99億元。募資將投向老撾南歐江二期水電站項目、巴基斯坦卡西姆港燃煤應急電站項目等。
這是建筑板塊央企上市公司規模最大的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項目。中國電建是全球水利水電工程龍頭,占有中國65%以上水電建設市場和全球50%以上大中型水利水電建設市場。分析人士認為,在“一帶一路”倡議推動下,中國電建將迎來海外市場的黃金發展期。
“在‘一帶一路’戰略背景和政策支撐下,通過強化國際經營,集團加快傳統產能轉移、業務結構調整和產業轉型升級。”中國電建董事長晏志勇在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說。
中國電建此次定增項目中,由誠通集團牽頭設立的國家級基金——中國國有企業結構調整基金也參與其中,認購1.54億股,投資金額約12億元,成為中國電建第六大股東。
誠通集團總裁、中國國有企業結構調整基金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朱碧新告訴《中國經濟周刊》,結構調整基金參與此次中國電建非公開發行項目,將優化中國電建資本結構,進一步推動中國電建加快國企改革步伐,充分體現了結構調整基金的戰略定位及引領作用。未來雙方將建立更加緊密的戰略合作關系,在水利水電優勢主業及水環境治理等新興環保板塊開展更深入合作。
“一帶一路”倡議為中國工程企業實施“走出去”戰略,實現國際化帶來重大機遇。同時也應看到,海外工程呈現出一些不同于以往的新特點,需要建設者的創新思維、轉型發展。
中交二航局總經理由瑞凱告訴記者,海外工程呈現三個新特點:一是工程項目模式多樣化,既需要單純的工程施工,也需要設計施工總承包,還需要項目前期規劃、管理咨詢、設計咨詢,需要對工程項目的投資與開發;二是工程項目專業領域日趨多樣化,既有房建項目,也有港口、公路、鐵路等交通基礎設施項目,以及石油天然氣、發電等能源基礎設施等專業領域的項目;三是要素國際化和本地化。以往,我國對外工程承包的傳統優勢是價格,同時也以帶動中國勞動力和中國設備材料輸出為特點。但是,“一帶一路”涉及的國家眾多,情況各異,且多數國家對于國外勞動力和一些設備材料的進入限制越來越嚴。
由瑞凱表示,這些新特點都要求工程企業充分利用“一帶一路”機遇,實現自身轉型升級,從而在國際工程建設市場中能有更大作為。
與此同時,隨著“一帶一路”沿線各國基礎設施投資建設模式越來越多樣化,金融機構能夠擔當的角色也越來越多。
“在‘一帶一路’倡議推進的過程中,對銀行綜合化服務的需求是存在的,但需要銀行補充發展的短板,提升服務功能。只能提供存款貸款就談不上綜合化服務。”建設銀行董事長王洪章表示,“一帶一路”給銀行業提供了新的發展機遇,也對深化轉型、增強“一帶一路”金融服務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要認清轉型發展的“時”和“勢”,力促服務“一帶一路”戰略真正落地。目前,針對“一帶一路”相關金融服務需求的創新,建設銀行整合境內外資源,積極開展跨境貿易及投資并購、全球授信、投資銀行、現金管理等產品創新。
組建“走出去”聯合艦隊;充分防控投資風險
3月15日,中國石化集團與中遠海運集團確定了2022年中國石化船用潤滑油在中遠海運的用量力爭達到50%的目標,進而徹底打破外油品牌壟斷中遠海運潤滑油供應的局面。
當前世界貿易的80%以上都是通過航運完成,中國外貿出口貨物的80%以上也是由航運完成。然而,全球船用油市場80%以上一直以來控制在殼牌、埃克森美孚、雪佛龍、嘉實多和道達爾這五大外油品牌手中。
在“一帶一路”背景下,中國企業擁有了更大的發展平臺,迎來了發展的黃金時期。組建“聯合艦隊”共同開拓海外市場,成為不少企業新的選擇。
近日,東方航空與中國中車集團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在航空客運、航空物流、航空旅游、設備制造、金融投資等領域開展深層次、全方位的合作。后續雙方將建立高層互訪機制、部門聯絡機制、合作推進機制,充分發揮各自的資源和品牌優勢,努力實現業務互補、聯動發展,共同拓展“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市場,不斷提升國有資本配置和運營效率。
五礦集團董事長何文波也告訴《中國經濟周刊》,資源開發能夠帶動冶金冶煉、裝備制造、工程建設、電力交通等下游行業,目前五礦已與南美等國探討礦產開發產業鏈下游合作,希望能帶動其他企業一起“走出去”。
“總體來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區域礦產資源開發環境還不成熟,意味著一定的風險,上下游企業可以‘聯合出海’,降低投資風險。”何文波建議,國家在“一帶一路”方面能夠搭建平臺,組織相關企業聯合出資。
有了多年實踐經驗,中國企業對于“走出去”的風險有了更多考慮和更好的把握。
東方航空總經理馬須倫對《中國經濟周刊》表示,積極投身“一帶一路”建設,但同時也要看到,“一帶一路”沿線市場也是有風險的,法律風險、文化風險、經營風險都存在。“尤其法律這一塊,不能小視。我們現在的做法是,在海外聘請法律顧問,跟海外著名律師事務所合作,把法律風險降到最低。”
誠通集團總裁朱碧新則提示,企業走出去開展“一帶一路”建設,需要建立和完善保障機制。希望政府能夠統籌規劃,引導企業,避免企業在境外尋找項目過程中的不正當競爭。企業也要對項目所在國的政治形勢、法律法規、投資環境有深入的了解,在投資決策和落地實施、運營中充分防控風險。
“目前,率先走出去的企業多是國企以及大型工程項目,對于中小型民企如何走出去,不走彎路,不進入灰色地帶,不給國家帶來負面影響,值得高度關注。建議要充分發揮國資境外平臺的作用,助推民營企業融入‘一帶一路’。”朱碧新對《中國經濟周刊》說,政府搭臺,央企領軍,民營企業抱團出海,境外華商轉型升級,將是未來“一帶一路”建設的主旋律。
“一帶一路”朋友圈
倡議來自中國,成果惠及世界
外交部部長王毅日前表示,“一帶一路”倡議不是“會員俱樂部”,而是廣泛參與的“朋友圈”。只要認同絲路精神,大家都是平等的合作伙伴,都可以以各自認為合適的方式來參與共建“一帶一路”,從“一帶一路”的發展當中分享機遇。
如今,開放、合作的成果已在“一帶一路”沿線相繼綻放,越來越多加入這個廣闊“朋友圈”中的伙伴受惠于此。
改善基礎設施
作為“一帶一路”的“旗艦項目”,“中巴經濟走廊”成為互惠互利的典范。 巴基斯坦《觀察家報》網站報道稱,據估計,2016年至2018年,中國的投資可以拉動巴基斯坦GDP增長率超過6%。
2014年2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同來訪的巴基斯坦總統侯賽因達成共識,瓜達爾港被列為促進中巴“一帶一路”合作的旗艦項目。
瓜達爾,在烏爾都語里的意思是“風之谷”。歷史上,東印度公司的探險家曾用“崎嶇而老舊”來形容這片土地。而今天,在巴基斯坦人民眼中,這里是國家振興的重要希望。
在中巴“一帶一路”合作不斷推進的背景下,瓜達爾港建設收獲了強大動能,建設日漸完善,商業吸引力與日俱增。新國際機場、職工培訓中心、現代化醫院、裝機容量30萬千瓦的燃煤發電廠、日處理能力達500萬加侖的海水淡化廠等項目,不僅將改善當地民眾的生活水平,也將豐富瓜達爾的產業結構。
瓜達爾市長巴布·古拉布對《人民日報》記者回憶瓜達爾項目合作協議簽署的時刻:“你無法想象當時我有多么激動。習近平主席是一位目光深遠的領導人,別人只能想到幾年,他的構想能涵蓋幾十年,甚至一百年。如今瓜達爾港建設正朝著習主席提出的方向推進。作為‘一帶一路’的重要組成部分,瓜達爾港建設不僅將惠及中巴兩國人民,而且將造福區域國家的人民。”
在非洲,始建于1970年的坦贊鐵路是新中國成立后實施的規模最大的成套援外項目之一。目前,中國、贊比亞、坦桑尼亞三國對升級改造坦贊鐵路的談判正在進行當中。
4月28日,坦桑尼亞使館全權公使Saidi Hussein Massoro表示,坦贊鐵路是中非合作的見證和標志。“‘一帶一路’倡議獲得了國際社會的廣泛支持,清楚地證明了該倡議不是‘獨角戲’或‘空口號’,而是一系列具體措施,這些措施將大力推動全球和區域經濟發展。” Saidi Hussein Massoro公使說,“坦桑尼亞不僅全力支持‘一帶一路’倡議,而且已經開始落實這一倡議。”
推動產業升級
里海之濱的阿克套是哈薩克斯坦著名港口城市,由于周邊油田眾多,這里也是哈薩克斯坦重要的石化行業基地。中國與哈薩克斯坦在非資源領域最大的合作項目——中哈里海瀝青合資公司就坐落在這里。
哈薩克斯坦擁有豐富的石油資源,是原油開采和出口大國。然而,由于煉化技術發展相對滯后,該國許多石化產業鏈下游產品長期依賴進口。2014年以前,哈薩克斯坦近九成的瀝青需要從俄羅斯等國進口,嚴重制約哈薩克斯坦基礎設施建設與經濟發展。
中哈里海瀝青合資公司由中國中信集團與哈薩克斯坦國家石油天然氣公司共同投資。經過3年的建設發展,瀝青廠目前每年可加工原油100萬噸,生產氧化瀝青、改性瀝青、混合油等產品,徹底改寫了哈薩克斯坦瀝青嚴重依賴進口的歷史。
在斯里蘭卡最南端重鎮漢班托塔,中斯雙方正在推進的中斯工業園項目則將為這個新興地區的騰飛注入最強勁動力。正如斯里蘭卡總理維克勒馬辛哈接受新華社采訪時所說,依托漢班托塔港的發展,10年、20年后漢班托塔地區將成為斯里蘭卡的“深圳”。
中斯工業園占地50平方公里,將引領和帶動斯里蘭卡南部地區整體發展,有利于斯里蘭卡實現建設高附加值產品加工中心、國際航運中心和國際商業中心的目標,也有助于進一步促進和深化中斯雙邊投資及產能合作。
創造大量就業
在“一帶一路”建設中,中方工程企業積極推行海外用工屬地化成為慣例。中交二航局總經理由瑞凱表示,公司大多數海外項目外籍員工占比達到了40%以上,巴基斯坦項目巴方員工占比更是達到80%以上。
數據顯示,建設兩年來,“中巴經濟走廊”已為巴方創造了超過13000個新就業崗位。
作為民營企業,正泰集團董事長南存輝也表示,“走出去”過程中,“包容、尊重、本土化”成為正泰深耕全球市場的關鍵詞。
在斯里蘭卡CHINTPOWER公司,正泰組建了本土化精英團隊和資深電器行業專家隊伍,并且創建了極富特色的“電工俱樂部”。會員已經超過3000名,在業內名氣“響當當”。
“‘一帶一路’倡議由中國提出,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讓沿線國家和地區共同參與,可以說是中國為自己和其他國家的共同發展及繁榮而精心打造的。”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鄭永年近日在接受《人民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一帶一路”倡議契合了沿線國家和地區的發展需求。許多國家加入“一帶一路”建設,主動與中國合作,表明了他們對這一倡議的理解和支持。“一帶一路”建設產生的效益已經開始在沿線國家顯現。
“一帶一路”的朋友圈還在不斷擴大。隨著5月在北京召開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漸漸臨近,正如俄羅斯《專家》周刊網站刊文所稱,“所有人都想成為中國的朋友”。(《中國經濟周刊》記者謝瑋對本文亦有貢獻)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一帶一路 中國 國家 項目 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