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人物·生活>聚·焦點聚·焦點
許江:守住優秀傳統文化的根脈
原標題:守住優秀傳統文化的根脈
今年年初,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聯合印發《關于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引起全國文藝界、教育界的高度重視。大家一致認為,推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與發展,對核心價值觀念的建設,對民心民智的凝聚,對青少年教育,對文化自信的培養和堅守,十分重要。圍繞工程的建設,我有三點建議。
第一,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應重在活化。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從以中國詩詞為代表的文學藝術系統、以中國書畫為代表的視覺文化系統、以中國戲曲為代表的曲藝音樂系統,到以中國雅集為代表的總體藝術系統、以中國器物為代表的生活藝術系統,是一個既汪洋浩瀚又絲絲入扣的整體,一個既表征鮮明又內涵深厚的整體。同時,中華文化是一個自我完善與創新的體系,從這個體系追根溯源,可以理清很多根源性的因素。這些因素是文化自信的內涵,它讓中華文化具有不斷修復、不斷補強、不斷更新的力量。
比如中國人的觀看,同樣畫一座山,西方傳統藝術是從一個固定點來觀看,定點定時;而中國古人卻是山腳住幾天,山腰住幾天,山頂上去過多次,最后將整座山攝入心中,當他要畫的時候,和盤托出。所以黃公望可以將富春江一條江畫出來,歷代往圣可以把長江萬里攝于眼中。這種游目玄覽之法,飛身天外,俯察萬里,馳騁的正是這般云物映帶的胸壑,游目騁懷的意涵。《文心雕龍》說:“目既往還,心亦吐納”,那觀看的眼光如飛矢射將出去,又從對象那里彈射回來,隨著目視的循環往復,心靈也收放吐納。這正是中國人講的意境,在眼與心之間相融相生的意境。這種觀看、這種意境不是歷史上哪幅畫所獨有,而是縱貫中國歷史的根源性因素,是我們不斷回返的家園。
在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拓展中,往往存在著某種誤區,以為拒絕了西方的東西,就能做好傳統文化的繼承。應當看到,時至今日,我們的生活方式、生活環境與傳統已有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們已經真實地生活在一個全球語境之中,那種退回到舊日時光,重新困囿在某種窄小的園地之中,滿足于假古董式的模刻仿造的想法,應當引起警惕。
中國新興木刻的誕生便是教科書般的一例。在上海都市文化初創的歲月,魯迅先生拎著竹籃,一手介紹珂勒惠支、麥綏萊勒等進步的西方現代藝術,一手剝開中華傳統石刻濃重深厚的拓片,用中西的交融,滋養了中國木刻第一代人,構建了中國藝術再生創新的一種范式。正是這種引西融中的方法,激活了中國文化傳統獨有的力量,有效地再生了深蘊其中的根源活力。中國傳統繪畫向有“課徒”的傳統。所謂“課徒”,即在授課之時,邊解說邊示范,言不足時圖之,圖不盡處書之。這種師徒授受的獨特方式,師古人、師造化,但其背后是師心。所有的揖古追遠和玄覽探秘,都是為了開啟心靈,以與古典文明精微相通,在不可見處達至高境。如此師心獨造,不是跟著師傅走,而是要跟著自己的心走。此正是中國文化的根源,中國精神的根性。這種根性不應該是過去時,而應該是進行時。它應該活在今日、活在年輕一代心里、化生為各種藝術品類的新創造。
第二,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應重在青少年。10多年前,我曾經建議中國的小學設立中華國學基礎課程,習書法,講“六書”,讀簡要的經典,聽地方戲曲。當時有人批評我,說這些舉措會加重學生負擔。但事實證明,這些舉措可以讓孩子們更親近我們的傳統。
最近我聽說,有些中小學上課取消板書,只用PPT,老師不寫,學生不記,用手機拍拍了事。這太令我震驚了。什么是板書?老師在黑板上寫“語文”二字,然后分別導引出兩個字的解釋:語,言字旁,音從吾;文,動物的紋樣華彩;連起來,語文就是讓語言有華彩……隨著老師的言說和板書,慢慢抽絲,層層剝繭,學生在聽、在看、在記。板書用書寫讓師生在課堂上步調一致,一路同行,共同成長。優秀的板書是課堂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知識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心靈成長的重要組成部分。
今年,《中國詩詞大會》等一系列節目,引起全社會關注。青少年和詩詞愛好者們,用他們出色的記憶力,再現了中國詩詞之美。我想,寫寫毛筆字、背背古詩句還只是親近傳統的端倪。詩詞不僅是用來背的,更是用以養心傳神、樹品立境的。“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這是寫初春時節,每個少年憑直覺都能理解;而“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為什么有“花落”之問?沒有風雨,花落還有什么滋味?這些并非不言自明。所以我建議詩詞大會一類的文化類節目可以增加解析環節,將指揮棒指向深度體驗和“興來如答”的層次。
第三,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主要項目表中的視覺文化項目有待強化,我建議增加“中國書畫傳承與傳播創新工程”。中華民族是一個書畫民族,中國象形文字用千萬次的書寫,讓每個中國人具有獨特的視覺感受力。同時,中國的書畫藝術,中國畫學、書學、畫論、書論,是世界學術界公認的東方文化高峰。去年是莎士比亞和湯顯祖兩位東西方戲劇往圣逝世400周年,同是戲劇大師,湯顯祖在世界范圍內的影響力卻遜于莎士比亞。主要是語言的原因。而書畫在傳播中更為直觀,沒有語言的障礙,便于交流。所以在建構中國文化軟實力與傳播當代中國價值觀念的事業中,書畫藝術、美術藝術是極具觀賞性、感染力和親和力的傳播媒介。
在中西文化交往中,我們經常遭遇國家形象被誤讀、丑化與矮化,在文化對話中時有“失聲”,自身文化傳統悄然異變,文化產品輸入與輸出明顯失衡等嚴峻問題。中國的和平崛起與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亟須展現與傳統相符、與國力相稱的文化形象,亟須具備與大國地位相應的文化實力,亟須激發與發展相伴、與轉型相適的文化創新,亟須造就與使命相關、與未來相連的文化新人。
(作者為中國美術學院院長)
編輯:位林惠
關鍵詞:傳統文化 文化自信 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