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人物·生活>聚·焦點聚·焦點
張西平:澳門與中西文化交流
張西平先生致力于西方漢學史、明清中西文化交流史研究、擔任北京外國語大學中國海外漢學研究中心主任、世界漢語教育史國際研究會會長、中國中外關系史學會副會長、中國宗教學會和中國比較文學學會理事、《國際漢學》主編等職務,為國務院有突出貢獻的專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貼。
■編者按:
近年來,澳門以其中西文化融合特色散發出獨特魅力,而事實上,早在幾百年前,澳門就在早期中西文化交流方面扮演了不可代替的角色,是“西學東漸”、“中學西傳”的重要通道,有豐厚的文化積累。尤其是在全球化史的視角下,澳門更加大放異彩。在這片土地上,留下了許多精彩的人物足跡……
■精彩閱讀:
■在一些人看來澳門這個地不足30平方公里,人口不足50萬人的彈丸之地在浩瀚的中國歷史長河中不足一談,而實際上,一旦將澳門放入全球化的歷史進程中,它就會大方異彩。
■西學東漸,拉開了中國近代化的序幕,尤其是晚明到清中期的西學東漸,盡管中西文化之間也有沖突、爭執,但文化之間的相識、相遇、理解和學習仍是主流,這和晚清時的中西文化交流有顯著的不同。
白銀資本的中轉站
全球化史是史學研究的一個新視野,這樣的史學觀在于“說明人類同屬一種,經歷同一歷史,生活在同一地球上。其方法,是綜合考察人類文化多樣性與運作機制的統一性,說明文明、民族或國家等不同形態的人類組織在全球這一‘動態交往網絡’中的互動關系;其本質,是繼承西方史學以‘模式’框架解釋世界歷史的傳統,用‘互動模式’取代‘主導———傳播模式’”(劉新城)。由此,“互動”成為理解全球化史的關鍵,這樣不同地區和國家之間的貿易史逐漸成為史學關注的熱點,同樣傳教史也開始以新的視角加以解釋,而全球生態史,跨文化交流史自然引起人們的興趣,同時,地方史也開始在全球化史背景下展開,被稱為“地方史全球化”。
一旦確立了全球化史的研究視角,我們會發現澳門在全球化史研究中具有極為特殊的地位。澳門位于我國大陸東南部沿海,東隔伶仃洋與香港相望,西與廣東省珠海市的灣仔鎮一衣帶水。在一些人看來澳門這個地不足30平方公里,人口不足50萬人的彈丸之地在浩瀚的中國歷史長河中不足一談,而實際上,一旦將澳門放入全球化的歷史進程中,它就會大方異彩。
15世紀的地理大發現拉開了全球化的序幕,1492年哥倫布發現新大陸,1498年葡萄牙人打通了從西非海岸進入印度洋的道路。當葡萄牙人在澳門站穩了腳跟,西班牙人從太平洋到呂宋島開始和中國展開貿易,伊比里亞半島上的這兩個國家在中國南海相遇,全球化合圍,澳門成為初期全球化的聚焦點。
中國在1750年以前有著世界上最完備的交通系統和農業社會時期最好的商品,這就是絲綢、茶葉和瓷器。正如一位歷史學家所說,在15世紀“中國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經濟強國。它擁有可能超過1億人口、生產能力巨大的農業部門、龐大而且復雜的貿易網絡、有在生產手段和產品質量上幾乎每一方面都超過歐亞大陸其他地區的手工業”。中國從明代開始已經使用白銀作為金屬貨幣,它將絲綢、茶葉和瓷器賣給歐洲,然后從歐洲換回白銀。由于當時中國的銀價同世界其他地區相比較高,因此,在全球的貿易中加速了白銀向中國的流通。中國經濟史家全漢昇在論述美洲的白銀流向中國時指出:“從1592年到17世紀初,在廣州用黃金兌換白銀的比價是1∶5.5到1∶7,而西班牙的兌換比價是1∶12.5到1∶14。由此表明,中國的銀價是西班牙銀價的兩倍。”因此,當時荷蘭東印度公司和英國的東印度公司都把黃金—白銀—銅之間的套利活動作為他們在世界范圍進行貿易的主要內容之一。在這一點上,西方經濟學的奠基人亞當·斯密也是這樣說的:“自發現美洲以來,其銀礦出產物市場就在逐步擴大,歐洲大部分都有很大的進步,東印度是美洲銀礦的另一市場。該市場所吸收的銀量日有增加,尤其在中國和印度斯坦,貴金屬的價值比歐洲高得多,迄今仍是如此。綜合這些理由,貴金屬由歐洲運往印度,以前一直極為有利,現今仍極為有利。”
據經濟學家的估計,從1500-1800年間當時世界生產了約3.8萬噸白銀,流入中國的大約有7000~1萬噸,占據了世界白銀產量的1/5到1/4,“從16-18世紀,來自新大陸3/4的白銀全部流入中國,這一方面是中國高質量的絲綢、瓷器、茶葉等出口商品的功勞,另一方面也與中國對白銀的大量需求有關,這里的白銀價格占到了世界其他地方的2倍。”用一位歷史學家的話說就是白銀圍繞世界運轉,并促使世界運轉。此時,按照美國經濟史專家貢當·弗蘭克的看法,中國是當時全球經濟的主車輪,而歐洲人不過是擠上這輛車,買了個三等位。在白銀資本的世界經濟中,澳門成為連接世界經濟的橋梁。
編輯:羅韋
關鍵詞:中國 澳門 西方 利瑪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