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人物·生活>記·工作記·工作
以更高質量的改革研究成果奉獻社會
——訪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
編者按:
社會智庫作為重要的智力生產機構、中國特色新型智庫的組成部分,是實現決策科學化民主化的重要條件,也是提升國家軟實力的力量之一。隨著我國全面深化改革的推進,建設諫言改革、服務改革的社會智庫具有越來越重要的現實意義。
遲福林
建院25年以來,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以下簡稱中改院)一方面以改革發展的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為研究對象,形成了具有廣泛影響的系列研究成果;一方面“以改革的辦法辦院”,推行體制機制改革與創新,走出了一條建設中國改革智庫的新路子。這一樣本對于我國社會智庫建設具有哪些啟發與借鑒意義?記者就此專訪了該院院長遲福林。
記者:智庫建設既要服務國家發展大局,又要堅持專業性與特色化。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于20世紀90年代建院,當時就緊扣“改革”這一主題,是基于哪些考慮?今天,我國經濟社會得到了快速發展,作為一直跟蹤改革發展問題的智庫學者,您對當前改革發展有什么看法?這種時代特征,對智庫提出了哪些更高要求?
遲福林:中改院是中國改革的產物,也是解放思想的產物。改革開放大環境所創造的體制和機制,為中改院的產生、成長、發展壯大提供了豐厚土壤。隨著改革的深化,尤其是中央確立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的目標之后,一些深層次的問題開始被觸及,迫切需要人們對改革理論進行更深一步的探討。在此背景下,中改院自1991年11月1日建院起就定位于服務國家改革實踐和政策決策,并持續為之努力。
進入新時期,我國面臨著新的轉型改革。這場改革,是經濟增長方式、行政體制、發展理念的深刻變革,不僅需要推進需求側結構性改革,還需要實質性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其涉及范圍、攻堅難度、歷史意義均不亞于38年前開啟的轉型與改革,對未來中國發展有著決定性的影響。
在此情況下,作為研究中國改革的智庫,責任、壓力更大,需要付出的努力更多。不僅要有高度的時代責任感,并將之與個人價值追求相結合,形成持久的耐力和沖勁;還要掌握正確的研究方法,具備過硬的國情研究能力,把握好改革全局并提出務實、可操作的行動建議。
記者:我們知道,中改院25年來在學術研究和政策建言方面取得了很多成果,為中國改革事業作出了獨特貢獻,請您擇要介紹其中影響中國改革進程的重要成果和觀點。根據這些經驗,您認為智庫研究應注重哪些因素,才能真正咨政啟民、輔助決策?
遲福林:作為中國改革智庫,中改院的基本職能就是提出改革建議,服務改革決策,促進改革共識。圍繞這一職能,我們主要做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問題導向的改革行動研究。例如,1995年率先提出“盡快實現農民土地使用權長期化”的建議;2003年,在應對SARS危機中,首倡“由經濟建設型政府向公共服務型政府轉變”;2004年建言加快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建立惠及13億人的基本公共服務體系;2010年,首倡“讓農民工成為歷史”。近年來,又率先提出擴大服務業市場開放、加快現代服務業發展、以經濟轉型為目標推進結構性改革等建議。
以政策與體制為重點的咨詢研究。25年來,中改院向中央有關部委提交了200多份政策建議報告、咨詢報告。其中,1998年提出的建立完善國有企業治理結構的建議,2009年提交的“以發展方式轉變為主線推進‘十二五’改革”的建議報告和提出的“以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為主線”,2013年提交的“改革跑贏危機的行動路線(30條建議)”等,都成為黨和國家起草文件、制定政策的重要參考。2015年,受國務院辦公廳委托,承擔“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相關政策措施落實情況的第三方評估,這是我國社會智庫首次參與國事評估。
探索改革理論創新的基礎性研究。例如,自1993年開始陸續出版了《走向市場經濟的中國》叢書,深入探討了中國走向市場經濟的重大理論與現實問題;最早提出“二次轉型與改革”的理論命題。第一次轉型與改革始于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啟的經濟體制改革,其主題是解放和發展生產力,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第二次轉型與改革主要是改變經濟結構,轉變發展方式,建設消費大國,實現公平與可持續發展;在全球經濟格局發生深刻復雜變化和“一帶一路”建設深度實施的大背景下,明確提出“以服務貿易為重點的二次開放”的建議。
擴大改革影響、凝聚改革共識的研究成果出版與改革信息服務。我們已出版290余本改革專著和編著,公開發表2000多篇改革研究論文,并連續出版中國改革研究報告,建設中國改革信息庫等。
在實踐中總結經驗,我認為:社會智庫的歷史價值,重在建設與推動。智庫不是政策決策的“詮釋者”,也不是“批判者”,而是在客觀、前瞻的研究基礎上提出建設性戰略的“建設者”和政策建議的“推動者”。要達到這樣的目標,一方面,要堅持中國道路、立足中國國情、聚焦中國發展、發出中國聲音;另一方面,要不斷強調體制機制創新,保持獨立性,強化專業性,提供具有前瞻性與戰略性的決策建議。
具體來說,首先,要提高研究的客觀性,這是社會智庫的立身之本。要注重調查研究,并保持經費、人事管理等體制機制的相對獨立。其次,要加強專業化建設,形成獨特品牌和自身優勢。再次,要把握趨勢,拓寬國際視野,更多地“謀萬世”“謀全局”。最后,要注重創新,這是社會智庫的生命線。
記者:一面服務國家,一面強健自身。要充分釋放社會智庫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正能量,重在創新體制機制,形成健康而有活力的智庫機體。中改院在此方面有哪些成功經驗?在此進程中,您感到當前社會智庫發展還面臨哪些內外障礙,應如何破除?
遲福林:可以說,25年來我們一直在進行體制機制的探索與改造,逐漸形成了一些特色和方法,在此分享三方面的經驗:
堅持小機構、大網絡的運作機制。我們自身團隊僅有50人,但建立了由來自50多個中央相關部委辦局、31個省(市、自治區)相關部門、科研機構和重點高校2000多名專家學者組成的“大網絡”,共同進行改革研究。沒有過多養人,卻匯聚了一批高層次、多學科的資深改革研究專家。特別是學術委員會,有效地把中改院研究的理論性和對策性結合起來,擴大了研究成果的影響。形成機構合作網絡,與中國井岡山干部學院、多個省的相關機構結成戰略合作伙伴。
堅持不斷擴大國際交流合作。這是我們機構和業務建設的突出特色之一,25年來經歷了執行雙邊、多邊項目,到開展國際合作研究,再到以國際合作研究帶動國際交流合作的轉變。例如,中改院曾作為博鰲亞洲論壇唯一的智力支持機構,連續5屆為論壇年會提供主題議題設計等智力支持;2007年,受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委托,研究撰寫以“惠及13億人的基本公共服務”為主題的《中國人類發展報告》;2014年發起設立中歐改革論壇,率先提出并不斷建言加快中歐自貿區建設。
堅持體制機制創新,“用改革的辦法辦院”。中改院從建院開始,堅持公益導向,企業化運作,不要財政撥款,依靠社會力量辦社會智庫,不斷提升可持續發展能力。1992年中改院就主動退出財政事業編制,由此走上“自主經營,自擔風險,自我積累,自求發展”之路。這種機制確保改革研究的獨立性、客觀性。實踐證明,這是中改院不斷發展的關鍵所在,其意義絕不僅僅是為國家節省了經費,而在于客觀研究,在于提升機構的活力與效率。解放了思想,增加了活力。
從整體來看,我國社會智庫自20世紀90年代起步,盡管取得了一定進展,但總體發展還較滯后,難以適應經濟社會改革發展和科學決策的需要,突出表現在:數量較少,目前僅占智庫總數的5%;規模較小、影響力較弱、國際知名度不高,有分量的研究成果不多;資金、人才短缺;組織形式和管理方式亟待創新。
解決這些問題,需要用改革的辦法辦社會智庫,鼓勵社會智庫大膽探索,創新體制機制。還要進一步理順與政府和社會的關系,形成有利于社會智庫健康發展的體制制度環境。建議盡快研究制定《公益法人法》,賦予社會智庫公益法人地位,逐步建立政府規范和引導社會智庫發展的法治框架;研究制定對社會智庫多層次的支持辦法,完善公益捐贈制度,鼓勵企業、社會組織、個人捐贈資助社會智庫建設;為社會智庫參與決策咨詢提供體制機制保障,如盡快建立對社會智庫的政府信息公開制度,建立健全政策評估制度,完善社會智庫研究成果的“上達”機制和決策層的“兼聽”機制等。
記者:改革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為改革獻策亦如是。中改院培養了樂于奉獻的改革研究人才隊伍,堅持25年為改革獻策,這種文化氛圍是如何養成的?您怎樣看待智庫核心價值與文化建設的重要性?
遲福林:多年從事改革研究工作,我們享受過成功的喜悅,也承受過困難帶來的壓力。一些前瞻性觀點在提出之初并不被人們所接受,還引起過爭議,但我們始終堅持客觀、專業的學術精神,研究和建議最終為實踐結果所證明。這種堅持,與中改院的文化建設是分不開的。
建院之初,中改院就倡導“三種精神”和“三個為本”,即倡導刻苦工作的敬業精神、團結協作的集體精神、腳踏實地的務實精神;堅持以人為本、以民主信用為本、以創新為本。多年來,我們始終把改革的責任意識放在第一位,把崗位責任和時代責任緊密聯系。在追求改革、奉獻改革的堅定信仰和責任感的感召下,我們凝聚了一大批具有同樣時代精神的奉獻者。有的專家明確說,來中改院就是為了珍惜和愛護改革研究的一個重要平臺,支持中改院義不容辭。
我們深深感到,文化建設是社會智庫建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核心價值是社會智庫自身最過硬的“軟實力”,也是智庫發展的不竭動力。社會智庫學者應始終恪守知識分子的時代責任,將當代知識分子的價值實現與國家、民族發展的時代需求緊密結合在一起,通過更多更好的研究成果實現自身價值。
記者:25年是一個嶄新的起點。發揮社會智庫作用,未來中改院的改革研究重點是什么?您對中國特色新型社會智庫未來發展有哪些展望與期待?
遲福林:站在發展新起點上,我們將努力建設中國改革智庫,主動承擔責任、創新體制,以更多、更高質量的改革研究成果奉獻社會。堅定用改革辦法辦院,在全面深化改革等重大問題上積極建言獻策;加強改革理論創新,為改革實踐提供理論參考;把壯大改革主流輿論、凝聚全社會改革共識作為努力建設中國改革智庫的重要使命;創新社會智庫發展的體制機制,增強中長期可持續發展能力。繼續深化結構性改革研究、“二次開放”研究、中歐自貿區研究、泛南海經濟合作圈研究、東北振興問題研究、改革基礎理論等方面研究。
當前,我國正處于增長轉型改革的關鍵時期,新情況、新問題、新課題不斷出現,迫切需要集思廣益、吸納各方智慧,這為社會智庫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時也提供了難得的歷史機遇。社會智庫要創新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超越部門利益、地方利益和行業利益,更好地服務于改革政策決策,在推動公共外交和文化互鑒中發揮積極作用,增強我國的國際影響力和國際話語權,為提升我國國家軟實力貢獻獨特力量。
(本報記者 曲一琳)
編輯:邢賀揚
關鍵詞:遲福林 ?社會智庫 全面深化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