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人物·生活>聚·焦點聚·焦點
雷凡培:中國航天1/3指標已達國際一流水平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董事長雷凡培介紹,2024年中國或成全球唯一擁有空間站的國家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董事長、黨組書記雷凡培。受訪者供圖
■ 對話人物
雷凡培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董事長、黨組書記,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副總指揮。
■ 對話動機
10月8日是中國航天事業創建60周年的紀念日。近日,中國航天科技集團董事長雷凡培接受新京報等媒體采訪,暢談中國航天事業的過去和未來。
1個多小時的采訪中,雷凡培顯露出技術型官員的特質,他把下屬準備的紙質材料“撇”在一邊,有問必答,措辭專業。
對于中國航天的未來,雷凡培說,我們的目標是2025年左右成為航天強國。
目標是到2025年左右成為航天強國
記者:和國際上的航天強國相比,中國當前的航天工業處于什么樣的水平?
雷凡培:60年來,中國航天從無到有,從小到大,走過了一個甲子。目前,中國已經建成了配套完整的航天科技工業體系,擁有17個型號的運載火箭,衛星覆蓋了通訊、導航、海洋、氣象、遙感、陸地觀測等種類。
但我們仍處于發展壯大期。目前,我們的空間站建設和深空探測都取得重大進展,但從現在的成果和產品的技術水平來說,中國仍然是一個航天大國,還不算航天強國,我們的目標是到2025年左右成為航天強國。
記者:步入航天強國行列,有哪些具體指標?
雷凡培:關于航天強國的標志和指標體系,航天領域的專家通過研究分析,共梳理了100個產品技術指標和27個經濟指標。現在我們有三分之一的指標能達到國際一流先進水平,我們認為把這個數字再增加三分之一后,就是航天強國。而27個經濟規模指標里,已經有一半達到先進水平了。
記者:關于空間站建設方面,有什么樣的設想和計劃?
雷凡培:空間站的方案已經確定,目前初樣階段的產品也已經有了。空間站分為3部分,一個核心艙、兩個實驗艙和一個節點艙。未來一年會有幾次載人飛船對接,以及貨運飛船對接,貨運飛船將給空間站補給,維持其設計壽命十多年的運行。一個國家獨立進行空間站建設,繼俄羅斯之后,咱們國家是第二個。國際空間站是世界上許多國家聯合建設的,到2024年前后,國際空間站壽命就到期了,中國空間站就有可能成為世界上在太空唯一的空間站。
記者:建設空間站的意義是什么?
雷凡培:在空間站上能夠做地面環境下無法完成的事情,比如說醫學、生物、農業、材料等領域的實驗都可以在空間站做。其中最典型的就是,搭載在衛星上的生物,返回地球后經過選育,品質和產量大幅提升。還有一些在地面無法實現的合成材料,在空間實驗中能夠實現,產生特殊性能材料。
另外,太空中有一些小星球,充滿了白金等稀有貴重的礦藏。未來可以實現用無人飛船對這些礦藏進行開采,為國民經濟做貢獻。現在國際上也已經在探討怎么實現太空采礦。
記者:空間站的名字是否已經確定?
雷凡培:核心艙叫“天和”,兩個實驗艙分別叫“問天”和“巡天”。
中國現役火箭發射成功率高于美俄
記者:神舟十一號飛船馬上就要發射。其與天宮二號的交會對接,在我們載人航天的工程中處于什么樣的位置?
雷凡培:載人工程的發展分為三步:第一步是載人飛船階段,第二步是空間實驗室階段,第三步是空間站階段,解決有較大規模的、長期有人照料的空間應用問題。
之前我們已經進行了航天員出艙活動,無人交會對接和有人交會對接。但航天員在天宮一號中只工作了15天,而我們要建設中國的空間站,必須要驗證航天員在軌長期駐留的問題。
所以我們這次天宮二號和神舟十一號要進行交會對接。因為天宮二號是真正的空間實驗室,天宮一號是目標飛行器,主要是驗證交會對接技術。這一次,在實現交會對接的基礎上,要解決航天員的中期駐留問題,開展一定規模的空間應用,同時天宮二號也為下一步空間站和貨運飛船交會對接,以及推進劑的補加技術進行驗證。
記者:下半年還將發射長征五號,如何評價長征五號對中國航天的意義。
雷凡培:今年十一月初,我們將發射長征五號運載火箭。這是我們國家進入航天強國的重要標志之一。火箭的運載能力將在現有基礎上大幅提升,具備近地軌道25噸,地球同步軌道10噸的運載能力。長征五號發射以后,中國的火箭運載能力將是亞洲第一,世界第三,達到先進主流水平。
記者:新一代運載火箭中,已經發射了長征六號和長征七號,后續還有長征八號和重型運載火箭。未來新一代運載火箭的任務規劃是什么樣的?這些火箭和現役的火箭有什么區別?
雷凡培:長征七號是針對我們的貨運飛船“天舟”研制的。在350公里的軌道上,“天舟”飛船要實現與空間站的交會對接,近地軌道的運載能力需要達到13.5噸,而長征七號發射前,其他火箭的近地軌道最大運載能力為9噸左右。
空間站的核心艙是23噸,必須用更大的火箭才能把它送入軌道,所以就需要研制長征五號大運載火箭。
隨著我國新一代航天運輸系統研制的全面展開,現有火箭將逐步被采用無毒無污染推進劑的新一代運載火箭替代。以長征五號運載火箭為代表,突破了新型發動機等一系列關鍵技術,帶動了長征六號、長征七號、長征八號系列化發展,大幅提升了我國進入空間的能力。繼今年的長征五號首飛后,下一步值得期待的就是長征八號和重型運載火箭。力爭到2020年,新一代運載火箭系統基本建成,長征八號完成研制并實現首飛,重型運載火箭工程關鍵技術已突破。
記者:資料顯示,目前中國現役火箭的發射成功率是97.6%,這在國際上處于什么水平?
雷凡培:這個發射成功率高于航天強國美國和俄羅斯。
編輯:邢賀揚
關鍵詞:雷凡培 航天 中國航天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