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清華老師被騙“你蠢你活該”?
“你蠢你活該”式諷刺,是在歸因層面將電信詐騙牽涉的問題主次倒置,乃至是非混淆。
又一起電信詐騙因被騙者身份與涉案金額被網友關注:清華大學某老師報警稱被冒充公檢法電信詐騙人民幣1760萬元。目前北京警方已證實此事,并已介入調查。
被騙1760萬這無異于一場洗劫,而被騙的還是清華大學的老師,高知都難逃一劫,詐騙犯們的套路有多精,大抵可窺見一斑。但在網上,此事的輿情發酵很有些“樓被蓋歪”的趨勢,有一種論調是:清華老師也能被騙?或者這么傻的人怎么能賺這么多錢!
如果說,網民八卦清華教師工資待遇等,是基于對高校教師這么“壕”的本能獵奇,段子化解讀是網絡后喻文化的常見現象,那斥受害者“傻”,無疑是跑偏;將受害者默認為“很傻很天真”的打趣,在幽默的表象下,內嵌了某種病態認知,那就是“你傻你活該被騙”。這就像把女性遭性侵害動輒歸咎于她們穿著太性感一樣,是在歸因層面將電信詐騙牽涉的問題主次倒置,乃至是非混淆。即便罵受害者“傻”是因為對詐騙犯唾罵無力,那也不能罔顧個案特點和電信詐騙基本特征, 讓受害者承受“挨騙之后得挨罵”的接連傷害。
我們往往高估了受害者的防騙能力,也低估了詐騙犯的行騙能力。現代社會確實需要個人承受最低限度的“責任自負”,個人需具備起碼的防騙常識,但如果一個社會要求公民掌握的不只是防騙常識,而是針對花式詐騙的360°無死角防騙技巧,和升級節奏完全跟上騙術的技能包,民眾變成驚弓之鳥,那這個社會對電信詐騙的治理,必定是大面積失效的。
在電信詐騙掌握了“精準制導”和“向‘概率’要獲利空間”兩個殺器的情況下,我們誰都難打包票說自己逢“騙”必過。而抱著“你蠢你活該”心態看清華老師被騙,認為詐騙根由不在詐騙本身而在受害者“傻”,才是真的太過“天真”。
□仲鳴(媒體人)
編輯:劉文俊
關鍵詞:清華老師 被騙 電信詐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