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對民間投資增速放緩不能掉以輕心
盡管民間投資增速放緩,與中國經濟轉型和結構調整的進程相關,但仍應關注民間投資增速放緩背后暴露出的體制機制性障礙,進一步深化改革予以破除
今年上半年,我國GDP增速同比增長6.7%,各項主要指標運行平穩,符合預期。在國際環境復雜嚴峻,國內又面臨經濟結構調整的轉型陣痛背景下,中國經濟交出了一份漂亮的半年成績單。
在這份成績單中,固定資產投資增速稍有遜色,其中的民間投資增速更是格外刺眼。上半年,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增速為9.0%,比1至5月份繼續放緩0.6個百分點,比去年同期放緩2.4個百分點;民間投資增速為2.8%,比1至5月份放緩1.1個百分點,比去年同期放緩8.6個百分點,刷新了自2005年開始統計民間投資以來的最低紀錄。
正如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所說,從大的背景看,民間投資增速的放緩,與中國經濟轉型和結構調整的進程是相關的。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背景下,我國不少產能過剩的傳統制造業領域都面臨著市場出清。而且,民營企業中的大量中小企業缺乏轉型升級方面的技術和資金儲備,加上信息不對稱,一時很難找到新的投資領域。這些因素的交織疊加,容易導致民間資本投資熱情不高、意愿不強,也就造成了投資增速放緩。
民間投資增速的放緩,雖然有其必然性,但仍應關注民間投資增速放緩背后暴露出的體制機制性障礙。從前期國務院督查組調查的情況看,我國一些政策制定落實不到位,有些法律法規缺乏配套細則,實際執行中沒有把實惠落到民營企業身上;政府管理服務方面的制度成本依然比較高;民營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普遍感到融資難、融資貴。這些體制機制性因素在很大程度上成為民間投資的羈絆,也是我國進一步深化改革必須破除的問題。
民間投資是穩增長、調結構、促就業的重要支撐力量。民間投資的活躍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一個經濟體的內生動力。如果民間投資增速持續下降,必將嚴重拖累固定資產投資,進而對經濟增長帶來嚴重影響。
當前,我國仍應進一步深化改革,處理好政府與市場的關系,營造對不同投資主體一視同仁的公平投資環境;加大相機調控、結構性調控、精準調控,有針對性地引導信貸資金更多進入實體經濟,幫助解決民營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引導好發展預期,讓企業看得清方向、看得著前景,重拾投資信心,充分激發投資的潛在活力,使民間投資進一步企穩。
編輯:劉文俊
關鍵詞:民間投資 增速放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