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誤讀學生機場讀書,也是一種閱讀焦慮
日前,一組《廣州小學生機場席地而坐看書》的圖片在網絡上被刷屏。記者了解到,這些孩子來自于東風東小學。7月4日深夜,30多名來自該校四、五年級赴英游學團的學生在廣州白云機場候機。當得知航班晚點后,這些孩子并沒有產生焦躁情緒,紛紛從書包里翻出準備好的書本,捧著書席地而坐,沒有一個玩手機的。(7月7日《廣州日報》)
一張小學生在機場席地而坐的閱讀照片,引發不小的圍觀和議論,這其實不是一起孤立事件。事件起因,先是一群日本孩子在機場候機,一人一書捧在手里的閱讀場景在網絡曝光,于是不少網友將此與中國孩子對比,稱中國孩子只會玩手機。而后,網上又出現了多組包括西安、廣州等城市小學生在機場排隊等候過安檢時,同樣席地而坐看書的照片。于是,不少網友便質疑這是老師安排的“作秀”。
先有日本小學生機場閱讀的照片曝光,后接踵而來的幾乎是相同場景的中國小學生機場閱讀照片在網上曝光,暫且拋卻“作秀”之說,幾組照片曝光時間上的相近性,其實難免讓人感覺有“較勁”之嫌。也即,不乏有網友是為了借此反擊那種“日本小學生就是比中國小學生愛讀書”的聲音。而隨之而來部分網友條件反射式的“作秀”之說,又似乎走向了另一個極端。這兩種看似矛盾的心態,其實可能都是當下社會閱讀焦慮的一種現實投射。
一群可能本就不太閱讀的大人,指責中國小孩集體性的閱讀場景是“擺拍”,然后對于另一國家小孩的表現卻大加贊賞。這表面看起來反常,但實際上卻很正常。“作秀”之感,不過是源自一種日常性的生活經驗。自己不閱讀,身邊也確實感受不到多么濃厚的閱讀氛圍,那么突然面對這種閱讀場景,當然會心生“戒備”與疑慮,加之類似的擺拍也并不是沒有先例;而對于日本小孩有關閱讀的認知,卻是建立在諸如各國人均閱讀數量這樣的統計數據之上,因為日本的人均閱讀狀況確實比我們好,我們當然樂意去相信之并為其點贊。
有人說這是一種自卑心理在作祟,其實無關自卑,而不過是現實的閱讀焦慮所致:一方面我們確實太明白閱讀的重要性,所以不禁要為日本小孩點贊;但另一方面,囿于自身閱讀行動的滯后,我們甚至不太相信,就在我們身邊會出現這樣的閱讀場景。
而幾組照片于短時間內在網上形成“對比”之效,也同樣可以說是是一種社會性閱讀焦慮釋放的結果。一個班級在機場候機,這樣的集體場景下的統一動作,是否就一定代表孩子很愛閱讀,喜愛閱讀又是否一定要以這種方式來證明,這些似乎都不重要,也無需思考,重要的是我們的孩子也和日本小孩一樣。要說網友對中日孩子閱讀的不同態度表現出一種“自卑”心理,那么,這種認識又何嘗不是一種更深度的自卑?而閱讀在這種比較中其實也已失去了原本的意義,而淪為一種微妙的“比拼”、“競爭”的工具。如此心理下,社會閱讀氛圍不強,實屬必然。
社會性的閱讀焦慮還表現在,不愛閱讀,但喜歡轉發一些與閱讀有關的心靈雞湯,喜歡在讀書日這天加入到對閱讀無節制的“贊美”中來,大人不閱讀,但卻期望孩子從小書不釋手……最終,談閱讀“理想”的多,真正閱讀的卻少,出現新聞中這樣的爭議,也就不足為奇了。(朱昌俊)
編輯:劉文俊
關鍵詞:廣州小學生 機場看書 閱讀焦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