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人物·生活>集·言論集·言論
楊潔勉:不斷譜寫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新篇章
大國是國際體系中主要的行為體,大國外交是當代國際關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習近平同志強調,中國必須有自己特色的大國外交。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大國外交不斷取得理論突破、推進實踐創新。隨著中國特色大國外交不斷譜寫新篇章,中國作為負責任大國的作用日益彰顯。著眼未來,我們應認真踐行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理念,積極承擔中國肩負的國際責任,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營造更好的外部環境,為世界和平與發展事業續寫新的篇章。
楊潔勉
深刻變化的新形勢
國內外形勢的發展變化決定外交取向,中國外交也不例外。首先應看到,中國作為仍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發展中國家,必須堅持外交服從和服務于國內改革發展的需要。但中國作為蒸蒸日上的新興大國,又必須在外交上更加奮發有為。隨著綜合國力和國際地位的提高,中國已經成為影響當代國際關系的重要因素。中國的經濟狀況直接影響世界經濟走勢,中國的內外政策具有越來越大的溢出效應。
中國所處的亞歐大陸已成為當代大國博弈的主要舞臺。在亞歐大陸的西部,俄羅斯和美歐在烏克蘭對抗對峙、在敘利亞危機中各有打算、在能源問題上相互出招。在亞歐大陸的東部,美國繼續推進針對中國的“亞太再平衡”戰略,聯合日本、菲律賓等國在南海問題上挑釁中國,并在地區安全機制問題上試圖限制中國。
中國在發展問題上同世界休戚與共。在經濟方面,中國仍是世界經濟增長的主要貢獻者,也是全球經濟治理體系改革的主要動力。但在世界經濟復蘇困難和自身經濟增速放緩的新形勢下,中國和其他新興經濟體進入與發達經濟體力量對比互有進退的盤整階段。在可持續發展方面,中國成為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和應對氣候變化的主要推動力量,也是南南合作和調整南北關系的有力促進者。但是,面對龐大而艱巨的全球發展任務,中國需要平衡目標和能力的關系,并根據輕重緩急決定戰略優先順序。
中國在應對非傳統安全威脅上責任更加重大。非傳統安全威脅在新形勢下又有新發展。日益嚴峻的恐怖主義和極端主義是世界面臨的新挑戰,歐洲難民潮是曠日持久、不斷深化的西亞北非危機的又一表現,埃博拉疫情凸顯了防疫治病任務的艱巨性和長期性,而網絡、外空、深海和極地等新公域挑戰更具廣泛性和復雜性。中國在全球應對非傳統安全威脅方面的貢獻有目共睹,但還需要在方向、原則、機制、規章、實踐等方面作出更大努力。
運籌帷幄的新思路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同志就新形勢下中國外交的奮斗目標、理論建設和戰略布局作出一系列重要論述,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已經逐步形成了新思路。
既高遠又具體的奮斗目標。當前,中國處在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關鍵時期,中國外交迫切需要能夠連接內外的共同目標,這就是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體現了超越狹隘民族國家利益、國家間關系與意識形態的全球觀和世界眼光,是思考人類未來的“中國方略”。作為國際社會應為之共同奮斗的理想,“人類命運共同體”并非抽象的、虛無縹緲的理念。習近平同志將其不斷深化、細化,使之成為能夠分步漸進實現的具體目標。
既前瞻又務實的理論建設。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在豐富的實踐中形成新的理念,并逐步整合成為系統的大國外交理論。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理論源于馬克思主義外交思想、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國際優秀外交理論。在這些理論基礎上,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理論形成了自己的基本架構。但是,外交事關國家利益,具有極強的務實性和應用性。因此,中國在外交理論建設方面特別重視近遠兼顧和中外銜接,提出了“正確義利觀”“結伴但不結盟”“新型大國關系”和“新安全觀”等,這些務實可行的理念得到越來越多國家的認同。
既全面又有重點的戰略布局。首先,中國外交是全方位的外交。中國正在走向世界舞臺的中心,中國的國家利益和世界利益緊密聯系在一起。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以推動國際體系和全球治理優化為重點,擴大了同廣大發展中國家和地區的區域合作,推進了同發達國家的政治對話和經濟合作,開展了元首外交和全方位、寬領域、多層次合作,體現了負責任大國的視野和胸懷。其次,中國外交的戰略布局體現了三個重點:一是大國關系。大國包括霸權大國、傳統大國、新興大國和地區大國。中國在世界多極化和經濟全球化基礎上看待和處理各類大國關系。二是周邊關系。習近平同志倡導“親誠惠容”的周邊外交理念,中國政府在處理鄰國關系中強調加強合作和管控分歧的重要性,努力做到維護國家核心利益和保持地區穩定的平衡。三是地緣理念。中國根據內外形勢的發展,提出建設“一帶一路”的倡議,在地緣經濟上建立了互利共贏的新平臺,在地緣文化上增加了合作交流的新渠道,在地緣戰略上找到了扶正祛邪的新途徑。
編輯:邢賀揚
關鍵詞:楊潔勉 大國 大國外交 經濟 國際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