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一品一鑒一品一鑒
傳承珍貴的精神財富
——袁世海誕辰百年紀念活動綜述
為紀念我國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第五、六、七、八、九屆全國政協(xié)委員袁世海誕辰100年,日前,由文化部、中國文聯(lián)、全國政協(xié)京昆室主辦,中國戲劇家協(xié)會、國家京劇院等承辦的紀念袁世海誕辰100周年座談會在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全國政協(xié)、中宣部、文化部、中國文聯(lián)等單位領導和相關負責人出席座談會。來自戲劇界的藝術家代表、袁世海的學生及家屬代表等參加座談。國家京劇院主辦系列紀念演出活動,上演了《紅燈記》、《霸王別姬》等袁世海生前代表劇目,“袁世海藝術研討會”也于梅蘭芳大劇院召開。
袁世海
袁世海是我國著名的京劇表演藝術家,是國家京劇院建院元勛和劇院藝術風格奠基人之一。他一生致力于京劇藝術的傳承和發(fā)展,在國內(nèi)外享有很高聲譽。在近80年的舞臺藝術生涯中,他博采眾長、兼收并蓄,形成了鮮明獨特的表演藝術風格,把架子花臉藝術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度,成為架子花臉行當最具代表性和影響力的藝術家之一。
會議指出,袁世海先生不平凡的人生歷程,有很多藝術遺產(chǎn)值得珍視,有很多精神財富值得傳承。紀念袁世海先生,要學習他“以身許黨、一心一意跟黨走”的堅定信念,始終與國家共命運、與人民同呼吸。要學習他癡戲如命、千錘百煉的藝術品格,秉持一絲不茍、精益求精的態(tài)度,創(chuàng)演更多思想精深、藝術精湛、制作精良的優(yōu)秀作品。要學習他“揉碎化用”、推陳出新的創(chuàng)新精神,在尊重傳統(tǒng)、保持底色、遵循藝術規(guī)律的基礎上,不斷探索創(chuàng)造,賦予傳統(tǒng)戲曲新的藝術魅力。要學習他甘為人梯、“功在傳承”的人格風范,注重師承、代代相傳,培養(yǎng)造就一支德藝雙馨、結(jié)構(gòu)合理、門類齊全的戲曲人才隊伍,確保戲曲事業(yè)薪火相傳、興旺發(fā)達。
愛黨愛國,以服務人民為畢生追求
袁世海始終對黨懷有一顆赤誠之心,對藝術懷有一種敬畏之情,對觀眾懷有一片奉獻之意。
袁少海回憶,新中國成立,33歲的父親目睹在共產(chǎn)黨領導下窮人生活步步提高,精神煥發(fā)地建設社會主義,父親對黨有了初步認識。1953年,父親赴印、緬訪問,看到貧富懸殊的兩極分化,回憶幼年的貧困不堪,想到只有在黨領導下自己才能排出以架子花臉為主演的《黑旋風李逵》,從此下決心跟黨走!回國后,他毅然向黨組織遞交了第一份入黨申請書。中國文聯(lián)黨組副書記、副主席李屹說,自1953年袁世海遞交入黨申請書,到1980年入黨,袁世海始終以一名共產(chǎn)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他多次將演出收入作為黨費上繳,常教導學生“做人一定要厚道,對黨對人民一定要忠誠”。
袁世海的合作者、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杜近芳回憶袁世海在晚年仍然堅持為國家、為人民忠誠奉獻。她說,1993年我和袁老師到臺灣訪問演出,袁老師演《華容道》,一招一式不減當年風采,那時袁老師已是78歲高齡了,身患糖尿病,帶著假牙,不顧年事已高,為了國家統(tǒng)一大業(yè),堅持赴臺演出,使我深受感動。
曾經(jīng)受過袁世海提攜和栽培的譚元壽先生在回顧袁世海為京劇而忘我,永遠把觀眾放在第一位,甚至勝過自己生命的精神時,講述了這樣一件事:京劇研究生班第一次匯報演出時,正值袁世海的夫人病危搶救,譚元壽與所有人都認為袁先生當晚無法前來了。但當節(jié)目剛剛開始,譚元壽突然發(fā)現(xiàn)袁先生出現(xiàn)在后臺,就馬上迎上去,問:“袁先生您怎么這時候還來這里呀?”他說:“我在醫(yī)院也幫不上忙,這里最需要我,觀眾還等著我演出呢……”袁先生這一番話,讓兩人四目熱淚相對。不一會兒,主持人宣布請袁先生上臺演出,袁先生仍像以往一樣談笑風生、與觀眾互動,引得陣陣掌聲。
編輯:邢賀揚
關鍵詞:傳承 精神財富 袁世海誕辰百年紀念活動 袁世海 京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