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藝術市場告別野蠻生長時代
伴隨股票和房地產市場的動蕩,去年國內藝術品市場也在受挫中走過不平凡的一年。據雅昌藝術市場監測中心發布的《中國藝術品拍賣市場調查報告(2015年秋季)》顯示,2015年中國藝術品拍賣市場成交總額為506億元,比2014年縮水約20%,同時拍品上拍量也有明顯縮減。國內藝術品市場是否將要告別以往“野蠻生長”的時期,面臨大浪淘沙和重新洗牌?圍繞這些問題,本報記者電話專訪了業界專家及相關拍賣公司負責人。
藝術市場或將面臨重新洗牌,未來將是精耕細作的市場。 CFP 供圖
關鍵詞:挫折、艱難、縮水
對于2015年的國內藝術市場而言,挫折、艱難、縮水都是顯著的關鍵詞。據中國拍賣行業協會旗下藝委會最近發布的《2015年文物藝術品拍賣市場情況分析》報告顯示,2015年市場規模較上年有所下調,上拍量下降13.96%、成交量下降13.40%、成交額下降15.38%。 相比于之前天價頻出、成交額節節上升的情況,那么去年這種藝術品市場行情遇冷究竟為一種“偶然”,還是早已有預兆?
首都師范大學客座教授、獨立策展人謝曉冬告訴本報記者,從2015年藝術品拍賣市場行情看,整體比較低迷,主要原因是去年國內經濟形勢不太好,而精品又賣得很高,普通藏家不愿意出手購買。“問題在于供給量,整個藝術品拍賣市場經過這么多年的高速發展,拍賣公司多,規模也很大,但他們想要交易的作品越來越少,而藏家不會輕易出手,故能提供可拍賣的作品就少。而藝術品市場也是一個投資市場,在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普通作品買了不能賺錢,大家愿意購買的意欲就下降。這是一個長期的供給量問題。”
跟謝曉冬一樣深有同感的深圳市云峰拍賣行有限公司董事長張京也指出,自去年開始,受經濟總體下行的影響,藝術品拍賣行情有很大的下滑。“主要原因在于當代藝術品市場交易量萎縮得厲害。因為前幾年當代畫家作品被炒作得太高,每幅畫幾乎都是幾十萬元一平尺,甚至上百萬元一尺,這不是真正的市場行為,含有水分在里面。然而由于去年經濟不好,不少金融公司借出炒作藝術品的款項收不回來,所以從今年開始,很多拍賣公司已經減少了拍賣量和拍賣場次,這足以證明藝術品市場已經不像前幾年那樣紅火。”
未來:將是精耕細作的市場
近年來,中國藝術品市場瘋狂生長,屢屢刷新紀錄,創造各種“奇跡”。面對去年藝術品市場規模的縮水,不少人表現出或深或淺的憂傷。這是否意味著“野蠻生長”的時期將要就此告別?是否就迎來“精耕細作”的年代?
“是這樣,但實際上有些夸大。藝術市場的瘋狂生長是與這幾十年來的中國經濟市場相關聯的,中國經濟在這幾十年來以令人難以想象的速度在增長。那么在經濟高速增長的情況下,藝術品市場‘野蠻’生長是毫不奇怪的。調整以后的藝術品市場應該是精耕細作的市場,對藝術品會把控得比較好,對畫家的創意要求會非常高,而那些比較粗糙、忽悠人的作品是靠不住的。”北京華夏傳承拍賣公司首席藝術顧問張正欣說。
在謝曉冬看來,未來的藝術市場精耕細作是肯定的,但是否過上“慢生活”則不一定。“精耕細作要做出更多努力。但若形容過去的藝術品市場為‘野蠻生長’也是成立的。”
張京認為,前幾年藝術品確實被炒作得厲害。不管是畫家,還是藝術品機構,都競相炒作,抬高身價。“雖然這是一種市場行為,但不會長久地被市場接受,比如受影響比較大的是‘長安畫派’,以前王西京的作品都要十幾萬元一尺,現在可能是十幾萬元一張,區別就是這么大。”張京強調說,真正的好作品仍有市場價值,會被世人追捧,但有一個為大家所喜歡、價值慢慢提升的自然的過程,而不是僅靠個人或機構來熱炒。“藝術品經過長久的磨礪和市場檢驗,慢慢地就會為人所認清。”
據了解,針對近年來我國藝術品市場發展快速,藝術品網絡化、金融化趨勢明顯,但同時,藝術品市場存在的制假售假、虛假鑒定、虛高評估、交易不透明等問題亟須規范這些情況,文化部修訂了《藝術品經營管理辦法》,已于2月2日公布,3月15日起施行。
洗牌:虛假繁榮會慢慢消退
那么,如果藝術市場告別“野蠻生長”的時期,也就是說,藝術市場將要重新洗牌?重新洗牌后的藝術品又將是怎樣的?張正欣告訴記者,全國所有畫廊都有經營禮品市場,可現在禮品市場很多消失了,目前主要存在投資市場和消費市場,有些藏家則在趁機收購一些價位比較合適的中國近現代精品。
“未來5年藝術市場將進入大調整的時期。經過3年左右的動蕩以后,有些含金量不太高的藝術品將被淘汰出市場。”在張正欣看來,當代藝術的比重最大,有炒作之嫌。“當代畫家的估價太高,有些當代藝術作品可能將掉價60%,甚至掉價80%。近現代書畫板塊比較穩定,已有積淀,像張大千、齊白石、李可染、林風眠、黃胄的掉價幅度不是很大。至于中國古代書畫則還有很大的市場提升空間。”張正欣解釋說,古代書畫存在較大的真偽問題,通常難以保證,接觸的人較少。而中國近現代書畫在這一百多年來,一般都有記載,可靠性比較大,是可駐足的一個板塊,當代藝術興起時間較短,畫家的一些作品正處于觀望之中。
謝曉冬則表示,未來幾年對拍賣行將是一個洗牌的階段。拍賣公司要做結構性調整,它們以往過于依賴傳統項目,比如古代書畫、近現代書畫,故要多開發一些新的項目。“下一個階段要更注重于品牌建設、人才建設,向現代企業轉型,這是對拍賣行提出挑戰。現在很多拍賣公司作為服務業,在規范、流程、團隊建設、品牌建設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同時,謝曉冬也認為,如果整個經濟形勢不扭轉的話,藝術品二級市場會維持目前的狀態,精品仍然會有不俗的表現,普通拍品則一般。
“既然危機來了,那么機遇也來了。所有的藝術品在價位上可能撿到便宜,藏家可以買一些精品來收藏。”張正欣同樣認為,拍賣行是一個挺殘酷的行業,剛開始有上百家,最后在市場中立得住腳的可能不過三五家,故需要經營者有更加認真的態度和更加精細的管理。“未來的5到10年,也是一個重新洗牌的時期,可能一些缺乏品牌、缺乏條件的中小型拍賣行將不斷被淘汰。”
在張京看來,重新洗牌未嘗不是好事。“藝術市場永遠會有,虛假的繁榮會慢慢消退,很多作品本來不值那么多錢,結果被炒出天價,導致真正想收藏藝術品的人在炒作熱潮之中又買不起。”張京強調說,一切都會有理性的回歸。“藝術品拍賣會回到正常的市場狀態,這是一個循環。”
編輯:陳佳
關鍵詞:藝術市場 告別野蠻生長時代 挫折艱難縮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