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讓學生吃好午飯不是小事
“學生吃午飯”這事兒,竟然要立法規范,似乎有些小題大做。不過,相比《舌尖上的中國》的令人回味,“舌尖上的校園”究竟是個什么味,恐怕要讓人心中犯嘀咕。
目前,廈門大多數義務教育的中小學沒有食堂。學生的午飯解決方式要么是回到家里吃飯,要么在午托班,或者在學校周邊的“小飯桌”湊合。后兩者的菜品進貨渠道、營養搭配、烹飪過程、衛生狀況等均存在安全隱患。因此,在廈門市的兩會上,民建界別建議,可以借鑒國內一些城市的做法——比如南京和青島——運用廈門地方立法權,制定出臺有關學生營養餐管理標準的法規。具體來說,由教育部門牽頭,衛生、營養、美食等專家共同組成營養午餐標準制定專家組,制定出臺廈門特色中小學營養午餐標準。同時出臺配套措施,規范學生營養午餐生產經營單位的準入辦法與監督管理辦法。(《海峽導報》1月20日)
“學生吃午飯”這事兒,竟然要立法規范,似乎有些小題大做。不過,相比《舌尖上的中國》的令人回味,“舌尖上的校園”究竟是個什么味,恐怕要讓人心中犯嘀咕。現實中,可能少數名校之外,絕大多數中小學食堂的餐飲質量,都難以令人滿意。口味不佳,不合中小學生胃口還在其次,在食材新鮮程度,營養搭配這些關鍵質量指標上,更是令人失望。
而校園餐飲質量問題,其成因并非人們認為的學生伙食費交得少。例如,中等以上城市的小學生午餐伙食費標準多在8元左右,以小學生的食量,8元午餐費是不是真的做不出營養均衡的可口午餐?問題恐怕并不全出在錢上。最近有媒體曝出學生數百萬元伙食費被校長挪用發福利的事件,倒是更能解釋學校食堂質量為何低劣。食堂餐飲質量的“洼地”竟然出現在學校,這恐怕比校車問題更令人尷尬臉紅。
筆者曾旅居英國,和英國朋友聊到學校餐飲質量,發現英國父母、學生普遍滿意度很高。之所以如此,要歸功于一位媒體人,拍攝紀錄了英國中小學午餐如何出爐,其中不乏質量很差,甚至不健康的垃圾食品,節目播出后轟動英倫,成為英國社會無法容忍的校園丑聞,并觸發了英國對中小學餐飲的洗心革面。政府通過財務與監管的多管齊下,讓英國中小學生的午餐徹底改觀。假如咱們也拍一部《舌尖上的校園》,相信同樣震撼。若能觸動中小學食堂的改觀,則更是功德無量。
好在如何讓學生吃好午飯,很多人都很關心,廈門的政協委員提出通過立法的方式讓中小學生吃好午飯,無疑是責任的體現。當然,那些已為中小學午餐立法的城市,是不是真兌現了諾言,是否落實到位,恐怕仍有賴立法的細化與執行力。唯有對中小學餐飲質量設立明確的標準,并建立嚴格的監管與問責機制,“舌尖上的校園”才會不辱使命。
編輯:劉文俊
關鍵詞:“學生吃午飯” 食品安全 “舌尖上的校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