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防災減災是一場注意力與權力的較量
光明網評論員:今天(12月24日)有媒體報道說,清華大學實驗室事故遇難博士后孟祥見的家屬通過微博公布了事故現場勘查的一些情況:孟祥見的操作臺只有燃燒跡象,沒有爆炸跡象,爆炸點距離孟祥見的操作臺兩三米處,氫氣鋼瓶為底部爆炸。同日,來自清華大學官方微博的消息稱,20日下午,北京市海淀區公安分局向清華大學化學系實驗室事故的身故者家屬通報了事故現場勘察結果及初步結論:排除刑事案件可能,其實驗所用氫氣瓶意外爆炸、起火,導致腿傷身亡。
據報道,清華大學根據公安部門初步調查結果,已決定在全校停用與該事故同類、同廠家生產的氫氣瓶,并已組織專家全面梳理校園安全隱患和實驗室安全薄弱環節,正對學校重點要害以及危化品存放實驗室等進行徹查。
清華大學實驗室的事故說明,防災減災是現代社會生活的一部分,沒有什么人、什么地方、什么工作單位或家庭可以例外。所不同者在于,對公共場所或場合的防災減災,其安排及其效果,是該場所或場合所在地的組織化權力的行使和實施的結果。
當然,也正是基于上述權力,防災減災的效果便連帶著責任,連帶著權力持有者個人在權力場上的升降去留。這正是每當災害發生,災害屬地的權力持有者總是要大事化小、小事化無的原因所在。在自下賦權脈絡不暢,上級權力要承擔賦權責任的權力結構下,對那些與防災減災有關聯的權力形成制約和壓力的,就是公眾對負責權力的持續不疲的聚焦和關注。正是在此意義上,公眾的注意力可以形成厘清災害與權力關系的力量。
厘清災害與權力的關系,是最好的防災減災措施。這一點,從今年以來一系列重大災害事故或事件中就可清楚地看到。今年首日,上海外灘發生踩踏事故,致36人死亡,49人受傷。調查顯示,對此負有責任的屬地官員在事發時,就在不遠處違規用餐……
整整半年之后,湖北省監利縣長江江面發生沉船事故,440多名乘客死亡,僅有包括船長和輪機長等數名船員在內的12人生還。據媒體調查,該船曾有違反安全規定裝修記錄。
而8月12日發生的震驚全國的天津化學品倉庫的連環爆炸,則導致逾150人死亡、約700人受傷,財物損失數以百億。事故初步調查顯示,這起事故完全是肇始于腐敗的人禍所致。
12月20日,深圳市渣土山丘滑坡,瞬間摧毀33棟建筑,事故波及的區域達38萬平方米,部分地方泥土掩埋深度達10米,幾十人失蹤。據媒體報道,在事故發生之前兩年,就不斷有居民向當地權力部門反映問題, 但未能引起重視……
由上可見,在當代社會,公共安全與公共權力密切相關,社會防災減災的效果與權力的作為以及作為方式密切相關。因此,持續不疲地聚焦關注公共安全,把注意力集中在權力的行使和實施上,就是對公共權力的制約和監督,就是對公共場所或場合安全的一種保障。
事實上,上述幾起災害事故或事件,凡是厘清了災害與權力關系,從而取得將權力與責任對應起來的結果,都是在公眾高度關注下實現的。在現代公共生活中,安全的價值始終處于首位。從一定意義上講,實現這個價值,需要公眾將注意力投入到那些危害安全的災害事故或事件中,不為他者所擾,不為他物所惑。公眾的注意力對公權力形成制約和監督,可避免的人為災害就少發生甚至不發生,相反,則必常發生、頻發生,乃至此落彼發,防不勝防,受不堪受。
編輯:劉文俊
關鍵詞:防災減災 清華大學實驗室事故 安全事故 爆炸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