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協·協商>最政協 最政協
“為國家管好、用好這片海”
———訪澳門特區全國政協常委廖澤云
新華社澳門12月17日電(記者劉暢) 在澳門特區全國政協常委廖澤云的辦公室里有一個巨大的資料柜,里邊擺放著這位5屆“老政協”20多年來研究、撰寫的有關澳門水域問題的資料與文案。這一排排文件夾也見證著澳門水域勘界問題,由一個“歷史遺留問題”,轉而成為澳門“發展新契機”。
“上世紀80年代,在中葡談判和澳門基本法起草時期,中方已經注意到澳門習慣水域的劃定問題。但當時是澳葡政府管制時期,不宜與殖民當局討論水域管轄界線的問題。另一方面,當時時間非常緊迫,水域問題不影響澳門的回歸與平穩過渡,因此對澳門習慣水域的界線劃定就擱置了下來。”見證并參與了澳門回歸歷程的廖澤云對新華社記者說。
今年65歲的廖澤云曾任澳門基本法起草委員會委員、澳門基本法咨詢委員會委員、澳門特別行政區籌委會委員,回歸后一直擔任特區行政會委員。他堅信,澳門的習慣水域界線在回歸之前沒有明確,回歸后在“一國兩制”框架下必將得到妥善解決。
1999年12月20日澳門回歸祖國。同日,朱镕基總理簽署國務院令,公布澳門特別行政區域圖,規定“澳門特別行政區維持澳門原有的習慣水域管理范圍不變。”
“回歸后,新成立的特區政府緊鑼密鼓地處理各項事務,海域問題一直沒有提上日程。隨著2009年第三屆澳門特區政府開始施政,澳門經濟、社會進入平穩期。行政長官崔世安先生在這一時期提出了希望明確澳門水域范圍的想法,認為向中央提出這一意愿可以提上日程了。”廖澤云說。
2011年,中國“十二五”規劃綱要明確提出“支持澳門建設世界旅游休閑中心,加快建設中國與葡語國家商貿合作服務平臺”。“支持澳門推動經濟適度多元化,加快發展休閑旅游、會展商務、中醫藥、教育服務、文化創意等產業”。
在同年舉行的兩會上,廖澤云首次提交了《澳門海域保護、管理開發的提案》,以書面形式建議中央為澳門劃定海域管轄范圍。
“澳門實現適度多元發展,最大的瓶頸就是土地問題。”廖澤云說,如果澳門有了屬于自己管轄的水域,可以考慮通過一定程度的填海實現功能區的分工,在很大程度上解決澳門建設“一個中心、一個平臺”的地理空間問題,同時發展海洋科技、海洋旅游、海洋文化等產業,實現中央提出的“適度多元”要求。
廖澤云的這份提案獲得了全國政協提案委員會、國務院港澳辦等部門的高度重視。
此后,隨著中央政府和澳門特區政府對澳門習慣水域管理范圍研究工作的開展,廖澤云等澳門特區全國政協委員以及澳門特區全國人大代表,繼續通過提案等方式,對勘界工作和澳門發展海洋經濟建言獻策。
2013年,國家海洋局等單位對澳區全國政協委員有關劃定澳門水域的聯名提案進行了認真、細致的回復。“國家海洋局在回復中特別提出,劃定澳門水域管轄范圍,有助于澳門特區政府有效行使職權,對促進澳門經濟社會發展意義重大。作為一個歷史遺留問題,澳門水域管轄范圍不明確,在一定程度上制約著特區政府的發展,在‘一國兩制’框架下,清晰地劃定澳門水域界線很有必要。”廖澤云介紹。
2014年初,澳門特區政府正式向中央提出請求,希望劃定澳門的習慣水域管理范圍。經有關部門的前期調研和論證后,2014年12月,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澳門回歸祖國15周年慶典活動時宣布啟動明確澳門習慣水域管理范圍工作。
2015年12月16日,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行政區域圖(草案)》正式獲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根據該草案,澳門特別行政區管理海域從澳門陸地向東、南方向劃定,面積為85平方公里;在粵澳陸地界線方面:將關閘澳門邊檢大樓地段劃入澳門特別行政區;鴨涌河段除部分河段以鴨涌河南岸為界外,其余以鴨涌河中心線為界。
回想起多年來為澳門水域勘界奔走的過程,廖澤云最大的感觸是“對基本法的深入理解,是解決澳門發展問題的唯一路徑。”他說:“明確澳門水域范圍工作開展之初,有人質疑這件事是不是違反了基本法。但在中央的支持下,這件事已經實現了,而且成為一個落實基本法、依法治澳的成功案例。在這個過程中,大家對基本法的理解和實踐在不斷地向前推進。”
1993年開始擔任全國政協委員,迄今已擔任全國政協常委8年的廖澤云笑稱,水域勘界的工作完成了,自己可以退休了。不過他坦言,對成立僅16年的澳門特別行政區來說,以大海為起點、向海而興的重任剛剛挑上肩頭。
“權利意味著義務。澳門需要盡快完善海洋規劃以及相關立法工作,并以此為契機深化區域合作、融入國家發展之中,以歷史的責任感為國家管好、用好這片海。”廖澤云說。
編輯:薛鑫
關鍵詞:澳門特區全國政協常委廖澤云 澳門 中葡談判